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

發布時間:2022-07-12 09:5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青少年時期是人類個(ge) 體(ti) 生長和心理發育的重要階段。許多國家積極探索實踐,通過廣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從(cong) 業(ye) 人員專(zhuan) 業(ye) 化水平、引進心理健康課程、推廣同齡人互助機製等方式,動員社會(hui) 、家庭、學校等形成合力,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新加坡——

  構建充滿關(guan) 愛與(yu) 溫暖的社會(hui) 安全網

  本報記者 劉 慧

  一名剛滿17歲的新加坡女孩在邁入大學校園後,因為(wei) 麵臨(lin) 新的人際環境和課業(ye) 壓力而頻繁地焦慮和失眠。她向學校求助,在老師的幫助下漸漸找到應對壓力的辦法,並開始積極與(yu) 同學們(men) 交流,互相排解負麵情緒。這是新加坡媒體(ti) 近期公布的一個(ge) 校園心理問題案例,旨在鼓勵同學們(men) 在遇到心理問題時,要給予足夠重視、及時尋求援助。

  由於(yu) 經曆生理與(yu) 心理上的多重變化,青少年群體(ti) 的心理健康發展麵臨(lin) 種種挑戰。據統計,與(yu) 2015年相比,2020年間因抑鬱症到新加坡心理衛生學院求醫的青少年人數增加了約六成。青少年心理健康成為(wei) 新加坡社會(hui) 特別關(guan) 注的問題。該國政府認為(wei) ,增強青少年心理韌性需要社會(hui) 各方通力合作,營造包容的環境。

  目前,新加坡正在將心理健康課程引入各級學校,並在每個(ge) 學校安排具有專(zhuan) 業(ye) 資質的輔導員,為(wei) 學生提供心理谘詢服務。針對需要心理援助的同學,輔導員會(hui) 和心理衛生學院聯係,由學院派遣專(zhuan) 家為(wei) 學生做專(zhuan) 業(ye) 評估並製定援助方案。

  同時,學校注重發揮同伴支持的作用,許多學校都建立起了同輩互助機製。該機製由學校或班級安排數名學生接受培訓,學習(xi) 傾(qing) 聽的技巧、鼓勵同伴的方法以及常見心理問題的應對策略等,他們(men) 定期向學校反饋同學們(men) 的心理健康狀況,並在遇到緊急情況時通知老師。

  家庭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揮著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新加坡政府針對家長推出了正麵育兒(er) 計劃、工作坊等,向家長普及心理知識,幫助他們(men) 為(wei) 孩子提供情感支持。教育部、保健促進局的網站上也有著大量麵向家長的心理科普資料。很多學校還成立了家長支援小組,邀請有意願的家長與(yu) 學校合作,共同關(guan) 注孩子情緒問題並找出應對方法。

  為(wei) 了讓青少年擁有更多尋求心理幫助的渠道,新加坡政府與(yu) 心理衛生學院合作,為(wei) 新加坡心理健康協會(hui) 、新加坡兒(er) 童會(hui) 等社會(hui) 服務機構提供培訓,幫助他們(men) 更好地服務於(yu) 有需要的群體(ti) 。2020年2月,在新加坡政府的支持下,青年心理健康網絡正式成立。該網絡匯聚各行各業(ye) 力量,共同製定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的方案。目前已經有20多個(ge) 項目處於(yu) 開發和運行階段:有的項目麵向10歲至12歲兒(er) 童,由誌願者帶領孩子們(men) 參加釣魚、騎行、畫畫等活動,幫助他們(men) 擴大社交圈、提升自信心;也有的項目將心理健康知識提煉、匯總成冊(ce) ,供家長們(men) 參考使用。

  保護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營造良好的網絡生態,教育引導他們(men) 合理使用智能設備。據調查,新加坡約2/3的7歲至9歲兒(er) 童每天使用智能手機上網,2/3的青年遭遇過網絡傷(shang) 害。新加坡政府計劃擬定新的互聯網行為(wei) 準則,規定網絡平台采取必要措施,包括為(wei) 兒(er) 童賬戶提供內(nei) 容過濾工具、設立父母監督機製等,降低青少年群體(ti) 接觸有害內(nei) 容的風險。

  新加坡教育部部長陳振聲表示,新加坡需構建一個(ge) 充滿關(guan) 愛與(yu) 溫暖的社會(hui) 安全網,讓需要幫助的人知道他們(men) 不必獨自麵對困難,更不會(hui) 因此遭到排擠。

  德國——

  心理治療師提供專(zhuan) 業(ye) 援助

  本報記者 花 放

  德國醫療保險公司BARMER發布的報告顯示,相比2009年,2019年德國接受心理治療的青少年人數增加了104%,達到了82.3萬(wan) 人次。BARMER公司總裁克裏斯多夫·施特勞布分析認為(wei) ,接受心理治療的青少年人數增加,主要是因為(wei) 社會(hui) 對該群體(ti) 心理健康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此外,德國心理治療師人數增加、接受心理治療的便利性提高,也幫助了更多青少年及時接受專(zhuan) 業(ye) 的心理治療。

  “相比成年人,孩子們(men) 往往不太能注意到自己的心理狀態,也不太會(hui) 用合適的語言表達不適。”德國北威州兒(er) 童精神科專(zhuan) 家馬丁·霍爾特曼告訴記者,在德國,約有1%的學齡前兒(er) 童和2%的小學生正在受到抑鬱症困擾,而在12歲至17歲的青少年中,這一比例最高甚至達到了10%。他介紹,當有些孩子表現出無心玩耍、頭疼、肚子疼等症狀時,其背後往往隱藏著抑鬱症等心理疾病。

  霍爾特曼強調,正是由於(yu) 青少年心理問題的表現形式與(yu) 成人區別很大,所以其診斷和治療都需要專(zhuan) 業(ye) 心理治療師的參與(yu) 。讓霍爾特曼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和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在一二十年前,很少有人相信兒(er) 童也會(hui) 患抑鬱症,現在這種情況大有改善。”

  1999年初,德國開始施行《心理學心理治療師和青少年心理治療師法》,從(cong) 法律上對心理行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的資質進行規範,並促成了青少年心理治療師這一職業(ye) 的誕生。要獲得該資質,需要通過專(zhuan) 門的執業(ye) 考試,並掌握教育學、社會(hui) 教育學等專(zhuan) 業(ye) 知識。

  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2015年至2019年,包括青少年心理治療師在內(nei) ,德國心理治療師從(cong) 業(ye) 人數上升了19%,達到了約4.8萬(wan) 人。2003年至2016年期間,在通過心理治療師資質考試的總人數中,青少年心理治療師的占比達到近30%。

  除了醫院、診所等提供專(zhuan) 業(ye) 心理診療服務的機構外,德國各級政府、社會(hui) 機構也努力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以柏林為(wei) 例,當地政府設置了心理治療專(zhuan) 員職位,還在各區開設青少年精神科。這些科室和學校、兒(er) 童援助機構密切聯係,為(wei) 孩子們(men) 提供醫學、心理學和社會(hui) 教育學方麵的專(zhuan) 業(ye) 援助。在柏林市政府的政務服務網站輸入關(guan) 鍵詞“青少年心理治療”,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幾十名有資質認證的心理治療師的聯係方式。

  德國“數字應對煩惱”協會(hui) 成立於(yu) 1980年,該協會(hui) 在成立之初就設置了幫助青少年解決(jue) 心理問題的熱線電話。目前,共有76條電話線路和2235名受過專(zhuan) 業(ye) 培訓的誌願者提供心理谘詢服務,服務完全免費並且覆蓋德國全境。孩子們(men) 無論有任何困擾,都可以在周一到周六下午2點到晚上8點之間撥打電話求助。值得一提的是,每周六的這個(ge) 時間段,守候在電話另一端的是16歲到21歲的年輕誌願者,以便有需要的孩子們(men) 放心地向同齡人傾(qing) 訴。“對於(yu) 那些急需幫助的孩子而言,有人願意傾(qing) 聽並且表示理解他們(men) 時,就已經得到了一種非常積極的反饋。這有利於(yu) 雙方進一步建立信任,共同尋求解決(jue) 問題的方法。”協會(hui) 工作人員紮哈裏亞(ya) 斯表示。

  阿根廷——

  營造科學看待心理問題的社會(hui) 氛圍

  本報記者 姚明峰

  阿根廷聖地亞(ya) 哥—德爾埃斯特羅省,心理谘詢師加西亞(ya) 正在為(wei) 一名小學生的母親(qin) 提供線上谘詢。最近,加西亞(ya) 的工作很忙,隨著學生們(men) 陸續返校,一些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前來谘詢的人數明顯增加。

  加西亞(ya) 所在的心理援助小組成立於(yu)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初,目前有44名心理學家在此服務,他們(men) 通過遠程心理援助設備為(wei) 居民提供線上谘詢。在阿根廷,心理健康主題的電視節目收視率很高,心理谘詢類的書(shu) 籍也頗為(wei) 暢銷。據統計,曾接受過心理谘詢的阿根廷人比例達到35%。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場研究公司新近調查顯示,阿根廷全國約有5萬(wan) 名心理行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平均每690名居民就擁有一名心理谘詢師,這一比例在世界範圍內(nei) 位居前列。

  青少年時期是人身心健康發展的關(guan) 鍵時期,關(guan) 注青少年心理狀態,對於(yu) 幫助其健康成長至關(guan) 重要。在阿根廷,不少父母會(hui) 單獨或帶著孩子一同前往心理診所尋求幫助。阿根廷心理學會(hui) 主席戈德斯坦表示,阿根廷擁有豐(feng) 富的心理治療資源,民眾(zhong) 願意在有需要時接受心理谘詢,關(guan) 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已經成為(wei) 阿根廷社會(hui) 文化的一部分。

  在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過程中,學校和家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學校十分重視對老師的心理健康監測,老師在應聘時需提供心理健康證明,部分學校還為(wei) 老師提供心理谘詢課程,以保護其心理健康。與(yu) 此同時,許多學校很重視與(yu) 家長在學生心理方麵的交流,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特征,並掌握基本的危機預警知識和幹預措施。

  近年來,阿根廷對青少年心理學領域的研究不斷細化,其應用場景也更加多元化。以阿根廷兩(liang) 支最出名的球隊博卡青年隊和河床隊為(wei) 例,兩(liang) 隊均十分關(guan) 注青少年球員的心理健康,注重培養(yang) 球員的心理素質。博卡青年U19隊主教練羅蘭(lan) 多·斯基亞(ya) 維說,球隊對青少年球員進行全方位培養(yang) ,配備心理專(zhuan) 家隨時關(guan) 注球員心理狀況。從(cong) 事該領域研究的心理谘詢師普雷森基則表示,訓練場不同於(yu) 學校,球員們(men) 需要了解如何度過傷(shang) 病、低穀等困難時期,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有助於(yu) 充分發揮運動員的天賦,“我們(men) 要讓青少年球員們(men) 知道,尋求幫助是件好事。”

  戈德斯坦表示,關(guan) 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需要營造寬鬆的、科學看待心理問題的社會(hui) 氛圍,要讓人們(men) 意識到心理治療是和吃飯、運動一樣平常的事情,避免對其抱著排斥的情緒。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有著複雜的成因,通過早期幹預手段可以有效預防其心理問題惡化,因此,持續監測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一項基本且必要的工作,需要推動社會(hui) 、家庭、學校共同關(guan) 注青少年的心理問題。

  英國——

  通過課堂教育維護心理健康

  本報記者 邢 雪

  在英國街頭和地鐵站中,心理熱線信息和心理健康主題廣告隨處可見。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給英國大眾(zhong) 的心理健康帶來挑戰,而青少年群體(ti) 的心理狀況尤其受到關(guan) 注。據英國《衛報》報道,英國衛生部披露,疫情期間,英國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加劇,今年2月,僅(jin) 在英格蘭(lan) 地區就有42萬(wan) 名青少年因心理健康問題接受治療,創下曆史紀錄。為(wei) 此,英國不斷加大應對力度,從(cong) 政府、學校、社會(hui) 機構等多方麵給予支持,維護青少年心理健康。

  英國研究人員認為(wei) ,幼年時期心理健康與(yu) 否會(hui) 影響孩子們(men) 的認知和學習(xi) 能力,並對其成年後的身體(ti) 、心理健康以及社會(hui) 融入產(chan) 生長久影響。學校是對心理問題進行早期預防和幹預的重要一環。有研究表明,一些孩子在出現心理問題之後不願與(yu) 家人溝通,而是傾(qing) 向於(yu) 接受學校老師的幫助。因此,英國政府重視發揮中小學校在預防、鑒別孩子心理問題,提供及時心理援助方麵發揮的作用。2017年,英國衛生部和教育部聯合發布綠皮書(shu) 《改善兒(er) 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綠皮書(shu) 強調,通過課堂教育維護青少年心理健康,是英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自2020年9月起,英國中小學全麵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旨在通過係統性的心理知識普及和專(zhuan) 業(ye) 教職人員的心理疏導,為(wei) 學生提供支持與(yu) 幫助。其中,小學階段的心理健康課重點在於(yu) 引導學生認識心理健康基本知識,了解尋求心理援助的渠道;在中學階段,學校則需向學生普及常見的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情緒變化、正確評估心理健康狀況。

  為(wei) 了幫助老師更好地扮演學生“知心人”的角色,英格蘭(lan) 公共衛生局製作了一批心理健康課件,供老師們(men) 下載使用。課件的主題和內(nei) 容設置不僅(jin) 實用性強,而且頗具針對性:應對考試壓力的課件,能夠幫助老師了解學生在考試前後的心理特征變化,引導學生正確應對考試壓力;應對環境變化的課件則關(guan) 注因升學而麵臨(lin) 環境變化的學生,指導老師幫助學生順利度過這個(ge) 階段。

  英國的社會(hui) 機構也積極開辟心理知識普及和谘詢渠道,為(wei) 民眾(zhong) 提供專(zhuan) 業(ye) 的心理支援服務。英國心理健康機構MIND開設了電話熱線和網絡聊天頁麵,向公眾(zhong) 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並為(wei) 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信息和建議。還有許多誌願者組織推出麵向青少年的傾(qing) 聽服務,幫助他們(men) 釋放情緒、紓解壓力。

  倫(lun) 敦安娜·弗洛伊德國家兒(er) 童和家庭中心為(wei) 家長和孩子提供了心理谘詢、臨(lin) 床診斷、持續治療等一係列服務,其下屬的家庭部門免費為(wei) 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心理支持。中心還為(wei) 在校老師提供專(zhuan) 業(ye) 的心理健康培訓,一些接受過培訓的老師表示,專(zhuan) 業(ye) 的課程知識讓他們(men) 在應對學生的心理問題時更加得心應手。中心首席執行官彼得·弗納吉表示,心理健康狀況不佳不僅(jin) 僅(jin) 是個(ge) 人的問題,也是社會(hui) 狀況的一部分,人們(men) 應該關(guan) 懷需要幫助的人。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