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拓展崗位供給 讓脫貧人口端穩就業飯碗

發布時間:2022-07-15 10:14:00來源: 人民日報

  原標題:讓脫貧人口端穩就業(ye) 飯碗(話說新農(nong) 村)

  工資性收入占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的近七成。麵對當前務工就業(ye) 的新挑戰,要迎難而上,千方百計穩住脫貧人口就業(ye) 飯碗,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來自甘肅省鎮原縣三岔鎮石咀村的脫貧戶柳亙(gen) ,對現在的工作很是滿意:“通過‘點對點’‘一站式’勞務輸出服務,我在天津一家電動車企業(ye) 找到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依托東(dong) 西部協作機製,天津市打出政策、資金、服務、培訓組合拳,促進中西部地區脫貧勞動力在津門穩定就業(ye) 。

  一人就業(ye) ,全家脫貧。2021年全國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12550元中,工資性收入占比近七成。可以說,穩住了崗位,實現了就業(ye) ,防止返貧致貧就有了堅實支撐。

  千方百計穩崗就業(ye) ,截至5月底,全國脫貧勞動力務工規模3133萬(wan) 人,提前實現3000萬(wan) 人以上的年度目標。同時我們(men) 也應看到,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脫貧人口務工就業(ye) 也麵臨(lin) 一些困難和挑戰。因此,要把脫貧人口穩崗就業(ye) 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抓緊抓好。

  加強動態監測、摸清底數是穩就業(ye) 重要前提。要及時將出現返貧致貧風險的農(nong) 戶識別為(wei) 監測對象,“一戶一策”及時幫扶到位。同時,將符合條件的脫貧人口、監測對象納入低保、特困救助和臨(lin) 時救助範圍,兜牢民生底線。要全麵摸清脫貧勞動力就業(ye) 底數、變化情況,嚴(yan) 防“數字就業(ye) ”。

  穩市場主體(ti) 是穩就業(ye) 的關(guan) 鍵。各地要結合實際、創新方式,盡力幫助企業(ye) 紓困解難。要落實落細留抵退稅、降低涉企收費等一係列幫扶政策,用好用足一次性獎補、稅費減免等一係列支持企業(ye) 穩崗舉(ju) 措,統籌用好各類資金,加大用於(yu) 脫貧勞動力、監測對象交通補貼、技能培訓等方麵的資金支持力度。對目前經營正常、脫貧勞動力工資收入有保障的企業(ye) ,也要加大支持力度。

  穩住現有崗位。要大力支持、積極推動企業(ye)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條件下複工達產(chan) ,穩定崗位供給,提升吸納能力。中西部地區加強有組織勞務輸出,協助東(dong) 部地區做好穩崗工作,東(dong) 部地區千方百計幫助脫貧勞動力穩在當地、穩在企業(ye) 、穩在崗位。

  做好轉崗服務。對因疫停工、暫時離崗和返鄉(xiang) 回流的脫貧勞動力,輸出地要逐一摸排,掌握務工需求,解決(jue) 實際困難;輸入地要與(yu) 輸出地深化勞務合作,精準對接需求,提供崗位選擇,做好轉崗服務。輸出地和輸入地聯手,通過轉崗銜接、公益性崗位安置、加大對自主創業(ye) 和發展產(chan) 業(ye) 的支持等手段,盡最大努力幫助他們(men) 再就業(ye) 。

  拓展崗位供給。在重大工程、以工代賑等項目建設中,要積極吸納脫貧人口、監測對象就業(ye) 。統籌用好公共設施維護、村級公共服務、疫情防控等領域的公益性崗位,積極幫助就業(ye) 幫扶車間解決(jue) 困難,確保公益性崗位、就業(ye) 幫扶車間吸納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就業(ye) 規模較上年隻增不減。

  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麵對穩崗就業(ye) 麵臨(lin) 的新挑戰,我們(men) 要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迎難而上,團結奮鬥,千方百計穩住脫貧人口就業(ye) 飯碗,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顧仲陽)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