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對“三亂”問題零容忍切實減輕市場主體負擔

發布時間:2022-07-18 10:25:00來源: 法治日報

  四部門部署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zhuan) 項整治行動

  對“三亂(luan) ”問題零容忍切實減輕市場主體(ti) 負擔

  核心閱讀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涉企違規收費專(zhuan) 項整治行動方案》,部署全麵排查交通物流、水電氣暖、地方財經、金融、行業(ye) 協會(hui) 商會(hui) 等五大領域涉企違規收費現象。此次規範整頓涉企違規收費的專(zhuan) 項行動涉及內(nei) 容更廣、更加注重協同治理、更加注重社會(hui) 監督、更加注重健全長效機製。

  治理涉企違規收費,關(guan) 乎減稅降費的整體(ti) 效果,影響到減輕企業(ye) 負擔的全局工作。

  為(wei)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涉企違規收費專(zhuan) 項整治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決(jue) 定於(yu) 今年6月至11月,在全國集中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zhuan) 項整治行動。

  根據《方案》安排,我國將全麵排查交通物流、水電氣暖、地方財經、金融、行業(ye) 協會(hui) 商會(hui) 五大領域涉企違規收費現象,整治亂(luan) 收費、亂(luan) 罰款、亂(luan) 攤派等違規問題,建立協同治理和聯合懲戒機製,重點查處“落實降費減負政策不到位”“借疫情防控違規設立收費項目”“不按要求執行國家和地方已出台惠企收費政策”等行為(wei) ,切實減輕各類市場主體(ti) 的不合理負擔。

  整治重點涉及五大領域

  開展交通物流領域的涉企違規收費專(zhuan) 項整治,是穩住經濟大盤的內(nei) 在要求,也是激發交通物流市場主體(ti) 活力、暢通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重要保障。因此,《方案》將交通物流領域的涉企違規收費作為(wei) 整治重點的首要工作。

  根據《方案》,交通物流領域整治的重點包括:整治水運、公路、航空、鐵路等領域落實助企紓困有關(guan) 降費優(you) 惠政策不到位、繼續收取已明令取消的費用或重複收費、為(wei) 規避政策規定拆分收費項目、不執行或推遲執行政府指導價(jia) 等問題。查處部分企業(ye) 利用承擔疫情防控任務巧立名目違規收取多種費用、隨意提升收費標準、擴大收費範圍等行為(wei) ,嚴(yan) 禁有關(guan) 單位以疫情防控為(wei) 名向交通物流企業(ye) 實行強製攤派等,切實保障貨運物流暢通高效。加大海運收費監管力度,督促船公司、港口、船代、貨代、堆場、報關(guan) 等環節嚴(yan) 格執行價(jia) 格法律法規和相關(guan) 政策,嚴(yan) 格執行收費項目和標準公示製度,依法查處不按公示價(jia) 格標準收費、隨意增加收費項目或價(jia) 格欺詐等違法行為(wei) 。

  水電氣暖事關(guan) 千家萬(wan) 戶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方案》將其安排緊跟交通物流之後的整治重點。《方案》明確,加強供水電供氣供暖領域紅線內(nei) 外接入、建設安裝、更新改造、維護維修領域等價(jia) 格監管,重點整治不執行政府定價(jia) 和政府指導價(jia) 、利用壟斷地位轉嫁應由自身承擔的費用、自定標準自設項目收取費用、對計量裝置及強製檢定違規收費等行為(wei) 。重點整治非電網直供電環節不合理加價(jia) 、違規加價(jia) 等問題,查處以用電服務費等名義(yi) 向用戶重複分攤收費、未落實電價(jia) 收費公示製度、清退已收取的不合理費用不徹底不及時等行為(wei) ,嚴(yan) 禁供電價(jia) 格上漲超過政策規定的最大允許上浮幅度。

  地方財經領域是中央降費減負助企紓困政策能否有效落實的關(guan) 鍵環節。根據《方案》,該領域重點整治降費減負助企紓困政策未有效落實、采取打折扣搞變通方式侵蝕降費減負紅利、相關(guan) 政策紅利未及時有效惠及市場主體(ti) 等問題,嚴(yan) 禁違反收費基金立項審批權限自立名目收費、擴大收費範圍、提高征收標準等,確保取消、停征、免征及降低征收標準的收費基金落到市場主體(ti) 。督促指導地方政府和下屬單位加強財政收支預算管理,嚴(yan) 肅查處違規下達收入目標任務、違規以財政支出方式實施與(yu) 企業(ye) 繳納稅費掛鉤的返還政策、征收過頭稅費等問題。

  金融領域事關(guan) 我國眾(zhong) 多市場主體(ti) 營商環境的水平高低,根據《方案》,金融領域整治的重點包括:整治商業(ye) 銀行未按規定披露服務價(jia) 格信息、超出價(jia) 格公示標準收費、隻收費不服務或少服務、未提供實質性服務而收費等問題,查處利用優(you) 勢地位轉嫁應由銀行承擔的費用、貸款強製捆綁金融產(chan) 品或服務、未落實國家對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等市場主體(ti) 銀行服務收費優(you) 惠政策和措施、執行內(nei) 部減免優(you) 惠政策要求不到位等行為(wei) 。

  行業(ye) 協會(hui) 商會(hui) 及中介機構涉企違規收費問題該怎麽(me) 整治?《方案》明確,在已有清理整治工作基礎上,開展行業(ye) 協會(hui) 商會(hui) 違規收費問題“回頭看”,重點整治行業(ye) 協會(hui) 商會(hui) 利用行政委托事項及其他行政影響力強製或變相強製企業(ye) 入會(hui) 並收取會(hui) 費、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或提高收費標準以及強製或誘導企業(ye) 參加會(hui) 議、培訓、展覽、考核評比、表彰、出國考察等收費活動,強製市場主體(ti) 為(wei) 行業(ye) 協會(hui) 商會(hui) 讚助、捐贈,強製市場主體(ti) 付費訂購有關(guan) 產(chan) 品等行為(wei) ,督促行業(ye) 協會(hui) 商會(hui) 進一步規範會(hui) 費、經營服務性收費標準等。嚴(yan) 肅查處中介機構超過政府定價(jia) 和政府指導價(jia) 違規收費、向市場主體(ti) 轉嫁應由政府部門承擔的費用、將行政審批事項轉為(wei) 中介服務並收費等行為(wei) 。

  對整頓結果聯合檢查聯合懲戒

  記者注意到,與(yu) 以往相比,此次規範整頓涉企違規收費的專(zhuan) 項行動具有以下幾個(ge) 突出特點:首先是整治涉及內(nei) 容更廣。不僅(jin) 整治涉企亂(luan) 收費、亂(luan) 罰款、亂(luan) 攤派,還要督促檢查對國家和各地出台的收費減免政策的落實情況等。

  其次更加注重協同治理。《方案》明確整頓工作中注重各地和部門協同聯動,采取分領域分地區自查、聯合抽查檢查等方式進行綜合整治,對發現的問題采取市場監管、行業(ye) 監管、信用監管等方式實施聯合懲戒。

  第三更加注重社會(hui) 監督。全麵加強對已出台政策的宣傳(chuan) 解讀,讓更多市場主體(ti) 充分了解政策,增強維權能力,主動維護自身權益。通過設立舉(ju) 報專(zhuan) 線、組織媒體(ti) 明察暗訪、公開曝光等,對違規收費形成高壓態勢,推動收費主體(ti) 不斷規範收費行為(wei) 。

  最後是更加注重健全長效機製。在整治行動基礎上,《方案》進一步厘清涉企收費邊界和監管責任,深化改革,打破行政壟斷,持續完善收費清單等有關(guan) 製度,從(cong) 根本上杜絕利用行政權力亂(luan) 收費、借助行政影響力強製誘導收費等行為(wei) 。

  根據《方案》部署的工作安排,今年10月,市場監管總局將牽頭會(hui) 同發展改革委、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審計署等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根據有關(guan) 問題線索和自查自糾情況,對重點部門、重點地區、重點領域涉企收費情況實地開展抽查檢查。對實地抽查發現的涉企違規收費項目要嚴(yan) 肅整改、堅決(jue) 取消,對違規收費主體(ti) 綜合采取市場監管、行業(ye) 監管、信用監管等方式予以聯合懲戒,對情節嚴(yan) 重、性質惡劣的典型案例公開曝光。

  相關(guan) 行業(ye) 主管部門和各地區全麵梳理本領域、本地區出台的涉企收費政策,同步做好已出台涉企收費優(you) 惠措施的政策解讀,加強涉企違規收費問題摸排。通過12381、12315等熱線電話接受社會(hui) 投訴舉(ju) 報,設立專(zhuan) 門渠道收集有關(guan) 問題線索和意見建議,在涉企收費政策情況梳理和投訴舉(ju) 報反映問題等基礎上,建立涉企違規收費問題台賬。

  專(zhuan) 家呼籲建立長效機製

  近年來,中國營商環境排名大幅提升,體(ti) 現了中國政府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決(jue) 心,其中就有減稅費、治理違規涉企收費的功勞。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教授指出,治理涉企違規收費,關(guan) 乎減稅降費的整體(ti) 效果,影響到減輕企業(ye) 負擔的全局工作。對於(yu) 企業(ye) 來說,所有稅費支出都會(hui) 進入會(hui) 計報表,影響利潤。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進一步清理規範涉企收費、為(wei) 企業(ye) 減負,就顯得十分必要。此次多個(ge) 部門聯合治理違規涉企收費,進一步彰顯了黨(dang) 中央推動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落地的決(jue) 心和力度。

  天津大學法學院講席教授熊文釗分析認為(wei) ,減稅降費不單純是收費項目減少、費用降低,更關(guan) 鍵的是規範政府部門及其下屬單位、中介機構及商業(ye) 銀行等各類收費主體(ti) 的行為(wei) ,推動涉企收費治理的規範化、法治化,讓涉企收費行為(wei) 有規則、受監督、可評估,讓企業(ye) 明明白白繳費。這些治理措施將對進一步簡政放權,保障企業(ye) 合法利益,改善營商環境,激發企業(ye) 活力,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具有積極意義(yi) 和深遠影響。

  但是我國治理違規涉企收費的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高秦偉(wei) 認為(wei) ,我國針對涉企收費的規定零星散見於(yu) 各單行法律、法規、規章或者相關(guan) 規範性文件之中,尚沒有一部綜合性的法律,甚至還沒有一部專(zhuan) 門的行政法規對行政事業(ye) 性收費等涉企收費進行專(zhuan) 門規定,因而也缺乏針對違規收費的權威、統一的法律責任和執法程序規範,這是違規收費屢治不彰的法律根源。建立長效機製是治理違規涉企收費的關(guan) 鍵。(記者萬(wan) 靜)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