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湖北鄂州花湖機場構築專業貨運樞紐

發布時間:2022-07-18 10:24:00來源: 人民日報

  7月17日11時36分,一架順豐(feng) 航空全貨機搭載著發往深圳的快件從(cong) 湖北鄂州花湖機場飛上藍天。這是鄂州花湖機場正式投運後起飛的首架貨機。

  鄂州花湖機場是專(zhuan) 業(ye) 貨運樞紐機場,按照滿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100萬(wan) 人次、貨郵吞吐量245萬(wan) 噸的要求設計。機場投用後,1.5小時飛行圈可覆蓋全國90%的經濟總量、80%的人口;全麵開啟國際貨運功能後,將開通大阪、法蘭(lan) 克福等國際貨運航線。

  專(zhuan) 業(ye) 化運營,打造智慧機場

  貨機一進入機位,無人駕駛的升降平台車就算好時間,來到飛機旁完成升降對接;貨物被運送到地麵後,拖頭車已經行駛到平台前就位……未來,這樣高度自動化的場景將在鄂州花湖機場成為(wei) 常態。

  與(yu) 普通客運機場不同,鄂州花湖機場以貨運功能為(wei) 主,夜間作業(ye) 多,高峰期作業(ye) 量大。

  “此前常規的夜間地麵運輸有三大難題——人力成本高、作業(ye) 效率低、操作失誤多。”鄂州花湖機場“少人機坪”研究小組組長張諶堪說:“我們(men) 希望在滿足操作功能的前提下,由更少的工作人員參與(yu) 機坪運行維護。”

  目前,機場泊位引導車、擺渡車、清掃車均能實現自動駕駛。為(wei) 了使車輛協同作業(ye) ,機場正在搭建係統雲(yun) 平台,方便進行統一調度。

  站在高處遠眺,一個(ge) “工”字形建築矗立在機場最中間的位置。

  “這就是貨運轉運中心,整個(ge) 機場的關(guan) 鍵功能建築。在普通客運機場,這個(ge) 位置通常留給航站樓。”湖北國際物流機場有限公司規劃部主管黃鎮雄說,轉運中心充分實現停泊起飛的便捷性,一東(dong) 一西兩(liang) 條跑道到這裏的距離幾乎相等。

  看似普通的跑道,底下大有乾坤。由5萬(wan) 多個(ge) 傳(chuan) 感器組成的智能跑道係統,可以實時感知道麵是否出現細小裂痕。

  從(cong) “工”字邊緣部位伸出來的“爪子”,被稱作指廊;“爪子”周邊是機坪,飛機停在機坪上,貨物通過指廊內(nei) 的傳(chuan) 送帶進入轉運中心分揀。

  近70萬(wan) 平方米的轉運中心裏,500多台AGV智能搬運車將承擔自動分揀貨物的任務。借助智能搬運車和其他設備,轉運中心每小時可分揀至少28萬(wan) 件貨物。

  這種搬運車主要依靠激光定位。機場運營方通過5G網絡將任務指令發送給智能搬運車,車輛根據不同任務行駛不同的軌跡。“在鄂州花湖機場,5G信號時延低至十幾毫秒,確保搬運車‘眼疾手快’。”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鄂州分公司工程師廖傳(chuan) 威說。

  數字化建造,“兩(liang) 座機場”同時交付

  鄂州花湖機場僅(jin) 用三年半時間就完成施工建設。不尋常的速度,歸功於(yu) 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的深度使用。“傳(chuan) 統施工圖紙是二維平麵,而我們(men) 的圖紙是立體(ti) 模型。”湖北國際物流機場有限公司信息技術部高級主管潘樂(le) 說。

  潘樂(le) 給記者展示了一張圖片,鄂州花湖機場的設計圖和同角度實拍照拚合在一起,放大圖片仔細觀察,幾乎看不出分別。

  走進位於(yu) 機場地下5米的綜合管廊,各種管道高低錯落,顏色各不相同。“以頭頂的空調風管為(wei) 例,普通施工圖紙其實是風管在地麵的投影,無法直觀看到高度等信息。”潘樂(le) 說,“想想看,如果圖紙上同時有風管、排水管、照明管……”

  潘樂(le) 隨手打開幾張平麵設計圖,不同類型的管線如蛛網般密密麻麻,分別由建築、民航、市政等單位設計,“幾張圖再一合並,肉眼更難分辨。”潘樂(le) 說,有了BIM技術,三維建模軟件即刻能分析出管線在哪些地方可能互相“打架”。

  承建商中建三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駱良告訴記者,有了模型指引,不同施工單位在線上就可以實現合作,返工率較同類型工程降低了90%。由於(yu) 精細算量,用多少材料全憑數字說話,成本把控更加到位。

  潘樂(le) 將機場設計施工的過程比作搭積木。設計階段,每個(ge) 積木塊較大;施工階段,則要對圖紙進行細化,把積木塊變小、數量變多。最終,整個(ge) 機場使用了3800多萬(wan) 個(ge) 積木塊,也就是建築中的“構件”。

  在係統中,每個(ge) 構件都被設置了可自動讀取的“身份證”,建模時預演施工過程,構件的位置等信息一清二楚。當最後一塊“小積木”搭好時,一個(ge) 與(yu) 實體(ti) 機場完全對應的虛擬機場也隨之誕生——這就是數字孿生。

  數字孿生有利於(yu) 機場維護保養(yang) 。“地下綜合管廊內(nei) 裝有300個(ge) 溫度傳(chuan) 感器,出現異常時自動報警。”潘樂(le) 說,這條管廊長達5公裏,一旦某個(ge) 編號的傳(chuan) 感器發出警報,檢修人員能夠在虛擬機場中快速定位。

  現代化產(chan) 業(ye) ,輻射帶動區域經濟

  攤開湖北省地圖,鄂州花湖機場所在的位置到鄂州、黃岡(gang) 、黃石三市城區的直線距離均不超過20公裏。

  在黃岡(gang) 市臨(lin) 空經濟區,大別山(黃岡(gang) )智慧農(nong) 博城已初具雛形。

  “我們(men) 就是奔著鄂州花湖機場來的。”項目負責人、江蘇佳海集團董事長曾家海說,“以前,雲(yun) 南的鮮花發往全國,通過陸路運輸需要3天,而走空運隻需3個(ge) 小時。今後,我們(men) 還能從(cong) 國外進口海鮮產(chan) 品。”

  曾家海介紹,農(nong) 博城的定位是現代化農(nong) 副產(chan) 品專(zhuan) 業(ye) 市場,將引入高端生鮮瓜果、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冷鏈倉(cang) 儲(chu) 物流和鮮花水產(chan) 等業(ye) 務。2023年建成後,將實現年交易量400萬(wan) 噸,帶動2萬(wan) 人實現就業(ye) 。

  以現代航空物流業(ye) 為(wei) 突破口,鄂州花湖機場有望成為(wei) 湖北的“空中出海口”,輻射帶動鄂東(dong) 地區經濟發展。

  倉(cang) 庫門口,數十輛貨車排著隊等待發車,工人們(men) 有序地搬運貨物……在黃石傳(chuan) 化誠通公路港,貨物日均吞吐量達到2萬(wan) 噸。為(wei) 與(yu) 鄂州花湖機場實現良好對接,公路港將貨物值機工序前置,提供提前報關(guan) 、末端配送等服務。

  作為(wei) 內(nei) 陸城市,黃石正在加快調整物流運輸結構,發展“空公鐵水”多式聯運。“鄂州花湖機場投運後,我們(men) 將同時為(wei) 機場、港口、火車站提供空公聯運、公水聯運、公鐵聯運等服務,幫助企業(ye) 降低物流成本。”公路港辦公室主任黃鼎說。

  6月29日,機場與(yu) 臨(lin) 空經濟研究院在鄂州成立。鄂州市臨(lin) 空經濟區管委會(hui) 主任尹俊武介紹,該研究院主要對臨(lin) 空經濟發展戰略、產(chan) 業(ye) 政策等進行前沿研究。

  “臨(lin) 空經濟就是速度經濟。”尹俊武說,目前,鄂州市臨(lin) 空經濟區以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為(wei) 主體(ti) ,重點發展航空物流、智能製造、醫療健康、光電子信息四大主導產(chan) 業(ye) ,已引進億(yi) 元以上重點項目36個(ge) ,總投資525.5億(yi) 元。(本報記者 強鬱文)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