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關注第七批國家藥品集采:價格降了多少?如何保障用藥連續性?

發布時間:2022-07-18 10:2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我印象最深的是胰島素的專(zhuan) 項集采,上一批現在已經在北京進入落地狀態。”談及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的成效,中日友好醫院藥學部臨(lin) 床藥師劉瑩告訴記者,地特、甘精等超長效胰島素此前都是一支180多元,“現在就幾十塊錢一支,而且患者不用換藥,依從(cong) 性有所提升,價(jia) 格上也更加合適”。

  隨著日前第七批國家藥品集采產(chan) 生擬中選結果,自2018年組建以來,中國國家醫療保障局已開展7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共覆蓋294種藥品,按集采前價(jia) 格測算,涉及金額約占公立醫療機構化學藥、生物藥年采購額的35%。

  談及藥品降價(jia) ,多會(hui) 令人想到有“靈魂砍價(jia) ”之稱的醫保談判。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院長常峰指出,醫保談判是將臨(lin) 床價(jia) 值高、經濟性評價(jia) 優(you) 良的專(zhuan) 利藥納入醫保支付範圍,談判雙方在各自價(jia) 格預期的基礎上進行博弈,最終就某一價(jia) 格達成一致,引導專(zhuan) 利藥價(jia) 格向價(jia) 值回歸。

  與(yu) 之不同的是,藥品帶量采購是在市場機製作用下,堅持“招采合一、量價(jia) 掛鉤”的原則,同質量水平的原研、參比製劑和仿製藥進行同台競爭(zheng) ,根據藥品特點設計多樣化的競價(jia) 規則,降低不合理藥價(jia) ,同時保證中選藥品落地供應和藥品質量。

  無論是醫保談判還是藥品集采,民眾(zhong) 關(guan) 注的焦點莫過於(yu) 哪些藥品能夠降價(jia) 以及降幅多少。據國家醫保局介紹,第七次集采有60種藥品采購成功,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jia) 48%,按約定采購量測算,預計每年可節省費用185億(yi) 元。

  例如,肝癌一線靶向藥侖(lun) 伐替尼膠囊,每粒從(cong) 平均108元降至平均18元,一個(ge) 治療周期可節約費用8100元。備受關(guan) 注的抗病毒藥物奧司他韋也從(cong) 每片平均4.5元降至1元。

  常峰也談到,本次集采中,奧美拉唑注射劑、米力農(nong) 注射劑、替加環素注射劑等降幅均超過80%。價(jia) 格較高的藥品,如甲磺酸侖(lun) 伐替尼膠囊、替羅非班注射劑型等,在本輪集采中也回歸至合理價(jia) 格水平。

  對於(yu) 公眾(zhong) 來說,集采減輕了患者經濟負擔,提升了藥品可及性。通過一致性評價(jia) 標準的集采藥品,在質量方麵有所保障,這也為(wei) 醫療機構提供了藥品選擇的良好傾(qing) 向性。“對醫院端來說,集采對藥品的安全合理用藥是一個(ge) 優(you) 化,價(jia) 格方麵也是一個(ge) 節省。”劉瑩說。

  對於(yu) 醫藥企業(ye) ,藥品集采也可推動其走高質量、集約化、多管線發展思路,自發選擇規模經濟型生產(chan) 模式,進一步做大做強規模性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常峰還指出,集采通過糾正以回扣為(wei) 主要競爭(zheng) 方式的偽(wei) 市場機製,促進形成風清氣正的藥品流通和使用環節,能夠倒逼企業(ye) 轉向創新驅動,激發企業(ye) 創新的內(nei) 生動力。

  值得關(guan) 注的是,在堅持以往原則的基礎上,第七批集采的規則得到進一步完善。首次引入“備供企業(ye) ”機製,探索實現一省“雙供”,即每個(ge) 省份同時有一家主供企業(ye) 與(yu) 一家備供企業(ye) ,為(wei) 藥品及時、穩定、順暢的供應提供雙重保障。

  “一省‘雙供’是本輪集采最大的一個(ge) 突破,也是一個(ge) 新的探索。”劉瑩說,在集采藥品正常落地情況下,某些省份因為(wei) 報量等種種原因,可能出現暫時斷供、市場缺貨。一省“雙供”極大地保障了醫療治療的連續性,建立起藥品替補階梯,解決(jue) 醫院端、醫療端的用藥問題。

  截至目前,中國已經組織七批藥品集采,涉及294種藥品,涵蓋化學藥和生物藥兩(liang) 大領域。常峰認為(wei) ,在保障藥品、醫用耗材質量和供應的同時,集采能夠“擠掉虛高的價(jia) 格水分”,有效減輕民眾(zhong) 看病就醫負擔,顯著提高用藥可及性。“這項工作一直在向著更規範、更完善的方向發展。”

  這位專(zhuan) 家介紹說,從(cong) 第二批國家藥品集采開始,選區的市場份額分配方式被固定下來,但沒有明確規定斷供後的備供機製,致使出現斷供情況後需要重新選擇替補企業(ye) 。此次一省“雙供”將市場供應需求考慮得更加完善。

  此外,本次集采引入的“品間熔斷”機製解決(jue) 了以往價(jia) 差過大的問題,在規則設計中納入價(jia) 差因素的考量,旨在減少各省價(jia) 格差異,防止企業(ye) 圍標串標。信用評價(jia) 製度的再升級,也增強了對企業(ye) 的約束作用,使國家集采的流程、體(ti) 係更加規範、完善。

  “這些都體(ti) 現出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在向著縱深方向發展,”常峰對記者說,“改革還在大步跨進,常態化規範化的帶量采購也將持續深化。”(記者 李純)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