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產業鏈供應鏈需做好“三個結合”
作者:劉明熹(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谘詢研究院)
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yan) 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運行也麵臨(lin) 挑戰。從(cong) 國際看,新冠肺炎疫情和烏(wu) 克蘭(lan) 危機影響交織疊加,導致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紊亂(luan) 、大宗商品價(jia) 格持續上漲、國際貨幣金融體(ti) 係更加脆弱。從(cong) 國內(nei) 看,我國經濟發展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任務艱巨。
一方麵,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續反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麵臨(lin) “斷鏈”風險。從(cong) 生產(chan) 端看,疫情導致原材料、產(chan) 成品供應不足。由於(yu) 全球分工合作已經高度精細化,任何一個(ge) 環節停擺都可能使局部風險蔓延到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從(cong) 需求端看,各國國內(nei) 經濟活動與(yu) 跨國經濟合作受到嚴(yan) 重幹擾,導致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從(cong) 國際物流看,全球供應鏈供需兩(liang) 端複蘇不匹配、階段性供需不匹配疊加疫情多點散發,使得不少港口碼頭擁堵、集裝箱緊缺,導致外貿企業(ye) 出貨難、運貨貴。
另一方麵,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運行邏輯發生重大變化。疫情暴發以來,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正經曆新的變遷,各國更加重視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問題,推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本土化、區域化、短鏈化,區域內(nei) 貿易量進一步上升。一些跨國企業(ye) 為(wei) 分散風險,逐步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關(guan) 鍵環節向本土轉移、回流;部分國家將以往高度分散的生產(chan) 工序和環節逐步收縮。這些都可能影響我國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由於(yu) 我國對海外市場存在結構性依賴,對國外關(guan) 鍵產(chan) 品和設備依賴較大。一旦我國所需的中間品或設備進口受阻,就可能造成相關(guan) 領域產(chan) 業(ye) 鏈中斷、企業(ye) 生產(chan) 停擺。
需要看到,麵對新的內(nei) 外部環境,立足新發展階段,保持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已經成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要求,事關(guan) 國家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其內(nei) 涵和要求也有新的變化。
保持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逐步轉化為(wei) 一項長期任務,工作重心發生轉移。2020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將“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作為(wei) “六保”任務中的一項重要內(nei) 容。在疫情暴發初期,保持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側(ce) 重在“穩定”,重點是在特殊背景下保持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穩定性,促進產(chan) 業(ye) 鏈協同複工複產(chan) 達產(chan) ,把經濟複蘇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在當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隨著疫情持續反複,內(nei) 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yan) 峻性、不確定性上升,保持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已逐步轉向“安全”與(yu) “穩定”並重,重點是要統籌發展和安全,既要未雨綢繆,積極應對各類風險可能帶來的衝(chong) 擊,又要著眼長遠、苦練內(nei) 功,逐步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zheng) 力。
保持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內(nei) 涵進一步豐(feng) 富,複雜性與(yu) 日俱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兩(liang) 者組合、交織,構成了包含不同產(chan) 業(ye) 領域、不同環節、不同企業(ye) 主體(ti) 及其關(guan) 聯關(guan) 係的複雜網絡結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涉及技術、原材料、零部件、產(chan) 品、人力、物流、資金等諸多要素。因此,保持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一項複雜的係統性工程,涵蓋補齊短板、鍛造長板、做強主體(ti) 、優(you) 化布局、擴大開放、防範風險等多個(ge) 方麵,且隨著內(nei) 外部環境的變化,其複雜性、係統性也處於(yu) 不斷演變過程中。
我們(men) 要深刻認識保持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極端重要性,進一步統籌發展和安全,準確把握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紮實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確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運行。新形勢下,積極應對新的風險挑戰,重點要在“三個(ge) 結合”上下功夫。
一是短期處置與(yu) 長期提升相結合。確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既要及時有效地對重點領域、重點企業(ye) 所麵臨(lin) 的風險進行快速處置,又要著眼長遠,全麵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一方麵,要聚焦關(guan) 鍵環節,抓住龍頭企業(ye) 及其上下遊配套企業(ye) ,強化對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風險的監測和應急處置。指導各地建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風險監測處置體(ti) 係,及時掌握運行中的苗頭性問題。在化解風險中,建強工作機製,加強部門、區域和行業(ye) 間協同配合,協調解決(jue) 原材料運輸、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等問題,確保企業(ye) 正常生產(chan) 經營。另一方麵,要圍繞產(chan) 業(ye) 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chan) 業(ye) 鏈,促進創新鏈與(yu)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融合。推進製造業(ye) 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在重點行業(ye) 和區域建設若幹具有國際水準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和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在鍛長板上下功夫,提升我國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上的位勢。加快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前瞻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chan) 業(ye) 。
二是推動產(chan) 業(ye) 集聚與(yu) 優(you) 化區域布局相結合。當前疫情持續反複,推動同一領域產(chan) 業(ye) 的適度分散布局,有利於(yu) 提升產(chan) 業(ye) 的抗衝(chong) 擊能力。確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要優(you) 化統籌產(chan) 業(ye) 布局,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既要為(wei) 產(chan) 業(ye) 基於(yu) 市場、成本、效率等因素的集聚創造條件,又要考慮到重點產(chan) 業(ye) 鏈的自主性、安全性,引導其進行適度的區域布局。一方麵,要發揮龍頭企業(ye) 引領帶動作用,引導和撬動資源要素匯聚,推動產(chan) 業(ye) 空間集聚發展。另一方麵,要堅持“全國一盤棋”,優(you) 化生產(chan) 力空間布局,鼓勵各地區發揮比較優(you) 勢,有序引導東(dong) 部地區產(chan) 業(ye) 向中西部和東(dong) 北地區轉移,瞄準重點領域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薄弱環節提供政策支持。
三是自主可控與(yu) 開放合作相結合。重點領域自主可控是衡量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重要標誌,可以保障我國在外部產(chan) 品、零部件等供應受限時,能夠依靠國內(nei) 穩定運行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提供相應產(chan) 品和服務,滿足國民經濟運行的基本需要。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也要求我們(men) 在開放合作中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水平、保持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一方麵,要深入推進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補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短板。加強全國統籌協調和係統推進,提升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整體(ti) 效能。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盡快突破核心基礎零部件和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guan) 鍵基礎材料、產(chan) 業(ye) 技術基礎等領域的瓶頸製約。另一方麵,要推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更高水平開放,提高生產(chan) 要素配置效率,著力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推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國際合作,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構建安全高效、循環暢通、互利共贏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