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故宮武備展集萃150餘件文物精品 刀劍出鞘亮相殊為難得

發布時間:2022-07-22 10:37:00來源: 中新網

  中新網北京7月21日電 (記者應妮)150餘(yu) 件精美絕倫(lun) 的故宮博物院藏武備文物集中亮相在嘉德藝術中心的《崇威耀德——故宮博物院藏清代武備展》。最值得一提的是,刀劍文物在展出中通常不會(hui) “出鞘”,但此次武備展它們(men) 都會(hui) “亮劍”,讓觀眾(zhong) 感受百年後的刀光劍影。

  展覽依照清宮武備的不同功用,分為(wei) “禮遇天地”“神鋒握勝”“寶冶凝濤”三個(ge) 單元。150餘(yu) 件故宮武備文物以“禮儀(yi) 中的武備”“戰爭(zheng) 中的武備”及“藝術中的武備”三個(ge) 單元為(wei) “經”,用“吉禮”“狩獵”“大閱”“行軍(jun) ”“藝術”等板塊做“緯”,交織出金戈鐵馬的曆史氣象與(yu) 銳意進取的精神格局。

  在以“禮”貫穿始終的“禮遇天地”單元,感受皇家祭祀的隆重、狩獵的緊張、閱兵的威嚴(yan) 。在以戰爭(zheng) 為(wei) 主線的“神鋒握勝”單元,體(ti) 驗戰場上金戈鐵馬、氣吞山河的氣勢。在以藝術為(wei) 展現內(nei) 容的“寶冶凝濤”單元,進入一個(ge) 刀劍如夢的世界,領略宮廷工藝和帝王收藏帶來的獨特魅力。

  2017年底,故宮博物院曾在澳門舉(ju) 辦“大閱風儀(yi) ——故宮珍藏皇家武備精品展”,展覽以清代大閱為(wei) 主題,分威儀(yi) 、尚武、製度三個(ge) 單元,首次向觀眾(zhong) 展現清代宮廷武備。但由於(yu) 受地域、交通等因素影響,很多觀眾(zhong) 無法前去一睹其風采。如今,故宮博物院與(yu) 嘉德藝術中心聯袂策劃,再次詮釋這一精彩主題。全新升級的展覽將展出150餘(yu) 件套武備文物,許多是在澳門展覽中也未曾展示過的。如精美的馬鞍飾件、廓爾喀彎刀、俄羅斯劍、日本太刀以及清宮製作、收藏的匕首等過往展覽中從(cong) 未展示過的展品,都在展覽中首次亮相。

  乾隆皇帝禦用“小神鋒”是乾隆十五年仿照皇帝吉禮隨侍佩刀“神鋒”而特別打造的。作為(wei) 乾隆皇帝的貼身之物,“小神鋒”平時放置於(yu) 寶座旁,出行則有侍衛背負。無論是“神鋒”還是“小神鋒”,它們(men) 均仿照金川地區的藏刀裝具風格製造,這與(yu) 前一年朝廷取得第一次金川之戰的勝利有關(guan) ,同時也是乾隆皇帝對上天感恩的表現。“小神鋒”作為(wei) 本次展覽的首件文物,重要性不言而喻。為(wei) 此,故宮博物院文物醫院的專(zhuan) 家們(men) 對其進行了精心的保養(yang) 和維護。乾隆皇帝的“小神鋒”將在修複後第一次走出故宮,以全新的麵貌亮相。

  展覽還從(cong) 故宮收藏的近一萬(wan) 支箭中,甄選了三十餘(yu) 支造型、用途各異的箭矢。依照其功能分為(wei) 吉禮、大閱、狩獵所用,按照箭的類型又分為(wei) 鈚箭、骲箭、哨箭等等。其中狩獵的箭支包括射熊、射虎、射狼、射鹿、射兔、射鴨、射魚等,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更難得的是,每種箭的材質、形狀、用途都有文獻記載作為(wei) 參考依據,觀眾(zhong) 可以近距離地觀看每種箭支的差別,同文字記載進行對比,感受滿族人對於(yu) 箭支的重視。

  作為(wei) 清宮武備的明星展品,遏必隆腰刀因其自身的故事性被人熟知。該刀以人名命名,是清朝外戚大臣遏必隆所使用的寶刀。康熙初年,遏必隆與(yu) 鼇拜、索尼、蘇克薩哈同為(wei) 四大輔政大臣,後被冊(ce) 封一等公加太師銜,風光無限。康熙十二年,遏必隆病故,其刀入藏內(nei) 府,乾隆十三年以“尚方寶劍”的身份由大學士傅恒被帶往金川前線。幾個(ge) 月後,身為(wei) 遏必隆之孫,軍(jun) 機大臣、保和殿大學士的訥親(qin) ,因在之前金川之戰中指揮不當被乾隆皇帝命人用遏必隆刀正法於(yu) 軍(jun) 前。而後,鹹豐(feng) 年間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欽差賽尚阿奉命與(yu) 太平軍(jun) 交戰,同樣受賜遏必隆刀,具有先斬後奏的權力,可謂是真正的“尚方寶劍”。

  “水斷蛟龍薄析兕,光連星鬥氣如虹。”這是乾隆皇帝在禦製《題廓爾喀貢刀六韻》中對廓爾喀進貢之刀的評價(jia) 。廓爾喀是清代對今天尼泊爾一帶的稱呼。在雍正時期,清廷與(yu) 廓爾喀保持著封貢關(guan) 係,其後中斷。乾隆五十八年,經過兩(liang) 次戰役,廓爾喀向清廷稱臣,成為(wei) 清朝屬國,雙方建立友好往來的封貢關(guan) 係。廓爾喀以鑄刀聞名,本次展覽將要展出的6把廓爾喀刀中,有2把腰刀均是首次出展。同時,包括腰刀、左插刀、雲(yun) 頭刀、手叉刀在內(nei) 所有清宮收藏的廓爾喀刀型都將集體(ti) 亮相,讓觀眾(zhong) 一飽眼福。

  此外,乾隆皇帝的“天地人”係列刀劍是乾隆十三年始至乾隆六十年止,由內(nei) 務府造辦處打造的30把寶劍、90餘(yu) 把腰刀的總稱。因其每把刀劍帶有“天”、“地”“人”的編號,因此得名。一直以來,這些乾隆禦用刀劍都是眾(zhong) 多武備愛好者關(guan) 注的重點。但由於(yu) 其絕大部分都收藏在故宮博物院,平時隻零星展出,所以很多人都隻能通過圖錄欣賞。此次展出了12把“天地人”腰刀、寶劍,為(wei) 曆屆展覽之最,其中10把刀劍均為(wei) 首次走出故宮參展。

  據悉,《崇威耀德——故宮博物院藏清代武備展》是嘉德藝術中心和故宮博物院的第四次攜手合作,展覽將於(yu) 7月22日對公眾(zhong) 正式開放,持續至10月30日。(完)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