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需因病毒變異更換嗎?病毒學首席專家:仍需評估
在7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hui) 上,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BA.4、BA.5亞(ya) 分支疫苗的研發情況,中國疾控中心病毒學首席專(zhuan) 家董小平表示:是否需要調整現有疫苗接種的類型、劑次、策略等,還需要科學的評估。
BA.4、BA.5亞(ya) 分支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為(wei) 流行的優(you) 勢毒株,其傳(chuan) 播力有所增加,現有疫苗是不是還足夠有效?
BA.4、BA.5傳(chuan) 播力增加
“國際上一些國家的研究發現,BA.4、BA.5亞(ya) 分支有較高的再生指數(R0:一個(ge) 人傳(chuan) 染的人數平均值)。”董小平表示,過去5周,歐洲、北美感染病例數量增加,這意味著BA.4、BA.5亞(ya) 分支的傳(chuan) 播力相較其他奧密克戎變異株略有增加。
“在致病力方麵,流行病學數學模型研究顯示,BA.4、BA.5亞(ya) 分支引起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將有所增高。”董小平介紹,BA.4、BA.5亞(ya) 分支總體(ti) 上與(yu) 其他奧密克戎變異株相似,但在老年人群中的快速傳(chuan) 播已經出現了重症病例,導致歐洲12個(ge) 國家近期的住院率和ICU使用率都有所增加。
現行疫苗仍有效
針對新冠疫苗能否有效應對變異株,以往的體(ti) 外研究一定程度上為(wei) 何未能全麵反映的現實情況,董小平解釋,以往的Delta變異株和奧密克戎變異株(BA.1, BA.2)在體(ti) 外研究時也呈現中和能力下降,但真實世界使用時仍顯示出良好的住院、重症/危重症和死亡的保護能力。
因此,對BA.4和BA.5來說,雖然國內(nei) 外一些體(ti) 外研究發現其具有明顯的免疫逃逸現象,但真實世界的疫苗保護效力是否顯著降低尚無具體(ti) 數據。因此,針對新的突變株,是否需要調整現有疫苗的接種類型、劑次、策略等,還需要科學的評估。
董小平認為(wei) ,大量的國際、國內(nei) 的真實世界研究證實,現行批準使用的疫苗,無論哪種類型,對奧密克戎變異株(BA.1, BA.2)引起的住院、肺炎、重症/危重症、死亡都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加強接種可有效提高疫苗保護效率。因此,國內(nei) 外專(zhuan) 家認為(wei) 現行的疫苗接種仍然有效,對老年人群、具有基礎疾病的人群疫苗接種,特別是加強針的接種仍然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據介紹,我國自新冠疫情以來一直積極推動疫苗的研發和使用,不僅(jin) 僅(jin) 是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在以往出現包括Alpha、Delta變異株時就已布置規劃了相關(guan) 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科學資料。在奧密克戎變異株出現以後,已經有多個(ge) 團隊、多條研發途徑開展相應工作,取得了進展,但開展大規模的臨(lin) 床研究還需時間。
如何應對BA.4、BA.5
“及時發現、有效控製顯得尤為(wei) 重要。”董小平說。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強調:第九版防控方案是對防控措施的優(you) 化,絕不是放鬆防控。第九版防控方案根據病毒變異後的潛伏期縮短的特點,相應地減少了對入境人員、密切接觸者等風險人員的隔離管控時間,同時相應加密了風險人員的核酸檢測頻次,有利於(yu) 盡早發現感染者,並及早啟動處置工作。第九版防控方案的關(guan) 鍵體(ti) 現在:把該管住的重點管住、把該落實的措施落實到位、把該取消的堅決(jue) 取消。
董小平表示,雖然BA.4、BA.5亞(ya) 分支的傳(chuan) 播力有所增強,但仍然屬於(yu) 奧密克戎變異株,沒有證據顯示現有的NPI(非藥物幹預)措施將失效。換句話說,我國現有的防控措施仍能有效應對。
“新冠病毒在短短兩(liang) 年半內(nei) 出現了多個(ge) 變異株、形成了多個(ge) 流行高峰。”董小平說,關(guan) 於(yu) 新冠病毒的變異,大部分學者認為(wei) 將長期存在,奧密克戎變異株應該不會(hui) 是最後一個(ge) 變異株,因此對新變異株傳(chuan) 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力的監測將是長期的關(guan) 注重點。(張佳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