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智能科技——打造安穩舒心的“太空之家”

發布時間:2022-07-27 10:09:00來源: 光明日報

  7月24日,我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將問天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作為(wei) 載人航天副總指揮長單位,在問天實驗艙發射任務中,中國電科提供的係列傳(chuan) 感器、第三代柔性太陽電池陣、激光雷達、航天電機等關(guan) 鍵產(chan) 品,為(wei) 保障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完成,貢獻了智能科技力量。

  每一口呼吸的空氣都經過量化監測,確保含氧量極度舒適;每一次實驗操作,都是在太陽電池陣的動力供給下開展;每一次設備啟動,都有無數個(ge) “智能馬達”開啟助力……

  這是在空間站問天實驗艙的生活,而像這樣的智能方案無處不在。

  傳(chuan) 感器監測,呼吸“純淨”氧。在密閉的係統裏常駐半年,清新環境至關(guan) 重要。中國電科為(wei) 問天實驗艙配備的係列氫氣、二氧化碳傳(chuan) 感器等,可實時監測艙內(nei) 微量氣體(ti) 含量和氧濃度指數,氧傳(chuan) 感器還可給製氧係統下達製氧指令,確保航天員的呼吸健康。在航天員艙外服係統上,配備有流量、溫濕度、壓力等傳(chuan) 感器,可以實時監測航天員的呼吸、心電、體(ti) 溫等參數,為(wei) 航天員生命安全和出艙活動提供醫學參數保障。

  超能太陽電池陣,長久續航不斷電。太空生活、科研,處處需要電能供給。中國電科為(wei) 空間站“發電站”再添大號“充電寶”,此次問天實驗艙使用的“小體(ti) 積、大能量”柔性太陽電池陣,其單位麵積重量僅(jin) 為(wei) 傳(chuan) 統太陽電池陣的50%,光電轉換效率高達30%,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核心關(guan) 鍵器件,搭建數據傳(chuan) 輸“高速鐵路”。實驗數據和語音數據的傳(chuan) 輸,有賴於(yu) 可靠穩定的通信器件。中國電科研製的核心芯片、光無源器件、光纜、連接器等組件,打造了數據傳(chuan) 輸的“高速鐵路”。並且,這些組件在保證“小體(ti) 積”的要求下,實現了抵幹擾能力強、功率穩定度高、環境適應性好等“優(you) 性能”,充分保障艙內(nei) 外高速數據的光互通互聯,助力完成信號光分離、合並、傳(chuan) 輸等功能,為(wei) 空間站內(nei) 外數據傳(chuan) 輸開辟直達通道。

  激光交會(hui) 雷達,“多居室”的“合頁器”。舊“船”下車,新“艙”續接。替補天舟三號的對接口,問天實驗艙與(yu) 天和核心艙交會(hui) 對接,形成多形態的空間組合體(ti) 。中國電科研製的激光交會(hui) 對接雷達,通過多方位、大範圍反射雷達的光信號,完成飛行器距離、角度等飛行參數的測量,為(wei) 航天器交會(hui) 對接穿針引線、精確引導。該係列雷達針對空間站任務全新升級,解決(jue) 了大動態、高精度、多參數實時測量等難題,在設計壽命、作用距離、測角精度等方麵性能優(you) 異。(崔興(xing) 毅)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