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南崗大姐”是件幸福的事
【成長】
做“南崗大姐”是件幸福的事
講述人:廣州市黃埔區南崗街道南崗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居委會(hui) 主任、經聯社董事長 徐綺梨
我嫁到南崗,已經33年了。今天想起還覺得感慨,自己竟然成了這裏發展變遷的參與(yu) 者、見證者、記錄者。
從(cong) 經營海鮮魚檔和豬肉銷售的個(ge) 體(ti) 戶,到出納員,再到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居委會(hui) 主任,我經曆了很多。剛來到社區工作時,收入比我當個(ge) 體(ti) 戶時低多了。真要感謝當時的社區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秦潤煊,他的一句“你是不是共產(chan) 黨(dang) 員,要不要服從(cong) 組織的工作安排”,令我豁然開朗。從(cong) 那之後,我時刻謹記,基層社區就是工作陣地,就是踐行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的堅固堡壘。
25年下來,我變成了街坊們(men) 的“南崗大姐”。計生、民政、殘聯、婦聯、醫療、調解樣樣不少。扶助殘障人士、救助單身母親(qin) 、幫扶困難家庭件件不落。群眾(zhong) 冷暖,大事小情,我都盡力記在心裏,做到最好。
南崗地處東(dong) 江口與(yu) 珠江交匯處,2018年抗擊台風時,我蹚著沒過胸口深的積水,和救護員一起遊泳2個(ge) 多小時,把兩(liang) 位九旬老人救了出來。在生命的考驗麵前,什麽(me) 是肩頭的責任,什麽(me) 是群眾(zhong) 的信任,我思考了不少。
我們(men) 轄區內(nei) 的南崗河之前是一條汙水溝,夏天最是可怕,味道臭不可聞,蚊蠅四處亂(luan) 飛。2016年,廣州全麵推行河長製,我負責7段河道、30餘(yu) 個(ge) 魚塘。巡河,通過河長App記錄、反饋問題,甚至拆除二十萬(wan) 平方米的臨(lin) 河違建、垃圾黑點,我都親(qin) 自上陣。
在我的背後,有居民群眾(zhong) 這個(ge) 堅實後盾。50多位姐妹跟我組成了“南崗大姐隊”,每天輪番軟磨硬泡不願搬離的“釘子戶”,幾個(ge) 月下來,工作終於(yu) 被我們(men) 全部搞定。2021年,我得到了水利部授予的“全國優(you) 秀河(湖)長”稱號。今年4月,南崗河又成了廣東(dong) 唯一入選水利部首批“幸福河湖”建設項目的河流。
如今的南崗河水清、岸綠,碧道穿過,美不勝收。流域內(nei) 1300多家大中型企業(ye) 和黃埔實驗室等8個(ge) 國家級創新產(chan) 業(ye) 園入駐,我們(men) 這裏一下子成了廣州東(dong) 邊的科技創新帶。綠水青山果真就是金山銀山!
2021年,南崗社區分紅總額超過1.5億(yi) ,人均分紅超2萬(wan) 元,其中,基層管理的南崗股份經濟聯合社人均股份分紅從(cong) 2016年起,連續五年實現翻倍增長。
每天早晨7點,我都會(hui) 一如往常,伴著晨光,穿過雙向六車道的黃埔東(dong) 路,走進社區開啟新一天的工作,看著眼前拔地而起的商業(ye) 綜合體(ti) 和建設中的絲(si) 路新貿易創新中心,感覺就好像看到自己的小孩有出息一樣,不經意間就會(hui) 笑出聲來。
(光明日報記者吳春燕 王忠耀 通訊員魏啟宇采訪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