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補齊農產品“最初一公裏”短板

發布時間:2022-07-29 11:10: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截至目前,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已取得階段性成果。”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市場與(yu) 信息化司有關(guan) 負責人日前介紹,中央財政以“先建後補”的方式,兩(liang) 年共支持2.7萬(wan) 個(ge) 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和集體(ti) 經濟組織建設產(chan) 地冷藏保鮮設施,並支持整縣推進,新增庫容1200萬(wan) 噸以上。按照“農(nong) 有、農(nong) 用、農(nong) 享”的原則,圍繞鮮活產(chan) 品,聚焦新型主體(ti) ,政府以獎代補,產(chan) 地冷藏保鮮能力和商品化處理能力得以提升。

  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物流近年來備受重視。2019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要求實施城鄉(xiang) 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補短板工程。2020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會(hui) 同財政部啟動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支持16個(ge) 省份的1.1萬(wan) 個(ge) 主體(ti) 建設了近500萬(wan) 噸倉(cang) 容的產(chan) 地冷藏保鮮設施。2021年,在全國範圍內(nei) 支持家庭農(nong) 場、農(nong) 民合作社和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建設節能型通風貯藏庫、機械冷庫和氣調貯藏庫等設施及分揀分級、包裝清洗等配套設備,加快補齊農(nong) 產(chan) 品“最初一公裏”短板。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村經濟研究中心市場與(yu) 貿易研究室副研究員原瑞玲表示,長期以來,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和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相對滯後。尤其在產(chan) 地,由於(yu) 缺乏冷庫等倉(cang) 儲(chu) 設施,極易造成農(nong) 產(chan) 品集中上市季節的短期階段性積壓。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設施建設與(yu) 市場需求不匹配,導致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成本高,損耗大。據統計,目前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成本約占總成本的40%,其中鮮活產(chan) 品及果蔬產(chan) 品占60%以上,而國外發達國家物流成本一般控製在10%左右。我國肉類、果蔬類腐損率分別約為(wei) 12%和18%,發達國家農(nong) 產(chan) 品腐損率僅(jin) 5%左右。可見,實施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很有必要。

  2021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提出依托農(nong) 產(chan) 品優(you) 勢產(chan) 區、重要集散地和主銷區,布局建設100個(ge) 左右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圍繞服務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地集散、優(you) 化冷鏈產(chan) 品銷地網絡,建設一批產(chan) 銷冷鏈集配中心。《規劃》明確,到2025年,肉類、果蔬、水產(chan) 品產(chan) 地低溫處理率分別達到85%、30%、85%,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後損失和食品流通浪費顯著減少。

  近年來,中央財政共安排資金100多億(yi) 元支持產(chan) 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直接撬動社會(hui) 資金投入400億(yi) 元以上。很多地方財政銜接配套,增加補貼主體(ti) 、擴大補貼範圍、提高補貼比例,成為(wei) 中央財政的有力補充。針對用地用電,各地落實支持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的用地用電優(you) 惠政策,20多個(ge) 省份專(zhuan) 門出台本地區落實文件。針對貸款需求,各地開發了專(zhuan) 屬金融產(chan) 品,累計申貸金額達100多億(yi) 元。

  在四川省西充縣,產(chan) 地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成為(wei) 聯結種養(yang) 基地和市民餐桌的重要環節。截至2021年年底,西充縣已建成冷庫18個(ge) ,產(chan) 地冷藏保鮮能力、商品化處理能力和服務帶動能力獲得提升。當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數據顯示,通過完善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晚熟柑橘保鮮可以延長30天至40天,青花椒保鮮可以延長3個(ge) 月至4個(ge) 月,蔬菜保鮮可以延長10天至15天,極大實現了錯季銷售,促進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周年供應和均衡上市。

  江西省上栗縣聚焦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推進冷鏈倉(cang) 儲(chu) 物流中心、冷鏈物流倉(cang) 儲(chu) 數字化平台建設。“鮮繭經低溫冷藏後,能很大程度減少繭絲(si) 損失。在縣鄉(xiang) 兩(liang) 級支持下,我們(men) 投資80多萬(wan) 元建設了專(zhuan) 用冷庫,每噸蠶繭能增收3萬(wan) 多元。如今已在6個(ge) 鄉(xiang) 鎮發展了100戶養(yang) 殖戶,年產(chan) 量80多噸,合作社社員去年戶均增收1.8萬(wan) 元以上。”上栗縣雞冠山鄉(xiang) 蠶絲(si) 寶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黃世界說。

  原瑞玲認為(wei) ,要把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基礎設施投資納入公共投資範疇,加快批發市場設施提檔升級。加大農(nong) 村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大力扶持農(nong) 村地區物流配送中心、市場信息網絡與(yu) 電子商務平台、大型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和支持各類批發市場設施升級,推動建設一批集集貨、預冷、分級、包裝、倉(cang) 儲(chu) 和配送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產(chan) 地綜合性集配中心。支持新業(ye) 態流通模式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開展“農(nong) 超對接”的基地到終端的冷鏈儲(chu) 藏、冷鏈運輸及終端冷鏈設施項目建設,構建新型零售網絡。

  據介紹,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培育形成一批一體(ti) 化運作、網絡化經營、專(zhuan) 業(ye) 化服務的運營主體(ti) ,探索一批符合我國國情的運營模式,逐步構建現代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體(ti) 係,促進農(nong) 產(chan) 品高效流通。(喬(qiao) 金亮)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