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檢察公益訴訟五周年白皮書發布
人民網太原7月28日電(記者 張婷婷)7月28日,山西省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向社會(hui) 通報全省檢察機關(guan) 公益訴訟全麵開展5年來的工作情況,並發布《山西檢察公益訴訟五周年白皮書(shu) 》。
“白皮書(shu) ”顯示,自2017年7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賦予檢察機關(guan) 提起公益訴訟職能以來,山西省檢察機關(guan) 始終保持辦案強勁勢頭,五年來共發現公益訴訟案件線索42015件,立案37666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24909件,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643件。
從(cong) 案件類型上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36672件,占比97.4%,民事公益訴訟案件994件,占比2.6%。提起行政公益訴訟56件,占比8.7%,提起民事公益訴訟28件,占比4.4%,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559件,占比86.9%。
從(cong) 辦案領域來看,由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chan) 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4個(ge) 領域拓展至英雄烈士保護、未成年人保護、安全生產(chan) 、個(ge) 人信息保護、軍(jun) 人地位和權益保障、反壟斷等領域,並積極拓展案件範圍。
其中,立足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檢察公益訴訟主戰場、主陣地,聚焦“兩(liang) 山七河一流域”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持續用力,辦理案件19892件。貫徹食品藥品安全“四個(ge) 最嚴(yan) ”要求,針對食品藥品違法經營、醫療服務不規範、保健品虛假宣傳(chuan) 等違法情形開展監督,全力守護人民群眾(zhong) 美好生活,辦理案件7686件。聚焦國家治理難點和民生熱點,抓實“國財國土”公益保護,針對偷逃稅款、騙取冒領養(yang) 老金以及破壞土地出讓秩序等問題辦理案件2192件。積極穩妥探索辦理新領域案件,延伸公益訴訟檢察觸角,辦理安全生產(chan) 、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保護等新領域案件7896件。
從(cong) 辦案效果來看,共督促修複被損毀林地、耕地、濕地、草原26995.29畝(mu) ,清理汙染和非法占用的河道845.4公裏,清除各類生活垃圾及生產(chan) 類固體(ti) 廢物2362萬(wan) 餘(yu) 噸,督促查處銷售假冒偽(wei) 劣食品449570千克,督促收回國有財產(chan) 權益價(jia) 值5.8億(yi) 元,督促收回國有土地出讓金等9.1億(yi) 元。
下一步,山西檢察機關(guan) 將立足山西能源大省、文物大省的實際,深化安全生產(chan) 、礦產(chan) 資源保護、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保護等領域的探索實踐,在做深做實法定領域的基礎上積極穩妥探索新領域,打好解決(jue) 重點領域公益損害問題持久戰,通過辦理有影響力的案件助力提升檢察公益訴訟的影響力,努力續寫(xie) 公益訴訟檢察事業(ye) 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