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建設小型工程 農民工匠大顯身手
引子
一個(ge) 鄉(xiang) 村建設項目,原本落地進度較慢,一項改革試點,讓其不到兩(liang) 個(ge) 月就竣工了。
這是發生在廣東(dong) 省揭陽市惠來縣隆江鎮邦莊村的事。
“村小學門前有條路,年久失修,坑坑窪窪,影響孩子們(men) 上學。”邦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謝財順說,村裏動議實施道路硬化工程,這雖是個(ge) 小型工程,但項目審批環節並不少,加上建設資金不充裕,未能按照預期進度落地。
項目加速落地,始自一項改革。2017年12月,《廣東(dong) 省支持村級組織和農(nong) 民工匠承接農(nong) 村小型工程項目指導意見》出台,鼓勵、支持村級組織和農(nong) 民工匠帶頭人依法承接小型工程項目。2019年9月,惠來縣開始試行由農(nong) 民工匠承接農(nong) 村小型工程,邦莊村被確定為(wei) 試點村。簡易項目“直包到匠”後,這條路從(cong) 立項到竣工不到兩(liang) 個(ge) 月。
鄉(xiang) 村建設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重要任務。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放在農(nong) 村,持續改善農(nong) 村生產(chan) 生活條件,離不開優(you) 化項目實施流程。
今年5月2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鄉(xiang) 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公布,其中提出“創新鄉(xiang) 村建設推進機製”“對於(yu) 按照固定資產(chan) 投資管理的小型村莊建設項目,按規定施行簡易審批”“在項目建設環節,鼓勵村民投工投勞、就地取材開展建設”。
近年來,惠來縣積極探索優(you) 化村級組織和農(nong) 民工匠承接農(nong) 村小型工程項目模式,加快推動公共服務建設項目落地見效,暢通涉農(nong) 資金使用和項目實施的“最後一公裏”。截至今年6月底,全縣由村級組織和農(nong) 民工匠承建的項目累計已達1160宗,占同期各類農(nong) 村建設項目總數的四成以上。
2021年12月,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聯合發布第三批21個(ge) 全國農(nong) 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廣東(dong) 惠來:推行‘農(nong) 民工匠’模式實現公共服務建設項目落地‘多快好省’”榜上有名。
日前,記者走進惠來縣鄉(xiang) 村建設施工現場,探尋村級組織和農(nong) 民工匠承接農(nong) 村小型工程的實踐探索。
農(nong) 民工匠鄭煜暉——
“簡易項目‘直包到匠’,農(nong) 民能獨立投標承建小型工程了”
弧光閃閃、火花四濺,鄭煜暉手持焊槍,嫻熟地將一根根鋼筋焊接起來。這處位於(yu) 惠來縣隆江鎮邦莊村的工地,建設的是村裏景觀池塘。蜿蜒的步道已具雛形,工人們(men) 正有條不紊地加裝護欄。這項工程的承接人是鄭煜暉,隆江鎮月潭村的一名農(nong) 民工匠。
過去,工程項目主要麵向有資質的施工企業(ye) 招標,像鄭煜暉這樣的個(ge) 體(ti) 工匠無法參與(yu) 投標。然而,農(nong) 村小型工程通常利潤較低,一些施工企業(ye) 競標後往往轉包給個(ge) 體(ti) 工匠施工,出現“有資格的不願做,願做的沒資格”現象。
2017年12月出台的《廣東(dong) 省支持村級組織和農(nong) 民工匠承接農(nong) 村小型工程項目指導意見》提出,凡使用政府性資金建設單項100萬(wan) 元以下的土建工程、50萬(wan) 元以下的貨物采購及購買(mai) 服務項目(集中采購機構采購項目除外),技術要求不高、村民能夠自建、受惠對象直接、進村入戶的農(nong) 村小型工程項目,積極推行由村級組織和農(nong) 民工匠帶頭人承接的村民自建方式組織實施。
“簡易項目‘直包到匠’,農(nong) 民能獨立投標承建小型工程了。”鄭煜暉說,新模式打通了中間環節,項目資金直達工地,工程款可直接撥付到農(nong) 民工匠手中,既避免了層層轉包,也便捷了施工方與(yu) 項目發包方之間的溝通。
什麽(me) 人能承接工程?《廣東(dong) 省支持村級組織和農(nong) 民工匠承接農(nong) 村小型工程項目指導意見》明確,“項目實施應優(you) 先選擇本行政村內(nei) 農(nong) 民工匠帶頭人承接。申請承接人員超過實際承接需求時,可綜合考慮經驗能力、民主投票、排隊輪流、隨機抽取、通過農(nong) 村‘三資’監管平台等多種方式公開確定承接方”。
競投項目時,鄭煜暉向邦莊村村委會(hui) 承諾,與(yu) 邦莊村村民共同組建一支施工隊,帶動村民增收。邦莊村村民莊貴彬因此得以在家門口就業(ye) 。
前些年,莊貴彬一直走南闖北幹工程。起初父母幫著帶孩子,3年前母親(qin) 患上高血壓、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病。莊貴彬打算留在家中照顧父母,然而母親(qin) 治病的醫藥費、兩(liang) 個(ge) 正在讀初中孩子的花銷等開支,僅(jin) 靠務農(nong) 收入難以支撐。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謝財順了解到莊貴彬的難處,動員他參加農(nong) 民工匠項目。
“家門口務工,滿意。陪在父母身邊,踏實。”莊貴彬說,參加本村項目施工,步行即可出工,鎮上的項目也不超過半小時車程。農(nong) 民工匠的日工資為(wei) 150元至200元,雖說比在外打工時略少,但省去了租房等支出,他攢下的錢比過去多。更讓莊貴彬欣慰的是,自從(cong) 他回鄉(xiang) 就業(ye) 後,患病的母親(qin) 得到更多照顧,身體(ti) 和精神狀態都有明顯好轉。
惠來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的統計數據顯示,近3年來,全縣已有286個(ge) 行政村推行村級組織和農(nong) 民工匠承接農(nong) 村小型工程,5000多名農(nong) 民工匠參與(yu) 建設,帶動農(nong) 民工增收2630萬(wan) 餘(yu) 元。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謝財順——
“項目建設流程化繁為(wei) 簡,效率高了、成本低了、工期快了、門檻降了”
六角涼亭飛簷淩空,磚石小路曲徑通幽。步入邦莊村文化廣場,路邊花圃鮮花爭(zheng) 豔,綠葉蔥蘢。這座占地5.9畝(mu) 的文化廣場於(yu) 2020年3月6日開工,同年4月14日竣工,工期較同等規模項目縮短一半以上,工程成本節約三成以上。
鄉(xiang) 村建設跑出“加速度”,得益於(yu) “放管服”改革。謝財順說,村級工程投資普遍不超過百萬(wan) 元,審批流程長期以來則與(yu) 大額項目一樣,從(cong) 設計、圖審、編製預算到財審、立項、招投標,有17個(ge) 環節,單是立項申請一個(ge) 環節就需15天左右。
2020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聯合印發的《關(guan) 於(yu) 村莊建設項目施行簡易審批的指導意見》指出,對於(yu) 按照固定資產(chan) 投資管理的小型村莊建設項目施行簡易審批,優(you) 化審批程序,簡化報批內(nei) 容,改進審批方式,有利於(yu) 提高審批實效,節省報批成本,加快項目推進實施,有利於(yu) 推動生態宜居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要求“優(you) 化項目實施流程”。
惠來縣以推行村級組織和農(nong) 民工匠承接農(nong) 村小型工程為(wei) 契機,按照“以村為(wei) 主,鄉(xiang) 鎮審批,縣級備案”原則,將農(nong) 村小型工程的審批權限由縣級主管部門下放至鄉(xiang) 鎮,並出台《惠來縣簡化農(nong) 村項目建設流程指導意見》,通過並聯審批、精簡環節、壓縮時限等舉(ju) 措,將原有的17個(ge) 項目建設流程簡化至10個(ge) 。隨著設計、圖審、編製預算、立項、招投標、監理等7項原有流程的優(you) 化整合,設計費、圖審費、招標代理費、監理費等也得到相應減免。
“項目建設流程化繁為(wei) 簡,效率高了、成本低了、工期快了、門檻降了。”謝財順說,自2019年9月試點以來,邦莊村投入各類新農(nong) 村建設資金1400多萬(wan) 元,開展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30多項。
鎮幹部朱秋程——
“鎮村協作重點管,村民監督自主管,第三方機構專(zhuan) 業(ye) 管,項目全程‘曬’在陽光下”
“‘簡’審批程序,不‘減’工程質量,降門檻不降標準。”隆江鎮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辦公室主任朱秋程從(cong) 文件櫃中取出一遝材料攤在桌上——這是邦莊村文化廣場建設期間的台賬資料,對每道工藝、每項數據、每筆支出,項目建設理事會(hui) 都工工整整記錄在案。
“公開招標、暗標競投、現場開標,為(wei) 農(nong) 村小型工程匹配最佳施工承攬人。”朱秋程說,《惠來縣簡化農(nong) 村項目建設流程指導意見》提出,以競標形式公平公正確定施工方,並簽訂施工合同。為(wei) 防止惡意低價(jia) 競標損害工程質量,鎮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辦公室根據項目核算情況預估指導價(jia) ,安排專(zhuan) 人持續跟進開標、定標等關(guan) 鍵節點,將監督嵌入招投標全過程。
記者逐頁翻閱台賬資料,幾個(ge) 簽名反複出現:村民小組長莊龍城、老支書(shu) 莊大美、村委會(hui) 報賬員林漢鬆……朱秋程常年與(yu) 這幾名村民打交道,他們(men) 都有一個(ge) 共同的身份:邦莊村項目建設理事會(hui) 成員。按要求,農(nong) 民工匠的施工日誌由項目建設理事會(hui) 成員審核簽字後,方能提交鎮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辦公室備案。
《惠來縣簡化農(nong) 村項目建設流程指導意見》提出,各村成立項目建設理事會(hui) ,由新農(nong) 村建設谘詢委員會(hui) 、鄉(xiang) 賢委員會(hui) 以及村內(nei) 老工匠等人員組成,作為(wei) 項目建設主體(ti) ,負責施工組織、材料采購、財務管理、質量監管等。
“我們(men) 既是自己家園的建設者,更是受益者。”項目建設期間,莊龍城幾乎每天都到工地上轉一轉。在檢查工程質量時,根據項目進度和施工承攬人提出的需求及時購置材料。惠來縣試點實施農(nong) 民工匠承接農(nong) 村小型工程後,提倡由項目建設主體(ti) 自行采購施工材料。
那陣子,莊龍城和林漢鬆揣著購置單,隔三差五就往建材市場跑,選購時精打細算,下單前貨比三家,兩(liang) 人達成一致後才可簽字訂貨。項目建設理事會(hui) 還就地取材,利用舊村改造時拆下的廢棄石料砌築地基,節約了建設成本。據惠來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統計,推廣實施建設主體(ti) 自行采購施工材料後,單項工程平均成本下降約30%。
“工程透明,民心敞亮。”朱秋程說,經鎮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辦公室審核後,項目建設理事會(hui) 定期將財務清單張貼在村布告欄公示,各項支出一目了然。“比自家蓋房算得還清楚。”村民林海文看後豎起大拇指。
修葺一新的文化廣場竣工落成了,鄭煜暉要拿到尾款,還得通過嚴(yan) 格的質量驗收。
“把專(zhuan) 業(ye) 的事交給專(zhuan) 業(ye) 的人辦。”朱秋程說,驗收前一天,隆江鎮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辦公室從(cong) 納入工程驗收資質庫的企業(ye) 中抽簽,確定由四川振鴻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揭陽分公司對邦莊村文化廣場工程實施驗收。次日,驗收員胡株立攜帶便攜式鑽孔設備準時趕赴現場,首先隨機打孔抽芯取樣,測試混凝土厚度,隨後通過回彈儀(yi) 檢測混凝土質量,最後借助定位係統測量工程長度是否與(yu) 圖紙吻合。其間,鎮政府驗收工作組成員與(yu) 村項目建設理事會(hui) 成員全程在場。
“鎮村協作重點管,村民監督自主管,第三方機構專(zhuan) 業(ye) 管,項目全程‘曬’在陽光下。”朱秋程介紹,目前隆江鎮農(nong) 民工匠承建農(nong) 村小型工程的一次性驗收通過率達95%以上。
項目建設理事會(hui) 成員莊龍城——
“建成有人護、維修有人管、責任有人擔,農(nong) 民工匠就地轉化為(wei) 管護員”
驟雨初霽,莊貴彬拎上一把鐵鍬匆匆出門。村文化廣場的綠化帶新栽種了一批樹苗,暴雨易造成苗木倒伏和淤泥外溢,莊貴彬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巡檢清理,並將樹苗倒伏情況拍照傳(chuan) 給莊龍城,由項目建設理事會(hui) 安排補栽事宜。自竣工之日起,莊貴彬就被項目建設理事會(hui) 確定為(wei) 管護員,守護著自己一磚一瓦建起的村文化廣場。
“三分建七分管,村民建設村民管。”莊龍城說,過去村裏的工程包給外地施工隊,竣工後難免留下管護空白。一些項目雖與(yu) 施工方簽訂了維修協議,但報修程序繁瑣、維修周期較長。而村裏缺乏專(zhuan) 業(ye) 的管護隊伍,長效管護措施不完善,製約了農(nong) 村公共基礎設施長效運行。
《鄉(xiang) 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提出,“統籌推進農(nong) 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與(yu) 管護,健全建管用相結合的長效機製,確保鄉(xiang) 村建設項目長期穩定發揮效用,防止重建輕管、重建輕用”。《廣東(dong) 省支持村級組織和農(nong) 民工匠承接農(nong) 村小型工程項目指導意見》提出,“針對不同類型的農(nong) 村小型工程項目,明確項目的所有權、使用權、管護主體(ti) 和管護責任”。
“建成有人護、維修有人管、責任有人擔,農(nong) 民工匠就地轉化為(wei) 管護員。”莊龍城說,項目建設理事會(hui) 按照就近原則,聘請農(nong) 民工匠作為(wei) 其參建的農(nong) 村小型工程管護員,明確管護的範圍、標準和責任。管護員雖是無薪誌願崗位,但項目建設理事會(hui) 根據日常管護情況,優(you) 先推薦表現優(you) 異的農(nong) 民工匠參與(yu) 新開建的農(nong) 村小型工程。
“質量立得住,口碑才能叫得響。”莊貴彬說,鄉(xiang) 村是個(ge) 熟人社會(hui) ,農(nong) 民工匠把村裏的工程建設好、維護好,鄉(xiang) 親(qin) 們(men) 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迄今,莊貴彬相繼參建了22個(ge) 農(nong) 村小型工程,周邊村民知道莊貴彬幹活認真、責任心強,請他幫忙建房子的老鄉(xiang) 也越來越多。目前,惠來縣286個(ge) 實施農(nong) 民工匠建設模式的行政村全部因地製宜建立了農(nong) 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機製。
市住建局幹部陳錫群——
“以培訓促提升,以管理促規範,又好又快地建設一批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實的農(nong) 村小型工程”
左手執一柄鐵鏟勾勒紋路,右手握一支毛刷塑形修邊,莊貴彬在新澆築的混凝土圍欄上輕描細刻,為(wei) 單調的水泥圍欄繪上了樹木肌理,噴塗褐色油漆後更顯惟妙惟肖。
“仿木紋混凝土欄杆施工難度較大,鄉(xiang) 村建築工匠培訓班特地安排了兩(liang) 名專(zhuan) 業(ye) 老師分段講解。”莊貴彬去年8月參加了揭陽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舉(ju) 辦的鄉(xiang) 村建築工匠培訓班後,施工手藝明顯提升。
揭陽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建築市場管理科科長陳錫群說,過去農(nong) 村自建房屋,親(qin) 幫親(qin) 、鄰幫鄰,施工技藝往往由老一輩人相傳(chuan) ,標準很難統一。揭陽市探索實施農(nong) 民工匠承接農(nong) 村小型工程以來,先後舉(ju) 辦3期鄉(xiang) 村建築工匠培訓班,通過專(zhuan) 題講座、案例教學等方式開展集中授課,累計培訓農(nong) 民工匠480人。
“培訓幹貨多,我們(men) 學習(xi) 收獲大,施工時更有底氣了。”說著,莊貴彬給記者遞過來一本標滿筆記的《鄉(xiang) 村建築工匠培訓教材》。這本由廣東(dong) 省建設教育協會(hui) 組織編寫(xie) 的教材,既係統介紹了建築構造、識圖等基礎知識,也分步驟講解了砌築、抹灰、鑲貼等實操流程。揭陽市建設執業(ye) 資格培訓中心教師結合教材錄製了施工實操視頻,方便農(nong) 民工匠快速掌握技術要領。
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2018年9月印發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村莊建設規劃工作的通知》提出,培養(yang) 一批熟知鄉(xiang) 村、技術過硬、村民認可的鄉(xiang) 村工匠,探索建立鄉(xiang) 村工匠的培訓、認定和管理機製。廣東(dong) 省人社廳、住建廳2019年3月印發的《關(guan) 於(yu) 鄉(xiang) 村工匠培訓和評價(jia) 的試行辦法》提出,通過加強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職業(ye) 技能培訓,推動鄉(xiang) 村工匠隊伍提高素質,培養(yang) 具備建築工程要求、服務鄉(xiang) 村的建築管理和施工人員,切實保障鄉(xiang) 村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為(wei) 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li) 鄉(xiang) 村提供人才支撐。
“培訓含金量高,我們(men) 農(nong) 民工匠有幹頭更有奔頭。”莊貴彬說,他打算通過參加培訓進一步積累經驗,將來能像鄭煜暉那樣在農(nong) 村小型工程招標中承攬項目。
“住建部門將持續以培訓促提升,以管理促規範,又好又快地建設一批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實的農(nong) 村小型工程。”陳錫群介紹,2020年揭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縱深推進涉農(nong) 資金統籌整合改革,推廣新農(nong) 村建設“農(nong) 民工匠”模式。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關(guan) 鍵在人。”惠來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洪楚雄說,將在試點經驗基礎上進一步引導村級組織自建農(nong) 村小型工程,在項目篩選上圍繞“精和易”、在主體(ti) 選擇上優(you) 先“能和巧”、在流程設計上突出“簡和實”、在資金使用上遵循“省和慎”,讓農(nong) 民不僅(jin) 成為(wei) 公共基礎設施的受益者,也成為(wei) 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參與(yu) 者。(本報記者 吳 冰 李 剛 薑曉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