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經濟”推動消費複蘇
7月盛夏,傍晚夜色漸濃,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人民廣場南路的特色美食街也越來越熱鬧。
位於(yu) 特色美食街中間位置,城關(guan) 鎮居民趙月英正在售賣烤麵筋。“我每天上午準備食材,忙活到晚上6點半擺攤,到11點左右收攤。”趙月英說,她每天晚上出攤5個(ge) 小時左右,能賣出去七八百串烤麵筋。雖然苦點累點,但是收入還不錯,“比俺孩子上班的工資還要高哩。”
疫情常態化防控下,如何促進消費,繁榮經濟?今年6月份,太康縣委、縣政府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並結合城區布局和居民群眾(zhong) 需求等情況,圍繞吃、購、娛等夜間消費活動,先後在縣前街西段、廣場東(dong) 路和商貿新街,以及全縣各鄉(xiang) 鎮著力建設一批特色美食街和小商品夜市廣場。
“每個(ge) 夜市廣場麵積都達到3000平方米以上,全縣25個(ge) 夜市廣場可容納2000個(ge) 左右攤販開展各類經營,每晚6點到11點開放,可極大滿足攤主夜間經營需求。”太康縣城市管理局城建監察大隊中隊長黃凱說。
重啟夜間經濟,避免不了出現人群集聚,無形中會(hui) 增大疫情防控風險,帶來一係列環境衛生、食品安全、交通、噪聲擾民等民生問題,給城市和鄉(xiang) 村治理帶來新難題。如何最大限度避免這些問題?太康縣未雨綢繆,針對夜經濟製定出應急預案,對進入市場人員落實“掃碼測溫戴口罩”,嚴(yan) 格控製市場內(nei) 人流量,時刻提醒顧客購物時與(yu) 他人保持距離,購物即選即走等。
同時,太康縣商務局、市場監管局、城市管理局、公安局和各鄉(xiang) 鎮黨(dang) 委政府等按照疫情防控常態化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要求部署,對夜市廣場進行亮化,完善夜間交通、安全、環境、經營等配套措施,每天選派值班人員到夜市駐點服務,開展治安巡邏、調解消費糾紛、疏導交通、清理垃圾,引導商戶和群眾(zhong) 文明經營、文明消費,形成“熱鬧不吵鬧,利民不擾民”的良好氛圍,不斷提高夜間消費的便利度和活躍度。
由於(yu) 夜市消費方便實惠,太康夜經濟一開始便迅速得到廣大居民、企業(ye) 和商戶的青睞。40多歲的居民錢高中此前在符草樓鎮開了一家飯店,受疫情影響,生意一直不溫不火。聽說鎮裏準備開夜市廣場,他把握住時機,在夜市上選了一個(ge) 攤位,賣牛羊肉燒烤。“收益不錯,現在每晚營業(ye) 收入都有近萬(wan) 元呢。”錢高中說。
晚上9點,記者來到太康縣廣場東(dong) 路——小商品夜市廣場,隻見道路兩(liang) 側(ce) 擺滿各色各樣的商品,衣服、玩具、書(shu) 籍、寵物、日用品、花卉盆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每到傍晚,消費者就開始湧入這裏,叫賣聲此起彼伏,熱鬧是每晚的常態,逢節假日更勝一籌。”看著眼前熱鬧的夜市場景,太康縣商務局局長李然增說。
太康縣商務局數據顯示,小商品夜市廣場商戶達300餘(yu) 家,平均每晚一家商戶的營業(ye) 額在300元以上。開放夜市既增加了商戶收入,又點燃了時尚夜生活,成為(wei) 居民下班後娛樂(le) 休閑的好去處。城關(guan) 鎮居民魯雪說,白天工作忙碌沒時間陪家人逛街買(mai) 東(dong) 西,晚上吃完飯沒事,又涼快,她就和家裏人一起來夜市逛逛,順便挑一些商品買(mai) 回家。“即使不買(mai) ,走走也很愜意。”說起城鄉(xiang) 夜經濟的便利和好處,魯雪讚不絕口。
近2個(ge) 月來,太康夜市廣場上2000多家商戶實現銷售額1.1億(yi) 元,同比3月份至5月份,夜間消費增速達300%,比白天高出近27個(ge) 百分點。 (經濟日報記者 夏先清 楊子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