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深圳寶安區累計建成科技桃花源88家 創新孵化平台綻放科技之花

發布時間:2022-08-03 10:25:00來源: 經濟日報

  日前,記者走進位於(yu) 深圳寶安區鐵崗水庫旁的桃花源科技創新園,一個(ge) 巨型機器人映入眼簾。“這是我們(men) 利用報廢汽車及其他電子配件搭建而成的,旨在傳(chuan) 遞資源循環利用的綠色環保理念。”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坤說。

  2002年4月份,格林美入駐桃花源科技創新園,先後突破廢舊電池、電子廢棄物、報廢汽車、鎳鈷鎢稀有金屬廢物、動力電池循環利用、三元動力電池前驅體(ti) “芯”材製造等關(guan) 鍵技術,已成長為(wei) 全球廢物再生行業(ye) 的領軍(jun) 企業(ye) ,在國內(nei) 11個(ge) 省份建成16個(ge) 廢物循環與(yu) 新能源材料園區。

  多年來,作為(wei) 寶安區的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園區,桃花源科技創新園相繼孵化出格林美、華測檢測等6家上市企業(ye) ,引進了華圖測控、恒運昌等一大批技術領先企業(ye) ,累計孵化企業(ye) 358家、孵化項目723項,產(chan) 出專(zhuan) 利5500餘(yu) 件,參與(yu) 製定國家及行業(ye) 標準192個(ge) ,涉及電子信息、光機電、新材料、生物工程、醫療器械等多個(ge) 國際前沿領域。

  自2001年11月3日第一家科技企業(ye) 入駐桃花源科技創新園以來,園區迅速發展成為(wei) 集科技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檢測、科技人員創業(ye) 、軟件開發應用、科技交流和培訓於(yu) 一體(ti) 的科技企業(ye) 孵化平台,並於(yu) 2006年被認定為(wei) 國家級孵化器。如今,依托桃花源科技創新園的成熟模式和經驗,寶安區沿著建設世界級先進製造業(ye) 高地的發展目標,加快打造集“眾(zhong) 創空間—科技企業(ye) 孵化器—科技產(chan) 業(ye) 園”於(yu) 一體(ti) 的“科技桃花源”創新載體(ti) 體(ti) 係。截至目前,發軔於(yu) 桃花源科技創新園的寶安區,由1個(ge) 桃花源科技創新園相繼建成88家“科技桃花源”,為(wei) 8000多家企業(ye) 提供產(chan) 業(ye) 空間860多萬(wan) 平方米,其中國家級孵化器17家,總量居深圳市第一位。

  近年來,寶安區陸續出台《關(guan) 於(yu) 促進科技桃花源升級發展的實施辦法》《關(guan) 於(yu) 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關(guan) 於(yu) 促進先進製造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等相關(guan) 政策文件,不斷完善科技創新載體(ti) 建設、提升服務水平,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杠杆作用,對國家、省、市級科技企業(ye) 孵化器和眾(zhong) 創空間給予相應的配套獎勵,充分激活產(chan) 業(ye) 發展動能,引導高新技術企業(ye) 向“科技桃花源”集聚發展。

  為(wei) 提升“科技桃花源”的服務水平,寶安區在“桃花源”園區培育認定過程中,將運營管理團隊作為(wei) 一個(ge) 重要衡量指標,持續強化園區運營團隊建設與(yu) 人員培訓,提升園區專(zhuan) 業(ye) 運營軟實力;同時,積極引導園區與(yu) 科技服務機構、產(chan) 業(ye) 技術聯盟、行業(ye) 協會(hui) 等加強合作,整合專(zhuan) 業(ye) 力量,推進園區公共創新平台、科技金融服務等落地,提升園區科技服務軟實力。2021年,園區共幫助439家科技企業(ye) 達成供需對接意向,100多家科技企業(ye) 獲得一對一服務,幫助科技企業(ye) 破解發展難題。2021年初,“桃空間”園區服務係統正式上線,實現“科技桃花源”園區信息數據的動態更新收集與(yu) 分析,可為(wei) 企業(ye) 提供更精準的分級服務。

  得益於(yu) “科技桃花源”的集聚效應,寶安區科技創新引領力日益增強,逐步實現從(cong) 製造大區向智造強區轉變。2021年,寶安區規上工業(ye) 產(chan) 值近83.2%是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增加值對規上工業(ye) 增長貢獻率達78.4%。目前,寶安區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e) 總量達6759家,總量居廣東(dong) 省第一位、全國第二位,其中包括10家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52家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252家省級“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國家級、省級“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數量均居深圳市第一位;科技中小企業(ye) 總量達7201家,約占深圳市三分之一,連續3年總量居深圳市第一位;寶安區專(zhuan) 利授權數總量達63489件,約占深圳市的四分之一,在深圳市排名第一位。

  “寶安區正通過空間秩序重構、片區交通改善、配套服務提升、產(chan) 業(ye) 空間挖潛,重構1平方公裏的桃花源科技創新生態園,立足連片空間釋放重構,發揮山、水、湖等生態特色,用3年左右時間打造引領未來、全國示範五星級總部驛站和最美產(chan) 業(ye) 會(hui) 客廳。”寶安區科技創新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副局長王大勇說。(經濟日報記者 楊陽騰)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