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甘肅岷縣:打通“川河經濟”動脈 唱響鄉村振興“強音”

發布時間:2022-08-03 10:31:00來源: 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岷縣位於(yu) 甘肅省定西市南部,是黃河上遊洮河流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重點縣。近年來,岷縣緊緊圍繞貫徹落實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精神與(yu) 《規劃綱要》,立足自然資源優(you) 勢、交通區位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基礎優(you) 勢,打破區域間存在的發展壁壘,暢通資源要素流動,以善治富民為(wei) 落腳點,培育各鄉(xiang) 鎮新的增長極,以“龍頭企業(ye) ”“領頭產(chan) 業(ye) ”帶動地域發展,形成互聯互通,優(you) 質高效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川河經濟逐步成為(wei)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走廊”。

  盛夏時節,走進位於(yu) 維新鎮的岷縣洮水源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種植基地,300畝(mu) 西蘭(lan) 花、甘藍、萵筍等各類高原夏菜沐浴陽光之下、鬱鬱蔥蔥,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合作社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是他們(men) 第一次試種高原夏菜,得益於(yu) 良好的自然條件,各類蔬菜長勢良好,眼瞅著就能上市了。

  “政府一畝(mu) 地獎補1000元,我今年種了300畝(mu) ,獎補30萬(wan) 元,在人工、化肥、種子方麵采購都能有些補貼,我們(men) 以後肯定把這個(ge) 產(chan) 業(ye) 越做越好。”岷縣洮水源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盧鵬軍(jun) 滿臉歡喜地說。

  2022年,岷縣在維新鎮馬蓮灘村投資1714萬(wan) 元,開展“魯甘黃河經濟帶智慧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維新鎮建設項目”,新建現代農(nong) 業(ye) 蔬菜產(chan) 業(ye) 基地一個(ge) ,總用地麵積201.17畝(mu) ,由山東(dong) 壽光蔬菜產(chan) 業(ye) 集團承建及運營。產(chan) 業(ye) 園建成後,預計每日用工量50人左右,每人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每人每年預計收入3.6萬(wan) 元。同時在清水鎮建設高原夏菜新品種引進及種苗集約化繁育基地1個(ge) ,年繁育種苗500萬(wan) 株,有效解決(jue) 新品種種苗引進的難題。

  “川河經濟帶的9個(ge) 鄉(xiang) 鎮,蔬菜種植產(chan) 業(ye) 主要集中在洮河沿岸川壩地帶。今年共種植蔬菜6300畝(mu) ,其中在十裏、西寨、梅川、西江、維新等5個(ge) 鄉(xiang) 鎮建設相對集中連片的高原夏菜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1520畝(mu) ,設施栽培蔬菜276畝(mu) ,其中日光溫室種植蔬菜198畝(mu) 、塑料大棚種植蔬菜78畝(mu) 。”岷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負責人說。

  每年的清明穀雨之交,正是岷縣中藥材種苗移栽、土地育肥的最佳時期。在梅川供銷社,記者見到了方家山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閔張合,他正帶著村上的農(nong) 戶領取政府免費發放的生物菌肥。說起中藥材種植,閔張合自信地說:“我們(men) 刨出來的藥苗因為(wei) 質量好、品相好,不用上市場,外地客商就到田間地頭和農(nong) 戶家中收購,群眾(zhong) 的信心也高,價(jia) 錢也高,收入也好!”

  這幾天,入駐梅川鎮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孵化園的11家企業(ye) 通過政府出資、企業(ye) 自籌的方式,購置的新設備即將到位,先進的生產(chan) 流水線隨之建成,企業(ye) 再一次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岷縣梅川鎮鵬傑中藥材銷售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科平告訴記者,“政府出資幫助合作社建成了冷庫,還購進了先進的設備,擴大了生產(chan) ,不僅(jin) 能實現更多人就業(ye) ,每年銷售額也增加到了一千二百多萬(wan) 。”昔日的小作坊搬進了現代化的產(chan) 業(ye) 園,口口相傳(chuan) 的製作技藝同樣有了標準化的生產(chan) 方式。

  目前,岷縣川河經濟帶上的9個(ge) 鄉(xiang) 鎮,基本形成了以山區和半山區為(wei) 核心的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種植和以川區為(wei) 核心的中藥材飲片加工生產(chan) 格局。一批當歸、黃芪、黨(dang) 參綠色標準化種植規範綠色生產(chan) 村沿洮河均勻分布。

  清水鎮宏祥合作社、十裏鎮康泰合作社、西江鎮神農(nong) 合作社等重點的飲片加工主體(ti) 和西川產(chan) 城融合產(chan) 業(ye) 園、梅川中醫藥產(chan) 業(ye) 園兩(liang) 個(ge) 產(chan) 業(ye) 園蓬勃發展。9個(ge) 鄉(xiang) 鎮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種植麵積達30.44萬(wan) 畝(mu) ,占全縣中藥材種植總麵積的50%,年產(chan) 量達7萬(wan) 噸以上,產(chan) 值達25億(yi) 元。構建了龍頭企業(ye) 闖市場、合作社帶農(nong) 戶的抱團發展模式,年加工中藥材飲片2.6萬(wan) 噸以上,年產(chan) 值達10億(yi) 元以上。

  盛夏是岷州大地最溫潤的季節,人如海,歌如潮。一聲聲高亢的“洮岷花兒(er) ”,拉開了全縣各鄉(xiang) 鎮文化旅遊節的帷幕。

  “賞銅鋁精品,品洮河美酒。”岷縣清水鎮第一屆鄉(xiang) 村旅遊節在天泉山開幕。清水鎮還以此次鄉(xiang) 村旅遊節為(wei) 契機,整合山水資源和人文資源優(you) 勢,大力發展短線遊、周末遊,不斷發掘境內(nei) 旅遊產(chan) 品附加值,宣傳(chuan) 推介文化旅遊品牌,促進旅遊、文化、商貿深度融合,拉動鄉(xiang) 村旅遊消費、帶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擴大文化旅遊品牌影響力,全力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xiang) 音鄉(xiang) 愁、記得住紅色曆史”的鄉(xiang) 村旅遊新模式,給鄉(xiang) 村旅遊注入靈魂,讓鄉(xiang) 村旅遊越來越有生命力。

  今年以來,岷縣不斷激活川河經濟帶9個(ge) 鄉(xiang) 鎮的文化旅遊資源,激活“紅”“綠”雙色旅遊業(ye) 態,在西南片區構建起以長征紅色旅遊為(wei) 核心、多種旅遊資源形式為(wei) 補充的紅色文化旅遊區。目前,規劃紅色旅遊景區和生態旅遊景區精品線路2條,實施總投資2400萬(wan) 元的景區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個(ge) ,建成省級鄉(xiang) 村旅遊示範村3個(ge) 。今年第一季度,累計接待遊客達54.9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156.3%,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7億(yi) 元,同比增長165%。

  從(cong) 航拍鏡頭俯瞰,閃亮的洮河像一條銀色的飄帶將沿岸的鄉(xiang) 鎮一一串聯,串點成線,以線帶麵。岷縣通過充分發揮川河產(chan) 業(ye) 融合的平台、基礎互聯互通的紐帶、公共服務供給的動脈、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支點、改革創新交流的窗口、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加快一二三產(chan) 快速融合,變經濟窪地為(wei) 產(chan) 業(ye) 高地,打造了強縣域經濟發展“樣板”。

  在“一核三帶”“川河經濟帶”新理念、新格局的指引下,古老的洮河再次用一河清水潤澤了兩(liang) 岸百姓。水從(cong) 這裏出發,山水環抱中,每個(ge) 鎮村都以自建特有的韻律,譜就出一曲昂揚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歌。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