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織網江河 治水惠民(一線調研)

發布時間:2022-08-09 10:20:00來源: 人民日報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開工,國家水網加快建設

  織網江河 治水惠民(一線調研)

  本報記者 王 浩 尹曉宇

  核心閱讀

  近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正式開工。作為(wei) 70多年治淮曆史上投資最大的防洪單項工程,該工程將進一步提升淮河入海能力,充分發揮防洪、航運、生態等功能。

  今年以來,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相繼開工,水利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全麵推進,國家水網建設按下了加速鍵。

  “走千走萬(wan) ,不如淮河兩(liang) 岸”。出桐柏、行江淮、臨(lin) 黃海,流經河南、湖北、安徽、江蘇的淮河,兩(liang) 岸良田延綿。

  淮河是新中國第一條全麵係統治理的大河。從(cong) 無路入海、水係紊亂(luan) 到蓄泄兼籌、疏通出路,治淮久久為(wei) 功。7月30日,治淮迎來新節點——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正式開工。據介紹,工程總投資約438億(yi) 元,是70多年治淮曆史上投資最大的防洪單項工程。

  今年以來,一批重大水利工程重要節點接連實現,水利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全麵推進,國家水網建設也按下了加速鍵。水利部數據顯示,今年1—6月,全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4449億(yi) 元,同比增加59.5%。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將會(hui) 帶來哪些效益?國家水網建設取得了哪些進展?

  補短板、攻難題、織水網

  淮河之難,難在入海。“受曆史上的黃河奪淮影響,中遊河水流至洪澤湖後,或借道長江入海,或通過蘇北灌溉總渠、分淮入沂水道等入海,尾閭不暢。”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hui) 規劃計劃處處長吳貴勤介紹。

  獨特河勢水勢,為(wei) 治淮帶來諸多挑戰。“河道‘兩(liang) 頭翹、中間窪’,每遇流域強降雨,上遊山區河流源短流急,中遊在江淮平原緩行,下遊洪澤湖出湖不暢、入海泄洪能力不足。來水快、行洪慢,洪澇災害多發。”吳貴勤說。

  多年來,圍繞疏通入海水道,一係列治淮骨幹工程加快推進——2003年入海水道一期工程建成後,在防禦淮河流域洪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與(yu) 此同時,洪澤湖防洪標準有待提升,蓄滯洪區啟用較為(wei) 頻繁,淮河洪水入海出路需要進一步擴展。”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副司長喬(qiao) 建華介紹。

  挖寬挖深河道、培高加固堤防、擴建控製樞紐——二期工程使入海水道設計行洪流量由227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7000立方米每秒,可進一步提高洪澤湖的洪水調蓄能力,加快淮河中遊洪水下泄,有力保障淮河流域2000多萬(wan) 人口、3000多萬(wan) 畝(mu) 耕地防洪安全。

  讓千裏淮河直達入海,二期工程在建設技術方麵有哪些突破?

  麵對密集水網,擴建“水上立交橋”。在淮安水利樞紐處,京杭大運河與(yu) 入海水道相交。渡槽飛架,運河在上,往來船隻如梭。涵洞密排,入海水道從(cong) 下流過。“二期工程將拓寬入海水道,通過多個(ge) 方案比對,我們(men) 先開建導航河道,確保運河不斷航,工期結束再恢複原有河道。”中水淮河規劃設計研究有限公司規劃一處處長張學軍(jun) 介紹。

  針對淤土地質,攻克沉降變形難題。全長162.3公裏的入海水道中,有1/3是淤土段。“淤土厚度最大達34米,穩固性差。通過專(zhuan) 題研究,工程采用‘土堤+擋浪牆’、控製填土速率法等解決(jue) 這一挑戰。”張學軍(jun) 說。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是國家水網建設的一個(ge) 縮影。今年以來,重大水利工程應開盡開,在江河湖庫水係間,聯網補網強鏈。今年上半年,新開工水利項目達1.4萬(wan) 個(ge) ,其中,投資規模超過1億(yi) 元的項目有750個(ge) 。

  “‘國家水網’寫(xie) 入了‘十四五’規劃綱要,水利部門統籌謀劃、科學布局,著力構建‘係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國家水網。”喬(qiao) 建華說。

  國家水網什麽(me) 樣?水利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加快實施重大引調水工程,構建國家水網之“綱”;加快構建配套銜接的區域水資源配置工程體(ti) 係等,織密國家水網之“目”;充分挖掘現有調蓄工程供水潛力、加快重點水源工程建設等,打牢國家水網之“結”。

  調枯豐(feng) 、灌良田、護安瀾

  國家水網為(wei) 何而建?

  從(cong) 空間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區,水資源量占全國81%;長江流域以北的地區,水資源量隻有19%。從(cong) 時間上看,我國一年中六至七成的降水集中在汛期三四個(ge) 月內(nei) 。“解決(jue) 夏汛冬枯、北缺南豐(feng) 的水資源分布不均問題,建設國家水網勢在必行。”喬(qiao) 建華介紹。

  穹頂環籠青青草原,綽爾河、西遼河宛如兩(liang) 條平行玉帶,一南一北,蜿蜒流淌。

  綽爾河上,48米高的大壩正拔地而起——建設中的文得根水庫,是引綽濟遼工程的“大水缸”。“澆築混凝土、安裝鋼筋,我們(men) 全力向著9月份下閘蓄水的節點衝(chong) 刺。”中國水電十五局引綽濟遼文得根水利樞紐工程施工項目部生產(chan) 副經理徐二虎介紹。

  引綽濟遼工程全長390多公裏,通過輸水管道、隧洞、暗涵、倒虹吸等,讓綽爾河和西遼河在草原“牽手”。“工程建成後多年平均引水量可達4.54億(yi) 立方米,能為(wei) 9個(ge) 旗縣市區和11個(ge) 工業(ye) 園區供水。”內(nei) 蒙古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總經理錫林說。

  一張張水網,科學配置水資源,將充分發揮供水、灌溉、防洪、生態修複等綜合效益。

  “過去一到用水高峰期,時不時會(hui) 接到停水通知;即便是有水,也需要二次加壓。”安徽省亳州市居民張敏說。亳州人均水資源量為(wei) 487立方米,不到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1/4。

  引江濟淮工程,讓長江水翻越分水嶺,與(yu) 淮河相連,幫皖豫兩(liang) 省15個(ge) 市55個(ge) 縣(市、區)“解渴”。目前引江濟淮亳州市應急供水工程率先完成並實現通水,亳州70多萬(wan) 人的缺水問題得到有效解決(jue) 。

  水網工程,為(wei)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提供水支持。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南木鎮,機械鐵臂破土鑿地,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開工,設計灌溉麵積100.1萬(wan) 畝(mu) 。建成後,西江水可澆灌桂中的糧食和糖料生產(chan) 基地。

  “水資源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控製性要素,水的承載空間決(jue) 定了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空間。國家水網的建設,目的就是破解水資源稟賦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布局不相匹配的矛盾。”水利部水規總院副院長李原園說。

  國家水網,溝通南北,調劑餘(yu) 缺。水利部印發的《關(guan) 於(yu) 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建設一批國家水網骨幹工程,有序實施省市縣水網建設,著力補齊水資源配置、城鄉(xiang) 供水、防洪排澇、水生態保護、水網智慧化等短板和薄弱環節,水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其中建成一批重大引調水和重點水源工程,新增供水能力290億(yi) 立方米;城鄉(xiang) 供水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農(nong) 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8%;大中型灌區灌排骨幹工程體(ti) 係逐步完善,新增、恢複有效灌溉麵積1500萬(wan) 畝(mu) 。

  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

  國家水網怎麽(me) 建?

  “建設國家水網重大工程,遵循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重大水利工程論證原則,科學推進規劃建設。”喬(qiao) 建華介紹。

  “就拿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來說,在前期論證階段,相關(guan) 部門和單位圍繞入湖洪水分析、規模論證、立交地涵設計等難點,展開充分論證。從(cong) 2012年開始,可研報告經曆4輪主管部門審查和多次修改,得以批複。”吳貴勤介紹。

  “二期工程建設,是治理淮河的急迫需要。”江蘇省水利廳廳長陳傑介紹,“二期工程建設後,可保護洪澤湖大堤保護區2.7萬(wan) 平方公裏土地、10多座大中型城市防洪安全;可通過適當浚深、改擴建沿線樞紐和跨河橋梁,滿足Ⅱ級航道通航要求,為(wei) 提高淮河出海航道等級、增加運輸能力創造條件。”

  建設重大水利工程,更要堅持生態優(you) 先。

  在大藤峽水利樞紐,仿造自然河流的雙魚道置於(yu) 其間,讓魚兒(er) 順暢洄遊;在推進引江補漢工程中,相關(guan) 部門完成了20餘(yu) 次240個(ge) 斷麵(點位)的外業(ye) 環境監測、生態調查以及現場查勘複核工作……“重大水利工程從(cong) 規劃選址到建設運行,堅持避讓生態保護紅線,明確生態流量下泄要求,盡量避免或減小對生態的不利影響,並在項目可研階段,嚴(yan) 格開展環境影響評價(jia) 。”喬(qiao) 建華說。

  此外,國家水網重大工程的產(chan) 業(ye) 鏈條長、吸納投資大、帶動就業(ye) 多,對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發揮著重要作用。上半年水利建設累計吸納就業(ye) 人數130萬(wan) 人,為(wei) 穩增長、保就業(ye) 提供了有力支撐。

  “水利部建立了縱橫貫通的工作推進機製,形成合力。”喬(qiao) 建華介紹,在縱向推進方麵,逐項細化工程用地預審、項目環評、可研批複、開工時間等全鏈條關(guan) 鍵節點,設立時間表、路線圖;在橫向協同機製方麵,與(yu) 國家發改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建立會(hui) 商機製,及時跟蹤前置要件辦理。

  據介紹,今年水利部將重點推進引江濟淮、雲(yun) 南滇中引水、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湖南犬木塘水庫、貴州鳳山水庫等重大水資源配置和重點水源工程建設等。目前,重大水利工程已經開工25項,投資規模2261億(yi) 元,為(wei) 曆年同期開工數量最多、投資規模最大,充分發揮了水利有效投資對拉動經濟增長、增加就業(ye) 崗位、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麵的重要作用。

  ■延伸閱讀

  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提速

  目前,重大水利工程累計開工數量達25項,投資規模2261億(yi) 元。水利部加快在建工程實施進度,推進新開項目多開早開,確保完成年度水利建設各項目標任務。

  河北省大陸澤、寧晉泊蓄滯洪區防洪工程與(yu) 安全建設項目:

  項目於(yu) 7月29日開工,是國務院部署實施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總投資33.69億(yi) 元,總工期36個(ge) 月。大陸澤、寧晉泊蓄滯洪區南北長69公裏、東(dong) 西寬39公裏,是河北省第一大蓄滯洪區,全國第三大蓄滯洪區,為(wei) 海河流域的關(guan) 鍵防洪工程,對保護下遊地區和華北油田、鐵路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安徽省長江蕪湖河段整治工程:

  項目於(yu) 6月30日開工,是國務院部署實施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總投資10.9億(yi) 元,工程總工期36個(ge) 月。工程以防洪保安為(wei) 主,並兼顧岸線利用和環境保護等綜合效益。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提升防洪能力,有效改善生態環境,有力促進沿岸地區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湖北蘄春縣蘄水灌區新建擴建工程:

  項目於(yu) 2021年10月開工,是國務院部署實施推進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總投資15.1億(yi) 元,設計灌溉麵積38.67萬(wan) 畝(mu) ,目前正有序推進。項目建成後,將有效有力解決(jue) 蘄春縣農(nong) 業(ye) 灌溉、城鄉(xiang) 生活缺水等問題,提高灌區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增加農(nong) 民收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木蘭(lan) 溪下遊水生態修複與(yu) 治理工程:

  項目於(yu) 5月19日開工,是今年重點推進的55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既統籌考慮水資源高效利用、水生態環境修複,又融合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創新投融資方式,采取市場化運作。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