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看直播陷入情感漩渦,你真的是主播的“家人”嗎?

發布時間:2022-08-09 10:36:00來源: 工人日報

  你真的是主播的“家人”嗎?

  本報記者 張嬙 本報實習(xi) 生 劉振宣

  《工人日報》(2022年08月09日 04版)

  閱讀提示

  消費者在網絡直播中購買(mai) 商品漸成一種生活習(xi) 慣。為(wei) 了利益,一些主播打起了情感牌,利用話術和演繹套路讓粉絲(si) 下單,不少消費者為(wei) 此花了冤枉錢。有專(zhuan) 家指出,直播帶貨亂(luan) 象亟待整治。同時,消費者也應理性下單。

  在快手一個(ge) 百萬(wan) 粉絲(si) 的直播間裏,記者看到了這樣的“激情一幕”——伴隨著動感的音樂(le) 和迷幻的燈光,主播深情地向觀眾(zhong) 喊:“家人們(men) ,這個(ge) 選品團隊所有人都阻止我上架,每多賣一單,我們(men) 虧(kui) 的錢就更多,但給粉絲(si) 家人們(men) 送福利是我們(men) 的夙願。來,上鏈接!”

  網絡世界中,出於(yu) 對主播信任“激情下單”而陷入“情感陷阱”的大有人在,在這種情況下購買(mai) 的產(chan) 品不僅(jin) 未必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而且產(chan) 品出現質量和售後問題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陷入情感漩渦的“家人”

  老李是一名46歲的公司職員,晚上有時會(hui) 在抖音觀看一位700萬(wan) 粉絲(si) 主播的直播,她的直播間裏在線觀眾(zhong) 最多的時候接近百萬(wan) 人。

  據老李介紹,這位主播的直播內(nei) 容很豐(feng) 富,看她和別人打PK令自己熱血澎湃,不停地給她點讚。“有一天晚上和一個(ge) 女主播打PK時,我在她的直播間下單了一份茶葉。她說這是為(wei) 了自己和直播間家人的尊嚴(yan) 而戰,她讓我們(men) 不要刷禮物,隻需要支持刷榜電商的產(chan) 品就好了。”老李說,他當時特別激動,覺得她太不容易了,一定要支持她,茶葉價(jia) 格倒是不貴,隻是收到茶葉後發現全是茶葉梗,根本沒法喝。

  當記者打開老李的抖音購買(mai) 記錄,想查看該產(chan) 品的用戶反饋時,商品頁麵顯示已經失效。

  “其實這樣的情況很多,我們(men) 粉絲(si) 群裏很多人收到貨後都會(hui) 在群裏反饋質量問題,但是根本沒有人理我們(men) ,所以我再也不看她直播了。”老李說。

  由於(yu) 粉絲(si) 們(men) 喜歡看主播之間互相PK,為(wei) 了保持流量數據和直播效益,部分主播會(hui) 選擇“演劇本”來製造話題帶貨,過生日、訂婚,甚至一句話、一件衣服都會(hui) 成為(wei) 他們(men) 炒作的噱頭。

  除了PK主播“家人式”的情感營銷,記者還發現大部分的帶貨直播間都會(hui) 利用音樂(le) 、話術、助播進行情感煽動。一些主播會(hui) 告訴觀眾(zhong) ,這是絕無僅(jin) 有的“機製”,而且所剩庫存不多,一定要馬上下單,借此給觀眾(zhong) 造成購買(mai) 心理上的“危機感”。

  “大品牌給一些主播的‘機製’並不是指專(zhuan) 供某一個(ge) 主播,給所有主播的‘機製’都一樣,消費者一定要會(hui) 甄別主播的話術,不要被牽著鼻子走。”一位電商行業(ye) 的從(cong) 業(ye) 人員說。

  記者在觀看直播時發現,部分主播在銷售產(chan) 品時,所有的商品循環講解完畢後,之前顯示售空的產(chan) 品會(hui) 再次出現在購物車中,而這時博主會(hui) 再次告訴粉絲(si) 這是最後的庫存,一定要馬上下單。這樣的流程反複幾次後,產(chan) 品要麽(me) 真正售空,要麽(me) 還會(hui) 以預售的形式繼續銷售。

  上述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由於(yu) 帶貨直播的時長動輒幾個(ge) 小時,內(nei) 容也相對單一,大部分消費者買(mai) 完後即退出直播間,不會(hui) 長時間觀看。這讓很多消費者一直被蒙在鼓裏,很難發現其中的套路。

  莫讓劣幣驅逐良幣

  楊思宇是一名在抖音擁有10萬(wan) 粉絲(si) 的主播,也是一名經營護膚品公司和品牌的創業(ye) 者,粉絲(si) 們(men) 稱他為(wei) “小草”。

  “以美妝直播為(wei) 例,我們(men) 給主播寄品後,負責任的主播會(hui) 跟我們(men) 交流使用感受、產(chan) 品配方機理、產(chan) 品包材等各種細節,通過重重考核才會(hui) 上直播間。我們(men) 後續還要和主播溝通顧客的反饋,調整自身產(chan) 品和合作計劃。但一些主播會(hui) 跳過這些環節,直接選擇上一些自帶流量、高傭(yong) 金的貼牌產(chan) 品。”楊思宇說。直播帶貨的本質仍是購物的一種形式,其流量邏輯應是“優(you) 質主播+高質量產(chan) 品”的雙向兼顧,不應該是一場場戲劇化的情感動員,從(cong) 主播選品到用戶下單都應該堅持貨比三家的理性。

  “我希望以後直播平台能夠多支持優(you) 質的電商達人,更多業(ye) 內(nei) 人士也能夠敢於(yu) 發聲,莫讓劣幣驅逐良幣。”楊思宇說,為(wei) 了迅速實現變現,在賬號做起來後很多主播都會(hui) 走上“立人設”,用情感“收割”粉絲(si) 的捷徑。那些堅持做內(nei) 容輸出的主播,由於(yu) 選品嚴(yan) 格,不會(hui) 吸引流量,直播數據往往比較慘淡。

  除此之外,為(wei) 了滿足主播的傭(yong) 金要求,一些品牌還會(hui) 不斷壓縮自己產(chan) 品研發的費用,提高營銷費用,進而導致消費者拿到手的產(chan) 品質量下降。

  加強監管,正確引導

  “那時候,你頭也不疼,頸椎也不疼,也不會(hui) 在失眠的夜裏頭輾轉反側(ce) 。那時候,你爸媽身體(ti) 還很健康,他們(men) 年輕,平安喜樂(le) ,爺爺奶奶也陪在你身邊。你其實不是想玉米,你在想當年的自己啊。”這是一位主播在直播帶貨玉米時即興(xing) 發揮的講解詞,這段話惹得數萬(wan) 網友淚目,並一度衝(chong) 上熱搜榜。

  說出這段話是原新東(dong) 方英語教師董宇輝,他與(yu) yoyo、頓頓等教師一同轉變成了東(dong) 方甄選直播間的常駐主播。

  記者發現,東(dong) 方甄選直播間裏沒有劇本,也不見主播的聲嘶力竭,伴隨著輕柔的音樂(le) 一邊講產(chan) 品,一邊講天文、說詩詞,一樣能獲得非常優(you) 異的銷售額。

  “我之前從(cong) 不看帶貨直播,覺得特別假,偶然看到這幾個(ge) 年輕人的直播後,我一個(ge) 從(cong) 來不在直播間買(mai) 東(dong) 西的人都開始下單了。他們(men) 的直播讓我感到開心、從(cong) 容,因為(wei) 在這個(ge) 直播間不僅(jin) 買(mai) 到了心儀(yi) 的產(chan) 品,還‘買(mai) ’到了知識。”東(dong) 方甄選直播間的一位寶媽粉絲(si) 說。

  “從(cong) 行業(ye) 現狀出發,在遵守相關(guan) 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直播行業(ye) 從(cong) 業(ye) 者要從(cong) 提升對用戶駕馭能力的切口上尋找突破點。避免情感引誘並非是否定情感,高水準的情緒設計應該是在精準洞察用戶需求基礎上開展的。”中國廣告教育研究會(hui) 常務理事、遼寧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廣告學係主任魏寶濤說。

  在國家有關(guan) 部門整治下,直播行業(ye) 的風氣已經有了明顯的改觀,但仍有許多被封禁的主播借助“師傅被封,徒弟代播”等隱秘形式繼續壓榨粉絲(si) 剩餘(yu) 的喜愛值,這樣的直播給後續的行業(ye) 整治提出了新挑戰。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