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發布時間:2022-08-10 10:0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愛讀書(shu) 、讀好書(shu) 、善讀書(shu) 的氛圍越來越濃

  讓閱讀成為(wei) 一種生活方式

  薛鈞君(西南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助理研究員)

  炎炎夏日,圖書(shu) 館、書(shu) 屋、書(shu) 店成為(wei) 很多人的避暑勝地,更成為(wei) 他們(men) 的精神充電聖地。從(cong) 城市到鄉(xiang) 村,從(cong) 校園到公園,從(cong) 商場到街道,閱讀越來越成為(wei) 一道亮麗(li) 的風景線。

  近日,“全國文化中心建設2021年度十件大事”在首屆北京文化論壇上發布,“書(shu) 香京城”建設入選其中。據介紹,2021年,北京市大力加強“書(shu) 香京城”建設,全市實體(ti) 書(shu) 店超過2000家,萬(wan) 人擁有實體(ti) 書(shu) 店0.93家,居全國首位。居民綜合閱讀率領跑全國,舉(ju) 辦各類閱讀活動3萬(wan) 餘(yu) 場,覆蓋人群2000萬(wan) 人次。

  “書(shu) 香京城”建設是北京市推動全民閱讀、提高國民素質、豐(feng) 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舉(ju) 措,也是“書(shu) 香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僅(jin) 從(cong) 近期的係列活動即可感受到北京市的書(shu) 香四溢。從(cong) 4月份首屆全民閱讀大會(hui) 啟動後,“書(shu) 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點亮讀書(shu) 燈”等活動引領閱讀風尚,培育閱讀新風,通過“閱北京”“讀中國”“向未來”等篇章,為(wei) 廣大讀者推薦新書(shu) 、好書(shu) ,提供全新的文化閱讀體(ti) 驗和交流平台,更好地滿足讀者精神文化需求。而從(cong) 7月開始,線上直播的“獻禮二十大特別活動”“書(shu) 香詩歌節”“暑期國學季”,線下開展的“暑期暢讀世界名著”圖書(shu) 展和“茅盾文學獎”作品圖書(shu) 展、“童話季主題活動”“傳(chuan) 統文化讀書(shu) 會(hui) ”等陸續展開。

  “讀書(shu) 破萬(wan) 卷,下筆如有神”“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shu) 不可以一日不讀”“書(shu) 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你無法到達的地方,文字載你過去,你無法經曆的人生,書(shu) 籍帶你相遇”,這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對閱讀益處的凝練。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yang) 道德的重要途徑,可以讓人得到思想啟發,樹立崇高理想,涵養(yang) 浩然之氣。中華民族自古提倡閱讀,講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傳(chuan) 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國人民自信自強的品格。廣大黨(dang) 員、幹部帶頭讀書(shu) 學習(xi) ,可以修身養(yang) 誌,增長才幹;孩子們(men) 養(yang) 成閱讀習(xi) 慣,可以快樂(le) 閱讀,健康成長;全社會(hui) 都參與(yu) 到閱讀中來,將會(hui) 形成愛讀書(shu) 、讀好書(shu) 、善讀書(shu) 的濃厚氛圍。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少人頻繁發問“為(wei) 什麽(me) 讀書(shu) 的人變少了”。有人將原因歸於(yu) 互聯網的發展、手機等電子產(chan) 品的普及、各類娛樂(le) 節目的泛濫;有人則直指生活節奏的加快、焦慮情緒的增長、閑餘(yu) 時間的匱乏;有人認為(wei) 自己的時間被眼花繚亂(luan) 的事物偷走了。的確,互聯網時代,直播、短視頻等各類新事物層出不窮,人們(men) 的注意力有所分散,各種沉迷問題也越發常見,傳(chuan) 統的閱讀習(xi) 慣和閱讀方式受到了重重挑戰。盡管如此,“開卷有益”永不過時,閱讀仍是互聯網時代的社會(hui) 風尚,而且這種風尚在經曆了直播、短視頻等衝(chong) 擊之後更顯珍貴。如今,愛讀書(shu) 、讀好書(shu) 、善讀書(shu) 的氛圍越來越濃,這得益於(yu) 諸多因素。

  愛讀書(shu) 、讀好書(shu) 、善讀書(shu) 的氛圍越來越濃,得益於(yu) 國家由上而下的重視和引導。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全民閱讀”多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國家規劃綱要中,中宣部出台《關(guan) 於(yu) 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對全民閱讀工作提出具體(ti) 要求與(yu) 目標,為(wei) “書(shu) 香中國”建設保駕護航。在黨(dang) 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社會(hui) 各界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僅(jin) “書(shu) 香中國”建設這一項品牌活動,每年推出閱讀活動就達到3000多場,活動引導人民群眾(zhong) 提升閱讀興(xing) 趣、養(yang) 成閱讀習(xi) 慣、提高閱讀能力,不斷增強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受到廣泛歡迎和喜愛。

  愛讀書(shu) 、讀好書(shu) 、善讀書(shu) 的氛圍越來越濃,得益於(yu) 文學藝術等領域精品圖書(shu) 的湧現。以最受讀者歡迎的文學藝術類圖書(shu) 為(wei) 例,近年來,《人世間》《裝台》等一大批精品力作不僅(jin) 充實了廣大讀者的書(shu) 架,更是成為(wei) 圖書(shu) 館、書(shu) 店、書(shu) 屋的熱門圖書(shu) 。而“中國好書(shu) ”榜單的年度評選,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重大獎項,集專(zhuan) 家、學者、評委的智慧,為(wei) 廣大讀者精心薈萃豪華書(shu) 單,有效推動了全民閱讀走深走實走心。

  愛讀書(shu) 、讀好書(shu) 、善讀書(shu) 的氛圍越來越濃,得益於(yu) 公共文化服務的持續加強。從(cong) 圖書(shu) 館的升級、實體(ti) 書(shu) 店的普及、農(nong) 家書(shu) 屋的建設,到電子閱覽等多元方式、多彩活動的開展,覆蓋城鄉(xiang) 的全民閱讀推廣服務體(ti) 係逐步完善,全民閱讀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廣大人民群眾(zhong) 有好書(shu) 讀,更有讀書(shu) 好去處,全民閱讀氛圍也因此更加濃厚。

  很多人注意到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了“深入推進全民閱讀”,這對各級部門及相關(guan) 機構、單位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入推進全民閱讀,不僅(jin) 要讓閱讀成為(wei) 社會(hui) 風尚,還要讓閱讀成為(wei) 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這需要我們(men) 持續營造愛讀書(shu) 、讀好書(shu) 、善讀書(shu) 的濃厚氛圍。相關(guan) 部門、機構等應當充分利用世界讀書(shu) 日等重要節點,但又不能局限於(yu) 節日、節慶,通過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通過講讀人、領讀人的引導,通過全民閱讀倡議等讓“閱讀”“讀書(shu) ”成為(wei) 更多人生活中的熱詞,引領他們(men) 從(cong) “要我讀”走向“我要讀”。

  這需要我們(men) 持續推出和推薦精品力作、寶藏書(shu) 單,既要讓人懂得“讀書(shu) 好”,又要引導人們(men) “讀好書(shu) ”。在卷帙浩繁的書(shu) 卷中,智慧光芒穿透曆史,思想價(jia) 值跨越時空,那些燦若星辰的名篇佳作,溫潤著心靈、陶冶著情操、啟迪著智慧。讀書(shu) 要多,更要精,有時候,一份優(you) 質的書(shu) 單要好過一座龐大的圖書(shu) 館。

  這需要我們(men) 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數字閱讀升級。互聯網時代,不僅(jin) 要推動圖書(shu) 館、書(shu) 店、書(shu) 屋等基礎設施的普及、升級和完善,還要通過多媒體(ti) 出版工程等助力電子閱覽更加便捷,不斷滿足讀者的閱讀新需求,豐(feng) 富讀者的讀書(shu) 新體(ti) 驗。

  一個(ge) 不讀書(shu) 的人沒有前途,一個(ge) 不讀書(shu) 的民族沒有未來。當讀書(shu) 成為(wei) 每個(ge) 人的生活剛需、日常習(xi) 慣時,全民閱讀的“書(shu) 香中國”將成為(wei) 現實,中華崛起也必然夢圓。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