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美中華”中汲取溫潤人心的力量
【文藝觀潮】
作者:周由強(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主任)
中國是詩的國度。千百年來,中華曆史、山河與(yu) 文化為(wei) 文人墨客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也造就了源遠流長的大美氣度。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大型文化音樂(le) 節目《經典詠流傳(chuan) ·大美中華》落下帷幕。從(cong) “風吹雨洗一城花”的春日唱到“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的半夏,在經典詩詞與(yu) 現代音樂(le) 交織而成的幾十首歌曲中,一幅色彩明麗(li) 、生動可感的“大美中華”畫卷漸次展開,再現了“中國式浪漫”的絕美意境。
承千年詩韻,開時代生麵。仰賴於(yu) 經典詩詞跨越時空的永恒魅力,得益於(yu) 總台充滿敬意和誠意的精心創作,整季節目實現了口碑收視雙贏。據統計,《經典詠流傳(chuan) ·大美中華》相關(guan) 視頻全網播放量已超過5億(yi) 次,其中年輕觀眾(zhong) 的貢獻尤為(wei) 突出。實際上,麵向青年、麵向未來始終是總台文化類節目的重要使命和方向。《經典詠流傳(chuan) 》的特殊價(jia) 值便在於(yu) ,以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根基,通過年輕人喜聞樂(le) 見的方式,在“和詩以歌”原創模式下著力引導和培育底蘊深厚、健康向上、清新雅致的青年文化。
以詩養(yang) 德、以歌潤心,塑造青年人自信自強的精神底色
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xing) 盛為(wei) 支撐的。傳(chuan) 統文化的勃興(xing) 並非新現象,而是持續多年的大趨勢。其中,既有頂層設計上的綿綿用力,也有層出不窮的文化類節目的積極助攻。伴隨著傳(chuan) 統文化日益煥發出新的時代風采,公眾(zhong) 對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期待也水漲船高。尤其是麵對深諳國潮文化的年輕人,文化類節目如何守正創新、自我超越,持續輸出令人眼前一亮又回味悠長的優(you) 質作品,是一個(ge) 不小的挑戰。
走到第五季,《經典詠流傳(chuan) 》找到了一把打開人心的鑰匙——美。浩如煙海的詩詞經典蘊含著對美的敏銳感知、浪漫想象和凝練表達,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中國風格。從(cong)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雅致江南,到“黃河遠上白雲(yun) 間,一片孤城萬(wan) 仞山”的雄壯邊關(guan) ;從(cong) “不畏浮雲(yun) 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登高望遠,到“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的浪漫情懷……中華大地上的每寸河山,都浸潤著先賢哲人們(men) 的情思。青山不老,經典永恒。透過景色之美、文字之美,節目喚醒許多年輕人對詩與(yu) 遠方的無限神往。
“一切景語皆情語”,比風景更美的是人心,是詩詞背後所蘊含的風骨和品格。“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這是陸遊矢誌不移的愛國情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是周敦頤的高尚堅守;“何當淩雲(yun) 霄,直上數千尺”,這是李白的瀟灑自如……美總是與(yu) 真、善相依相存,《經典詠流傳(chuan) 》在詩詞中找到對生命意義(yi) 最浪漫的表達,並努力將之傳(chuan) 達給觀眾(zhong) 。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文藝創新的靈感,是節目實現“讓傳(chuan) 統文化溫潤人心”的重要基礎。
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經典詠流傳(chuan) 》猶如一場中華文明的探源,它通過挖掘經典詩詞所承載的民族精神,為(wei) 時代精神尋找源頭活水,並以充滿開放性和時代感的表達,以春風化雨的方式,推動民族精神在新時代繼續開枝散葉、蓬勃生長。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為(wei) 青少年播下傳(chuan) 統文化的種子
五季以來,孩子純淨的歌聲不斷在《經典詠流傳(chuan) 》的舞台上響起。第一季中,貴州山村孩子把300年前的小詩《苔》唱進億(yi) 萬(wan) 國人的心田;第二季中,十四個(ge) 無聲世界的孩子用不同音高、相同音節的“啊”唱響經典名篇《畫》;第三季中,來自武漢青山區鋼花小學花兒(er) 合唱團的小朋友們(men) 用一曲《小池》傳(chuan) 遞疫情下的不屈力量;第四季中,“最萌10後組合”王恒屹和周昭妍以一首《朝代歌》唱盡上下五千年。
在新一季節目中,這方舞台依然定格下許多孩子們(men) 的經典瞬間。“冬奧築夢人”鄧小嵐生前與(yu) 馬蘭(lan) 花兒(er) 童聲合唱團留下最後的合唱——《春夜洛城聞笛》,孩子們(men) 用“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唱出一場特殊的送別;身患脊髓性肌萎縮症的“奇跡男孩”陳果毅再次登台,帶來一首清新雋永的小詩《風》,在春風拂麵間令人感受生命的堅忍頑強;來自大涼山的莫西子詩和妞妞合唱團吟唱如詩如畫的《村居》春色,音樂(le) 帶給孩子的自信和快樂(le) 撲麵而來;鍾情於(yu) 傳(chuan) 統樂(le) 器的古風樂(le) 隊用笙、二胡、揚琴、嗩呐、琵琶等合奏《逍遙遊》,生動再現了莊子筆下那個(ge) 五彩斑斕的世界……詩詞與(yu) 音樂(le) 帶給他們(men) 的不僅(jin) 是美的熏陶,更是想象的翅膀。
有觀眾(zhong) 稱讚這檔節目是一堂“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的詩樂(le) 美育公開課。的確,《經典詠流傳(chuan) 》在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嗬護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方麵,進行了一場有益的探索。在這個(ge) 過程中,傳(chuan) 統文化在德育、美育、智育等方麵的價(jia) 值不斷被發掘、被實現。一個(ge) 細節令人欣喜:每期節目播出後,都有觀眾(zhong) 摘錄主持人撒貝寧的開場白,梳理其中引用的詩句,找到原始出處並做詳細注解,作為(wei) 學習(xi) 資料在網絡上分享。
這源於(yu) 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也體(ti) 現出節目創作的深厚功力。相信《經典詠流傳(chuan) 》播下的傳(chuan) 統文化種子,未來將帶給觀眾(zhong) 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引導我們(men) 更好地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增強做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底氣。
(本文圖片均為(wei) 《經典詠流傳(chuan) 》海報和劇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