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走縣域 看發展】青山變“金山” “三變”賺三金

發布時間:2022-08-12 10:43: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贛州8月12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見習(xi) 記者盛楊泳)近日,記者走進江西省贛州市大餘(yu) 縣梅關(guan) 國家森林公園丫山景區,大龍山村村民蔡厚榕正在為(wei) 遊客們(men) 唱著客家山歌。

  過去,他曾是一名泥瓦匠,在外打工多年,六年前,他回鄉(xiang) 入職景區,當上了一名駐唱歌手。

  “我現在在景區也能拿到四五千塊錢,要感謝景區提供給我們(men) 鄉(xiang) 村歌手一個(ge) 舞台。台下的觀眾(zhong) 為(wei) 我鼓掌,我很開心,也是一種享受。”蔡厚榕告訴記者。

  在丫山,像蔡厚榕一樣,在景區上班穩定拿工資的村民有600多人,人均年收入可達3.5萬(wan) 元。除此之外,每年還有2000多名村民通過季節性工作崗位獲得收入。

  在丫山,工資可不是村民們(men) 的唯一收入來源。李娟是景區的一名酒店前台經理,負責安排遊客的吃住和行程。除此之外,她還有著多重的身份。

  據李娟介紹,她一人身兼數職,不僅(jin) 在酒店擔任前台經理一職,同時又是一名越野車手,入股村裏眾(zhong) 籌項目,實現了村民變員工,員工變股東(dong) ,股東(dong) 變老板。

  在丫山,上班可以賺工資,流轉土地還可以得租金。據介紹,丫山景區因建設需求共流轉周邊農(nong) 戶土地林地8000多畝(mu) ,流轉金每年每畝(mu) 500至1000元不等,為(wei) 村民實現戶均增收3000元左右。景區還引導村民對自家土坯房進行升級,改造成農(nong) 家旅館、農(nong) 家樂(le) 、鄉(xiang) 村酒吧等,幫助他們(men) 實現自己當老板的願望。

  丫山旅遊度假區文化宣傳(chuan) 經理黃文鳳說:“‘三變三金’模式是丫山保護性開發、精準化運營15年來,在實踐當中探索出來的經驗做法。”

  據悉,當地依托生態優(you) 勢開發鄉(xiang) 村旅遊,通過實施景區務工拿薪金、房地流轉收租金、資源入股得股金,讓丫山的百姓實現了村民變員工、員工變股東(dong) 、股東(dong) 變老板。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