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伏羲”芯片工控“中樞”摘得中國專利金獎

發布時間:2022-08-15 10:4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從(cong) “進口通用”到“自主專(zhuan) 用”

  “伏羲”芯片工控“中樞”摘得中國專(zhuan) 利金獎

  光明日報訊(記者吳春燕、雷愛俠(xia) 通訊員彭雅瑩)近日,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公布了關(guan) 於(yu) 第二十三屆中國專(zhuan) 利獎授獎的決(jue) 定,由南方電網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nei) 首款電力主控芯片相關(guan) 專(zhuan) 利——“用於(yu) 並行冗餘(yu) 協議網絡中的時鍾輸出控製方法和係統”獲得中國專(zhuan) 利金獎。

  芯片是電網穩定運行的地基。本次金獎專(zhuan) 利由南方電網公司數字電網領域首席專(zhuan) 業(ye) 技術專(zhuan) 家李鵬及其團隊發明,專(zhuan) 利權人為(wei) 南網科研院。這也是南方電網公司成立20年來首次獲得中國專(zhuan) 利金獎,實現了零的突破。

  據介紹,該專(zhuan) 利創造性提出了冗餘(yu) 網絡中的精確對時方案,發明了雙通道高精度比較等係列原創性算法和技術,首次研製了冗餘(yu) 網絡對時IP和全麵國產(chan) 能源工控“伏羲”係列芯片。南方電網公司自2013年啟動芯片化保護技術研究,曆經近10年,終於(yu) 攻克保護裝置同步對時等一係列難題,成功研製出我國首顆國產(chan) 能源工控芯片——“伏羲”,並已形成係列專(zhuan) 利成果。這標誌著我國電力工控領域核心芯片開始從(cong) “進口通用”向“自主專(zhuan) 用”轉變,為(wei) 加快推動我國電網數字化轉型,奠定堅實基礎,再添大國重器。

  電力工控裝備依據內(nei) 部時鍾信號運行,保障“時間信號同步更新”尤為(wei) 重要。傳(chuan) 統的做法是通過雙線路更新,設置時鍾信號的災備軌道,即“A線有難,B線支援”。

  但一刀雙刃,雙線路同步更新又帶來了新的問題——時鍾精度再高,兩(liang) 條線路仍存在時間差,該聽誰的?

  如果“先到先得”,工控裝備不得不在雙線路間頻繁切換,導致中樞紊亂(luan) ,引發時鍾抖動和報文缺失等異常現象,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帶來威脅。

  南方電網科研團隊曆經多年,成功發明多時鍾源交叉互驗技術和鏈式賦信技術,打造出一個(ge) 工控對時的“神經中樞”。這就如人的雙眼精度不一,卻能在神經中樞的指揮下映射出清晰不重疊的景觀世界。

  這一專(zhuan) 利不但有效保證對時精度,有效提升電網核心裝備通信對時技術水平,還有力支撐電網運行精度和可靠性實現躍升。對徹底擺脫西方國家知識產(chan) 權限製,實現我國能源電力安全、工控領域科技自主可控具有重大意義(yi) 。

  科研行千裏,終要過成果轉化這一關(guan) 。南方電網公司董事長孟振平談到,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一直是個(ge) 難題,從(cong) 成果麵世到大規模應用,真正量產(chan) 成功的隻有不到1%。

  2019年3月,團隊將芯片正式命名為(wei) “伏羲”,“代表電網裝備核心器件從(cong) 零到一的突破”。該專(zhuan) 利及係列成果,著眼布局數字電網關(guan) 鍵領域國產(chan) 化全新賽道,孵化出國內(nei) 首個(ge) 基於(yu) 國產(chan) 指令架構、國產(chan) 內(nei) 核的電力專(zhuan) 用主控芯片,內(nei) 嵌國密安全算法模塊,綜合性能是進口同類產(chan) 品的1.5倍,網絡風暴抵禦能力提升了60倍。

  下決(jue) 心走自主和市場化的路子,借“科改示範行動”契機,南方電網從(cong) 人才的選用育留方麵著眼,給研發團隊舞台、以項目高端授權賦能,打造出一支人才專(zhuan) 業(ye) 過硬、責任心到位、靈活自主的芯片研發團隊。通過改革手段搭建市場前段與(yu) 研發團隊之間的協同機製,暢通成果轉化通道。經過研發團隊不懈努力,與(yu) “伏羲”芯片交互相連的係統和裝備已達數百套,於(yu) 電網發、輸、變、配、用以及石化工礦企業(ye) 規模化應用,出口10多個(ge) 國家,2021年度“伏羲”芯片與(yu) “天問一號探測器”等成果一道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央企十大“國之重器”。

  “創新是十分艱難的!為(wei) 尋找更好的解決(jue) 方案,多年來,我們(men) 不斷試錯,不斷磨合,已經逐步迭代形成自主科研成果。”李鵬說,“伏羲”未來將重點布局新型電力係統,進一步推動研發鏈接電網全場景的係列化國產(chan) 芯片,努力創造推動電網數字化發展的更多成果,在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中發揮出更大作用。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