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如何打好抗旱減災這場硬仗

發布時間:2022-08-19 10:2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主汛期尚未結束,長江流域出現嚴(yan) 重旱情——

  如何打好抗旱減災這場硬仗

  光明日報記者 陳晨

  罕見!受持續高溫天氣影響,主汛期還未結束,長江流域就已出現旱情,洞庭湖、鄱陽湖提前進入枯水期。截至8月17日8時,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為(wei) 10.29米,較多年同期偏低6.37米。湖區通江水體(ti) 麵積803平方公裏,較去年同期減少2097平方公裏。

  嚴(yan) 峻!長江流域旱情發展迅速,截至8月17日,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6省(市)耕地受旱麵積1232萬(wan) 畝(mu) ,83萬(wan) 人、16萬(wan) 頭大牲畜供水受到影響。

  長江流域旱情呈現怎樣的特點?此次幹旱的原因是什麽(me) ?未來,長江流域旱情走勢如何?怎麽(me) 打好抗旱減災這場硬仗?

  降水曆史同期最少

  旱情可能進一步發展

  談及此次旱情的特點,水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劉誌雨告訴記者,一是降水曆史同期最少,高溫少雨日數多。7月以來,長江流域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四五成,為(wei) 1961年以來曆史同期最少。流域大部地區高溫日數超過20天,中下遊地區超過30天,其中湖南局地連續少雨日超過40天。二是江河來水明顯偏少,水位持續走低。7月以來,長江幹支流來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2至8成,上中遊來水量為(wei) 1949年以來同期最少,長江三峽、漢江丹江口重點水庫來水分別偏少4成多、近7成。洞庭湖、鄱陽湖相繼於(yu) 8月4日、6日低於(yu) 枯水位,分別為(wei) 1971年、1951年以來最早。當前,長江幹流及洞庭湖和鄱陽湖水麵麵積較6月縮小3/4。

  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域位於(yu) 南方,水資源相對比較豐(feng) 沛,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即4—9月。為(wei) 何會(hui) 出現嚴(yan) 重幹旱?劉誌雨分析,通常情況下,7—8月長江上遊位於(yu)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側(ce) ,為(wei) 多雨區;而長江中下遊受副熱帶高壓控製不利於(yu) 降雨,易發生夏伏旱。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受持續拉尼娜事件影響,今年7月以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麵積偏大、強度偏強,位置偏西偏北,受副熱帶高壓下沉氣流控製,長江全流域持續高溫少雨,流域內(nei) 主要河湖來水明顯偏少,出現多年同期少見的幹旱形勢。

  長江流域的旱情是否會(hui) 持續?劉誌雨回應,預計8月底前,長江流域降水、來水總體(ti) 仍將偏少,展望9月份,中下遊大部地區降水來水仍可能繼續偏少,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幹旱情勢可能進一步發展,長江上遊水庫群蓄水形勢嚴(yan) 峻。

  水庫聯合調度向旱區補水

  保障供水和灌溉用水

  麵對嚴(yan) 峻的旱情形勢,8月份以來,水利部門已調度長江流域控製性水庫群向中下遊地區補水53億(yi) 立方米。

  “當前長江流域水稻等秋糧作物正處於(yu) 灌溉需水關(guan) 鍵期,為(wei) 遏製長江中下遊幹流水位快速下降趨勢,確保沿線灌區和城鎮取水,水利部決(jue) 定實施‘長江流域水庫群抗旱保供水聯合調度專(zhuan) 項行動’,自8月16日12時起,調度以三峽水庫為(wei) 核心的長江上遊梯級水庫群、洞庭湖湘資沅澧‘四水’水庫群、鄱陽湖贛撫信饒修‘五河’水庫群加大出庫流量為(wei) 下遊補水,計劃補水14.8億(yi) 立方米。”水利部副部長劉偉(wei) 平表示。

  補水,首先得有水。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hui) 副主任吳道喜介紹,長江委於(yu) 7月中下旬調度三峽水庫適當抬高運行水位至150米左右,增加可用水量近23億(yi) 立方米,有效保障了長江中下遊抗旱和電網迎峰度夏電力保供的用水需求。長江流域水庫群抗旱保供水聯合調度專(zhuan) 項行動啟動後,據初步測算,預計8月16日至21日期間,長江上遊水庫群將向下遊補水8.3億(yi) 立方米。通過補水調度,可使長江中下遊沙市、城陵磯、漢口、湖口站較不補水情況下抬高0.4至0.1米。

  6月下旬開始,江西省水利廳指導水庫增加蓄水,至7月中旬,全省水庫總蓄水量較多年同期偏多7%。“根據旱情發展態勢,峽江水庫、廖坊水庫於(yu) 8月9日提前近兩(liang) 個(ge) 月進入非汛期管理,增蓄水量6500萬(wan) 立方米。”江西省水利廳廳長王純透露,同時,因地製宜增加水源,7月以來,指導南昌、九江、上饒、景德鎮等地利用外江外湖水位偏高的有利條件,引、提水1.5億(yi) 立方米,保障灌溉麵積92萬(wan) 畝(mu) 。此外,還對有關(guan) 水庫進行精細調度,保障灌溉用水需求。

  湖南則在5月印發專(zhuan) 項行動方案,對防旱抗旱進行全麵安排,汛前超額完成灌區、渠道改造,農(nong) 村供水工程新修維護等任務,新增供水能力1.86億(yi) 立方米。“我們(men) 優(you) 化調度,堅持提前蓄、聯合調、及時補,雨季結束前各類水利工程蓄水386.6億(yi) 立方米,較多年同期多8%;幹旱發生後,聯合調度各類大中型水庫,為(wei) 70多座城鎮、40多處大中型灌區累計補水16.78億(yi) 立方米,保障了近2000萬(wan) 人、900多萬(wan) 畝(mu) 農(nong) 作物用水需求。”湖南省水利廳廳長羅毅君說。

  水調到旱區實屬不易,旱區更要用好這些水。水利部指導督促地方抓住上遊補水有利時機,精準對接每一個(ge) 灌區、每一個(ge) 城鄉(xiang) 供水取水口,多引、多提、多調,精打細算用好每一方水,為(wei) 秋糧豐(feng) 收和城鄉(xiang) 供水提供水源保障。

  通過實施這些措施,守住了農(nong) 村飲水安全底線。水利部農(nong) 村水利水電司司長陳明忠介紹,對於(yu) 目前因旱臨(lin) 時飲水困難的30.9萬(wan) 人,通過延伸管網及新開辟水源較好保障了4.7萬(wan) 人的供水需求,通過拉水送水為(wei) 19.9萬(wan) 人提供了飲用水,通過分時供水等措施基本滿足了6.3萬(wan) 人飲水需求。經過積極應對,6省(市)2500多處大中型灌區已灌溉農(nong) 田1億(yi) 多畝(mu) ,基本保障農(nong) 作物時令灌溉用水需求,有效控製農(nong) 作物受災麵積,為(wei) 全麵奪取秋糧豐(feng) 收奠定了堅實的水利基礎。

  立足抗長旱精準施策

  嚴(yan) 防旱澇急轉

  如果旱情真的如當前預報所言進一步發展的話,旱區供水安全怎麽(me) 保證?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督察專(zhuan) 員顧斌傑表示,水利部將立足抗長旱、抗大旱,按照“預”字當先、“實”字托底的總要求,繼續以“確保旱區群眾(zhong) 飲水安全、保障大牲畜飲水、保障秋糧作物灌溉用水”為(wei) 目標,精準施策,編製保供水、保秋糧生產(chan) 用水兜底方案。

  具體(ti) 體(ti) 現為(wei) ,優(you) 化和規範用水秩序——正確處理上下遊、左右岸、當前與(yu) 未來一段時間用水、生活與(yu) 生產(chan) 用水的關(guan) 係,保障群眾(zhong) 飲水安全、大牲畜飲水和秋糧作物灌溉用水需求。精準調度水利工程——立足後期持續無有效降雨的最不利情況,製定流域、區域水工程調度計劃,並精準實施;精細做好水庫群調度與(yu) 取用水戶銜接,精打細算用好每一方水,千方百計滿足群眾(zhong) 飲水和秋糧作物灌溉用水需求。加快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根據各地實際情況,盡快實施庫庫連通、庫廠連通等工程,提高當地水資源利用率;有條件的地區,加快實施原水互濟、清水互補工程和跨縣區調水工程;山丘區要截潛流、引溪流,充分挖掘現有水源潛力。用好節水、調水、限水、送水、拉水等抗旱綜合配套措施,提高抗旱能力。組織旱區水利係統幹部和技術人員深入一線,包工程、包片區,全力做好技術服務和協調指導度汛、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防禦等重點工作。

  當前,我國仍處於(yu) 汛期,在做好抗旱工作的同時,還要時刻繃緊防汛這根弦,嚴(yan) 防旱澇急轉。“我們(men) 將始終保持防汛關(guan) 鍵期的精神狀態和工作機製,密切監視雨情、水情、台風,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措施,加強24小時值班值守和會(hui) 商研判部署,滾動預測預報,科學調度水工程有效防禦江河洪水,突出抓好中小水庫和淤地壩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防禦等重點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顧斌傑說。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