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騎士”向山火逆行 凡人善舉凝聚向上力量
作者:威 利
8月9日以來,全國出現罕見的極端高溫天氣,特別是重慶市北碚、巴南、大足、長壽、江津等地先後發生多起森林火災。截至26日8時30分,經各方共同努力,重慶森林火災各處明火已全部撲滅,全麵轉入清理看守階段,無人員傷(shang) 亡和重要設施損失。
連日來,來自各地的救援人員、誌願者紛紛來到重慶加入滅火的隊伍。這當中最引人關(guan) 注的是一批“摩托騎士”。他們(men) 一路疾馳,背著背簍,奮戰在救援一線,成為(wei) 運送物資的主力軍(jun) ,網友們(men) 紛紛給予點讚。
山火無情人有情,普通人的善舉(ju) 最動人心。一句誌願者招募令,數百名摩托車騎手迅速集結。他們(men) 當中有留著卷發和文身的酷酷的騎友,也有老師、外賣小哥等各行各業(ye) 的普通市民,正如一位“摩托騎士”所言:“火災在前,知道危險,自然會(hui) 怕。但重慶是自己的家,必須得站出來守護她。”他們(men) 駕駛著專(zhuan) 業(ye) 的越野摩托,或者開著家用踏板車,挺身而出向著山火逆行,從(cong) 白天到黑夜,前赴後繼。
摩托車手有人身上摔得青一塊紫一塊,有人兩(liang) 天兩(liang) 夜沒睡覺,他們(men) 隻為(wei) 守護好自己的家園,在山火撲救過程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們(men) 是值得所有人尊重的勇士!他們(men) 是可歌可泣的凡人英雄!
放眼望去,在近年來各地的疫情防控、搶險救災一線,人們(men) 都可以見證這種平凡人的善行義(yi) 舉(ju) 。然而必須認識到,若想這種善行義(yi) 舉(ju) 發揚光大,並成為(wei) 社會(hui) 常態,形成凡人英雄層出不窮的新局麵,不僅(jin) 需要采取先進示範、典型引路的做法,大力表彰獎勵先進人物,激發更多人的參與(yu) 的熱情,還需周密部署、精心組織,不遺餘(yu) 力地構建長效機製。
以“摩托騎士”為(wei) 例。今年5月,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部門聯合公布2021年度全國學雷鋒誌願服務“四個(ge) 100”先進典型名單,上海厚天減災救援公益促進中心上榜“最佳誌願服務組織”。該中心擁有一支30人組成的摩托車應急機動隊,所有隊員都持有國際認證急救資質。每當災難來臨(lin) 時,隊員迅速集結,趕赴現場協同保障城市安全運行。今年6月25日,山東(dong) 青島“城市第一響應隊”摩托車應急救援隊正式成立,旨在進一步提升120急救誌願者的急救能力,快速響應“黃金救援四分鍾”。實踐充分證明,摩托車都具有“小快靈”、機動快捷等獨特優(you) 勢,“摩托騎士”參與(yu) 防災減災救災、疫情防控、應急處置等,即使在交通擁堵、山路崎嶇等情況下也能快速響應,在應急救援中發揮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
《“十四五”國家應急體(ti) 係規劃》將“堅持社會(hui) 共治”列入基本原則,明確提出“引導社會(hui) 應急力量有序發展”。希望各地加快推進社會(hui) 應急力量建設,因勢利導、因地製宜,並對民間救援隊伍登記管理、參與(yu) 方式、保障手段、激勵機製等作出製度性安排,加強日常訓練和紀律教育,打造過硬隊伍,持續增強應急救援能力,不斷提升救援效果。
災難麵前凸顯力量,也見證人心。包括向山火逆行的重慶“摩托騎士”在內(nei) ,無數的凡人微光,傳(chuan) 遞守望相助、團結友愛精神,展現了眾(zhong) 誌成城的向上向善力量。微光雖弱,聚攏起來就會(hui) 成為(wei) 燦爛星河。麵對各種災情,隻要我們(men) 萬(wan) 眾(zhong) 一心,眾(zhong) 誌成城,就沒有過不去的溝坎;新征程中,黨(dang) 心民心,心心相印,團結奮戰,我們(men) 一定能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威 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