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做多了,會致癌?純屬無稽之談
最近,又有人造謠“采樣拭子有毒”了。這一次,造謠者更加可惡,不僅(jin) 用了上海辟謠平台已經澄清、沒有科學依據、錯誤百出的“棉簽有毒”圖片,而且添油加醋稱“預判一下:今年之後,全國咽喉癌和鼻咽癌患者劇增,特別是上海”。上海辟謠平台再次澄清:正規廠家出品的采樣拭子無毒,網傳(chuan) 消息完全是無稽之談。
部分網友覺得,網傳(chuan) 信息建議“做完核酸采樣之後,市民需要吐掉口水,再喝水漱口”是“貼心提示”,但在專(zhuan) 業(ye) 人士眼裏,這完全沒有必要。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張家雄說,臨(lin) 床上經常有病人詢問類似問題,其實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采樣拭子作為(wei) 一種醫療用品,合格品均經過消毒,不會(hui) 對人體(ti) 造成傷(shang) 害。
至於(yu) “全國咽喉癌和鼻咽癌患者劇增”的傳(chuan) 言,張家雄表示,目前沒有證據支持這一觀點。事實上,咽喉癌和鼻咽癌在人群中的發病率很低,而且采樣拭子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使用體(ti) 驗,質地柔軟細密,對鼻咽部的刺激非常輕微。即使偶爾有些采樣人員“下手比較重”,給被采樣人造成短暫的不適,這種不適感也會(hui) 較快消失,不至於(yu) 影響身體(ti) 健康。張家雄說:“咽喉癌和大多數腫瘤一樣,發病的確切原因至今不明。所謂采樣拭子會(hui) 引起咽喉癌,缺乏科學依據。”
· 至於(yu) “采樣拭子是熒光探針”“使用莫吉隆斯纖維”“含有放射性元素锝”等內(nei) 容,要麽(me) 是張冠李戴,要麽(me) 是胡編亂(luan) 造。比如,核酸檢測過程中確實有“熒光探針”的參與(yu) ,但它與(yu) 采樣拭子是完全不同的兩(liang) 種東(dong) 西。采樣拭子是在抗原檢測和核酸檢測采樣環節中,用來采集鼻咽內(nei) 表麵人體(ti) 樣本的采樣器。而“熒光探針”在樣本檢測環節中使用,指的是熒光分子標記的DNA探針,僅(jin) 在實驗室檢測管中添加使用,不會(hui) 接觸人體(ti) 。再比如,“锝”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應用於(yu) 核醫學臨(lin) 床診斷中,但相關(guan) 產(chan) 品是一種放射性顯像劑,既不使用在采樣拭子的生產(chan) 環節,也不涉及核酸或抗原檢測的采樣環節。
核酸檢測結果是判斷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金標準”,抗原檢測能進行快速自查,在全球範圍內(nei) ,它們(men) 都是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被普遍應用。所以,造謠勸說公眾(zhong) 不要進行核酸、抗原檢測,或將核酸、抗原檢測冠以莫須有的“健康風險”,不僅(jin) 不講科學,而且用心叵測。(記者 侍佳妮 任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