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獨唱”變“合唱” 改到大家心坎上

發布時間:2022-08-30 09:3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改造後,我們(men) 小區變了,變得好看又實用!”居住在山東(dong) 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濱海苑小區的楊科顯感慨,以小區居民為(wei) 主導參與(yu) 的老舊小區改造,真正改到了大家的心坎上。

  老舊小區改造,難。改造常常出現“麵子”與(yu) “裏子”、“硬件”與(yu) “軟件”、“多數”與(yu) “少數”統籌不足等問題,不少老舊小區改造得好看,卻很難做到好住,結果往往是“政府幹、居民看,改造完工後全是意見”。青島西海岸新區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注重增強問題導向意識,落實居民主體(ti) 地位,將小區居民直接出資額作為(wei) 老舊小區改造競爭(zheng) 性入圍的重要得分項,並與(yu) 小區改造標準掛鉤,這樣既落實了居民直接出資責任,又極大調動了居民參與(yu) 改造積極性,同時解決(jue) 了小區改造可能引起的差異性矛盾,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一條老舊小區改造的新路徑。

  改不改,居民說了算

  “以前,下水道經常堵,路麵破損嚴(yan) 重,雨汙合流,整個(ge) 小區沒有一個(ge) 停車位,車子到處停,假如發生緊急情況,消防車和救護車根本沒法進來……”說到濱海苑小區存在的問題,楊科顯直搖頭。

  建於(yu) 2000年的濱海苑小區是西海岸新區較早的一批商品住宅,20多年過去了,小區的基礎配套設施已經老化,嚴(yan) 重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

  “幾年前,我就經常被居民堵在辦公室,追著問小區啥時候能列入改造計劃,但那時候就是不符合條件,改不成。”提到之前的窘狀,西海岸新區薛家島街道物業(ye) 辦負責人鄭硯田很無奈。

  彼時,老舊小區改造為(wei) 啥難?因為(wei) 改造主要得由屬地鎮街上報,政府統一安排實施。居民經常會(hui) 反映:“我們(men) 小區比他們(men) 的更舊,為(wei) 什麽(me) 不先改我們(men) 的?”而那些被納入改造計劃的小區,居民往往無法統一改造意見,導致工期延誤,甚至出現改造完居民也不滿意的情況。

  要尋求最大公約數。2021年3月,西海岸新區出台了《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創新采用老舊小區改造“競爭(zheng) 性入圍”辦法,根據評分高低,在年度投資計劃限度內(nei) 篩選實施改造小區,確定改造計劃。其中,居民改造意願、業(ye) 主出資情況、業(ye) 委會(hui) (議事組織)成立情況、物業(ye) 管理情況、黨(dang) 組織建設情況等都是重要的得分項。

  “我們(men) 不怕麻煩!政策一出台大家就連夜召集小區黨(dang) 員、居民代表和小區物業(ye) 開專(zhuan) 題會(hui) ,仔細解讀方案,目的就是讓他們(men) 成為(wei) 政策的宣傳(chuan) 員,讓居民們(men) 更理解政策。”鄭硯田告訴記者,擔心“讓群眾(zhong) 出資”這項工作推進困難,他默默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拿到“實施方案”後,楊科顯和小區黨(dang) 員迅速行動,與(yu) 社區人員逐個(ge) 入戶填寫(xie) 征求意見表。

  沒想到的是,僅(jin) 用時3天,他們(men) 就收到了390張同意書(shu) ;又用10天時間,他們(men) 完成了436戶的自籌金收取,占總戶數的96%。

  就這樣,濱海苑小區率先完成了小區改造的自籌資金任務,很快,經過“競爭(zheng) 性入圍”綜合評定,順利列入2022年青島西海新區老舊小區改造計劃。

   改什麽(me) ,居民來點單

  “繪製停車位、外牆保溫、屋頂防水、增設休閑廣場、增加智慧門禁和安防……這些都是由我們(men) ‘點單’的,畢竟改造後我們(men) 長久居住,不僅(jin) 要考慮美觀性,而且要考慮適用性。”碧海花園小區居民張東(dong) 風說,小區改造前,作為(wei) 小區“議事會(hui) ”成員,他和十幾位居民代表坐在一起開了個(ge) 座談會(hui) ,怎麽(me) 改,大家暢所欲言。

  “實施方案”明確,西海岸新區老舊小區改造居民出資按照最低每平方米2元的標準,上不封頂,出資多改造標準就高。“經過共同協商,我們(men) 小區所有居民同意,將居民出資標準提高到每平方米20元。”張東(dong) 風說。

  從(cong) “要我改”到“我要改”,居民支持的熱情被充分激發出來了。“我們(men) 把‘政府配菜’變為(wei) ‘居民點菜’。在改造過程中,根據每個(ge) 老舊小區的實際情況,確定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三個(ge) 不同類別的改造重點,再由小區居民根據實際情況‘點單’。”青島西海岸新區住建局二級調研員封安剛介紹。

  有這樣一個(ge) 變化:2021年,西海岸新區19個(ge) 實施改造的老舊小區居民直接出資189萬(wan) 元,居民平均直接出資額為(wei) 每平方米2元。今年,入圍的28個(ge) 小區居民直接出資已達221.9萬(wan) 元,居民平均直接出資額為(wei) 每平方米5.8元。

  “改不改、改什麽(me) ,都是居民說了算。新模式將社區居民作為(wei) 舊改的主體(ti) ,參與(yu) 舊改全過程,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出資多、標準高’的做法,營造全民積極出資、出資多改造標準高的良好氛圍。”封安剛說。

  改造後,居民自己管

  如何使老舊小區改造後“新容”常在?答案是:三分建,七分管。

  青島西海岸新區堅持改造與(yu) 治理協同推進,將小區業(ye) 委會(hui) 、議事組織成立情況,作為(wei) “競爭(zheng) 性入圍”的重要得分項。所有實施改造的老舊小區均根據實際情況,成立能有效運行的業(ye) 委會(hui) 或議事組織,同步引入或提升物業(ye) 服務,既保證了改造工程的順利實施,又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一舉(ju) 多得。

  在西海岸新區安居小區,改造後的小區煥然一新,路麵平、窗明淨、排水通、出行寬、環境美,兒(er) 童樂(le) 園、公用停車位等設施一應俱全,垃圾分類投放井然有序。

  “社區是我們(men) 的家,自己的家要管好。”記者見到安居小區議事組織代表蘇曉珍時,她正和另外幾名居民代表在小區內(nei) 巡查環境情況。

  安居小區建於(yu) 1998年,今年3月份小區完成改造。改造之初,通過小區322戶居民全員參與(yu) ,經自薦、推薦等方式,選舉(ju) 出3名議事組織代表,由熟悉小區情況的老居民張洪亮、熟悉改造政策的蘇曉珍、有工程施工經驗又懂技術的陳全學組成。

  改造完成後,看到小區環境的變化,居民共同製定了小區管理公約。在原來議事組織的基礎上,居民又自願組建了小區自治小組,小區居民紛紛加入,其中有熱心為(wei) 民的黨(dang) 員、有充滿愛心的在職教師,有水、電、氣精通的家政小能手……小區自治,他們(men) “各顯神通”。

  “這個(ge) 小區以前很亂(luan) 的,沒有人搞衛生,住在這裏一點也不舒服。”蘇曉珍說,現在她和居民代表沒事就在小區轉轉,發現問題,就會(hui) 及時反饋給居民、物業(ye) 或居委會(hui) ,大家共同維護好小區環境。

  “老舊小區改造完成後,光靠政府‘獨唱’難以維持長久,通過業(ye) 主委員會(hui) 或議事組織自管自治,與(yu) 社區居委會(hui) 、物業(ye) 服務企業(ye) 等協同配合,引導居民協商確定改造後小區的管理模式、管理規約及業(ye) 主議事規則,可以形成多方‘合唱’、互惠共贏的局麵,促進小區改造後進入良性循環軌道。”封安剛說。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