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南京都市圈,百姓“幸福圈”

發布時間:2022-08-30 09:5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南京都市圈,百姓“幸福圈”

  講述人:揚州大學旅遊與(yu) 烹飪學院教師 郭秀雲(yun)

  我是一個(ge) “逆向”跨城族,家住省會(hui) 南京,工作在地級市揚州。

  2016年,我博士畢業(ye) 後,有過一段創業(ye) 經曆,後來進入揚州大學任教。之所以跨城工作,一是看中了都市圈裏的便捷交通,二是傾(qing) 心於(yu) 高校的開闊平台與(yu) 工作氛圍。說實話,南京擇業(ye) 競爭(zheng) 壓力大,能找到“雙向心儀(yi) ”的工作挺難的。

  先說說交通吧。我早上6時30分左右從(cong) 南京市棲霞區開車出發,沿著寧海高速,一小時後就能到達校區。也可以乘坐城際鐵路,從(cong) 南京站到揚州站隻需要50分鍾,不過從(cong) 家到車站需要打車,到了揚州站離學校還有一段路程,這樣看來,自駕是最優(you) 方案。

  通勤中,也有困擾。在防疫的特殊情況下,我隻能周一去學校,周五回家。此外,高速路上車流量較大,堵車很常見。

  令人欣喜的是,南京地鐵S5號線已於(yu) 2021年正式開工,預計2026年完工。它途經南京棲霞區,到達揚州西站。乘坐這趟地鐵,單程隻需要40分鍾。我揚州的同事們(men) 時常暢想:到時候,上午去南京新街口逛街,下午乘地鐵回揚州,小日子很爽。其實,我現在周六日或節假日就常從(cong) 南京開車來揚州吃早茶,處理點工作、逛逛街,然後回南京。跨城休閑,也是一種越來越普遍的生活方式了。

  我身邊也有不少人跨城上班,有個(ge) 親(qin) 戚住在江蘇昆山,每天坐高鐵到上海上班;有個(ge) 師妹家住鎮江,在南京農(nong) 業(ye) 大學工作,每天通勤時長單程40分鍾左右。

  這幾年,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的腳步明顯更快了。以南京為(wei) 中心,各種軌道交通縱橫交錯,公共服務也在向更優(you) 質、更均衡發展,“跨城通辦”“讓數據多跑路”真的從(cong) 理想變成了現實。越來越多的碩士、博士不再固守南京等大城市,而是慢慢向周邊中小城市擴散。南京都市圈正在變成我們(men) 的“幸福圈”。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李曉東(dong) 、周洪雙、王斯敏、蔣新軍(jun) 光明日報通訊員 徐夢玲)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