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10年來,三江源區水源涵養量年均增幅6%以上
本報訊 (記者邢生祥)8月31日,中共青海省委“中國這十年·青海”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在西寧舉(ju) 行。青海省委書(shu) 記、省人大常委會(hui) 主任信長星在會(hui) 上介紹說,青海堅持生態保護優(you) 先,“中華水塔”更加堅固豐(feng) 沛,三江源區水源涵養(yang) 量年均增幅6%以上,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實現“雙縮減”,草地覆蓋率、產(chan) 草量分別提高11%、30%以上,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持續增加,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青海湖水體(ti) 麵積比10年前增加約220平方公裏,濕地麵積穩居全國首位,藍綠空間占比超過70%,植被碳庫占比排在全國前列,濕地生態係統固碳總量全國第一。
10年來,青海以綠色低碳為(wei) 導向,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以產(chan) 業(ye) “四地”建設為(wei) 牽引,積極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ti) 係,經濟總量年均增長7%。瞄準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chan) 業(ye) 基地的目標,基本建成“鉀、鈉、鎂、鋰、氯”五大產(chan) 業(ye) 集群,2021年全省鹽湖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達332億(yi) 元,同比增長46%。建成兩(liang) 個(ge) 千萬(wan) 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清潔能源裝機占全省電力總裝機的91%,占全國清潔能源裝機的18%,持續保持全國領先。世界首條以輸送新能源為(wei) 主的輸電大通道建成運行,連續6年刷新全清潔能源供電世界紀錄。
10年來,青海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每年將75%以上的財政支出用於(yu) 民生建設,深入實施民生實事工程,全體(ti)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增長126%,年均增長9.5%。通過精準扶貧、脫貧攻堅,在對口援青力量和東(dong) 西部扶貧協作的大力幫扶下,提前一年實現全省42個(ge) 貧困縣(市、區、行委)全部摘帽、1622個(ge) 貧困村全部出列,53.9萬(wan) 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021年青海常住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3.96歲,比2010年增長4歲,群眾(zhong) 安全感滿意度連續9年穩步上升。
青海瞄準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目標,推出精品線路200條,7條入選全國“十大黃河旅遊帶”精品線路,最美湖泊、最美花海成為(wei) 熱門打卡地。連續21年舉(ju) 辦的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每年帶動10萬(wan) 遊客來青海湖騎行,青海已經成為(wei) 世人向往的“詩與(yu) 遠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