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譜護工難找?護理服務期待建立“正規軍”
閱讀提示
目前,護工行業(ye) 存在專(zhuan) 業(ye) 性不足、服務質量難以監督和保障、收費標準缺乏規範等問題,很多人對護工服務心存憂慮。一方麵,專(zhuan) 業(ye) 人士建議,應該對護工行業(ye) 建立統一完善的監督標準和評價(jia) 體(ti) 係;另一方麵,多地開始試點“無陪護”病房,經過規範化培訓的護理人員或將成為(wei) 陪護主力軍(jun) 。
早晨5點,在遼寧沈陽某醫院一間病房,護工李姐正在給老人洗漱,隨後是翻身、叩背、吸痰、做霧化,然後又將流食通過胃管灌注到老人胃裏。做完這些,已經早晨6點多,此時老人再次入睡,李姐開始打掃病房。
近年來,醫療服務量逐年增加,讓本就緊缺的護理資源更加緊張。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6億(yi) ,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超4000萬(wan) ,僅(jin) 這一群體(ti) 對健康服務、日常生活服務和心理谘詢服務就有著很高的期待。在此背景下,像李姐這樣的護工便成為(wei) 許多患者家屬的重要幫手,受雇在醫院和家庭等場景中,為(wei) 老人、病人提供陪護服務。
但是,把病人交給護工後家屬就能放心了嗎?記者了解到,請護工這件事讓不少人感到煩惱,一方麵擔心護工專(zhuan) 業(ye) 性不足,服務質量難以監督和保障;另一方麵收費標準缺乏規範。今年6月,北京市衛健委出台《2022年北京市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要求護工陪護、雇傭(yong) 服務實行患者自願原則,相關(guan) 服務要實行明碼標價(jia) 和收費公示,護工的服務質量和規範管理問題再次引起關(guan) 注。
護工多缺乏專(zhuan) 業(ye) 性和有效監管
李姐照顧的老人有3個(ge) 兒(er) 女,其中兩(liang) 位身體(ti) 狀況不佳,另一位工作忙,他們(men) 都難以長期承擔陪護重任。2020年4月,李姐的出現,讓老人一家鬆了口氣。
55歲的李姐,做護工3年多。她告訴記者,剛入行時她加入過一家勞務派遣機構,後來有了穩定的客源,決(jue) 定單幹。她的陪護技能主要靠跟同行學,平時也會(hui) 在網上學一些。
來自深圳寶安區的陳衝(chong) ,在養(yang) 老服務業(ye) 有著多年從(cong) 業(ye) 經驗。他在《工人日報》記者采訪中表示,理想的護工要掌握專(zhuan) 業(ye) 的日常陪護技能、基礎醫療知識和基本操作,還要有人文精神,懂得關(guan) 心關(guan) 愛被陪護者,但現實情況是護工群體(ti) 年齡普遍偏大、受教育程度不高、流動性大。
“而且護工行業(ye) 無準入資格,多為(wei) ‘零經驗上崗’,缺乏係統性、專(zhuan) 業(ye) 化培訓。”陳衝(chong) 說。
此外,據陳衝(chong) 了解,護工多為(wei) 患者及家屬自行聘用,與(yu) 勞務派遣機構或家政服務機構簽訂協議。但是正由於(yu) 此,醫療機構對護工執業(ye) 缺乏監管,護工費用亂(luan) 收、一名護工超額陪護多名患者等現象常見。
行業(ye) 需建立統一監督標準和評價(jia) 體(ti) 係
護工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陪護服務需求缺口,但從(cong) 長期看,解決(jue) 護工行業(ye) 相關(guan) 問題,保障患者享受高質量的服務,需要加強行業(ye) 監管。
為(wei) 適應公眾(zhong) 的健康需求,全國層麵近年來推出不少有針對性的政策。2019年7月發布的《關(guan) 於(yu) 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範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高度重視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範管理,對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人員進行不少於(yu) 120學時的理論和實踐培訓。
2020年1月,我國養(yang) 老服務領域第一項強製性國家標準對養(yang) 老護理員培訓等基礎性工作提出具體(ti) 要求。
武漢大學社會(hui) 保障研究中心副教授薛惠元在《工人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相關(guan) 政策為(wei) 規範護工管理提供了宏觀指導,但仍需注意的是,現今護工市場管理仍然繁雜,涉及護工公司、醫院等多方,另有部分護工屬於(yu) 個(ge) 體(ti) 進行工作,政策舉(ju) 措的落實效果可能會(hui) 有折扣。
薛惠元認為(wei) ,行業(ye) 要實現健康長遠發展,建立統一完善的監督標準和評價(jia) 體(ti) 係的步伐需盡快跟上。“醫院要與(yu) 第三方機構理順責任關(guan) 係,製定護工服務規範和服務質量動態評估監督機製,此外,在兼顧護工收入和患者負擔基礎上,探索製定更為(wei) 合理的服務價(jia) 格標準。”
專(zhuan) 業(ye) 護理員或成未來陪護主力軍(jun)
近兩(liang) 年,為(wei) 補齊護工行業(ye) 目前存在的短板弱項,北京、重慶、福建等地陸續出台舉(ju) 措,提出將包含護工在內(nei) 的社會(hui) 勞動者納入終身職業(ye) 技能培訓政策體(ti) 係,支持參加職業(ye) 技能培訓,或是開展“無陪護”病房試點工作,采取規範化培訓,將護工升級為(wei) 專(zhuan) 業(ye) 護理員。
李姐表示,希望有專(zhuan) 門為(wei) 護工提供的免費學習(xi) 培訓機會(hui) 。“我很樂(le) 意參加學習(xi) ,也想通過技能認證,這對往後的工作很有幫助。”
據了解,今年8月,福建已經開始組織實施“無陪護”病房試點工作,患者無須家屬陪護或聘請護工,而是由經過規範化培訓的護理員在護士指導下,提供24小時不間斷陪護、生活照料等服務。護理員由醫院統一聘用管理,費用由財政、醫保、患者多方共同承擔。
另有專(zhuan) 業(ye) 人士表示,根據工作內(nei) 容和職責不同,可以將護理體(ti) 係分為(wei) 護理員、助理護理、醫療護理和護理科學研究等不同層次,各層次的培訓教育內(nei) 容各有側(ce) 重,並建立相應的職業(ye) 上升通道。此外,還應該落實護理員由醫療機構統一聘用和管理製度,建立係統、全麵的培訓體(ti) 係,並完善醫療護理員的職業(ye) 認證製度。
此前,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hui) 老年康養(yang) 服務與(yu) 人才培訓專(zhuan) 項基金副主任陳珍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我國現有鑒定合格的養(yang) 老護理員隻有4萬(wan) 多人,按照1:3失能人口照護比來算,養(yang) 老護理人才缺口可能在千萬(wan) 級別。今年4月,國家衛健委印發的《全國護理事業(ye) 發展規劃(2021-2025年)》提出,要探索建立和發展醫療護理員職業(ye) 隊伍,擴大老年醫療護理人力資源,更好地適應老齡社會(hui) 需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