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暫停鍵、衝鋒號、複活甲……如何麵對職場低穀期

發布時間:2022-09-16 09:5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沒有人喜歡低穀,卻也沒有人能避得開低穀。

  ---------------

  如果將一個(ge) 人的職業(ye) 發展軌跡連線,那一定是一條連續拋物線。高峰時,意氣風發;低穀時,舉(ju) 步維艱。

  沒有人喜歡低穀,卻也沒有人能避得開低穀。有的人將職場低穀期看作洪水猛獸(shou) ,打不過就加入,索性躺平擺爛;有的人將它看作一個(ge) “暫停鍵”,給自己一個(ge) 停下來重新思考職業(ye) 發展的機會(hui) ;還有的人則將其當作勝利的衝(chong) 鋒號,愈挫愈勇,愈戰愈強。

  不論如何看待,低穀期都伴隨著低落、鬱悶,讓人備感不適。那麽(me) ,我們(men) 為(wei) 何會(hui) 陷入職業(ye) 低穀?麵對低穀,我們(men) 應該怎麽(me) 做?

  “我像一塊被放錯了的拚圖”

  詹宇本是北京某互聯網公司房產(chan) 頻道編輯。2018年年初,公司重組房產(chan) 內(nei) 容生產(chan) 團隊,他所在的事業(ye) 部被撤銷,轉崗項目經理。

  轉崗是詹宇職業(ye) 低穀的開始。“我像一塊被錯放了的拚圖”,他不適應新工作、新環境,覺得一切都很陌生,加之舊同事相繼離職,他的孤獨感分外強烈。最重要的是,他覺得新崗位根本沒有發展前景可言。不久後,他選擇“裸辭”,離開北京回到家鄉(xiang) 。

  詹宇的老家在黑龍江省鶴崗市,是一座邊遠小城。在這裏,別說找到互聯網相關(guan) 工作,就連找互聯網公司都困難。他沒有繼續從(cong) 事本行業(ye) ,閑待在家快兩(liang) 年後,他考公成為(wei) 一名警察。

  和詹宇相反,單從(cong) 工作狀況看,海報設計師李鬱在職場上可謂風頭無兩(liang) ,根本看不出低穀的痕跡。“能力強”“效率高”是她的標簽,隻有她自己知道,她停留在低穀期快一年了。“作品被客戶認可”是因為(wei) 她摸透了對方需求,“效率高”是由於(yu) 是她的樣本豐(feng) 富……李鬱將自己的設計作品稱之為(wei) “行活”,即不需要過多思考,通過“模板化”處理便能快速生成的產(chan) 品。對她來說,這份工作早已失去了挑戰性。

  同樣在職場低穀徘徊的,還有劉大月。她是某公務員考試培訓機構的教師,工作十分忙碌。平日裏,她不僅(jin) 要教學、編輯講義(yi) 、錄製公開課,出差更是家常便飯。最忙碌的一個(ge) 月,僅(jin) 有3天是在家裏度過的。即便如此,她收入不高,身體(ti) 還落下了一堆小毛病。

  華北電力大學就業(ye) 指導中心主任、副教授王棟梁表示,職場低穀期是一件平常的事,每個(ge) 人的情況不同,低穀期的表現也會(hui) 有所差別。但整體(ti) 而言,低穀期有一些共通之處:一是收入不穩定,或者長期沒有增長,甚至出現下降;二是工作時容易倦怠,不願意在工作中付出努力,常自我否定,感受不到快樂(le) ;三是在自己的能力和素質上麵,長時間沒有提升。

  保持工作熱情的秘籍:快樂(le) 和幸福感

  我們(men) 為(wei) 何會(hui) 走入職業(ye) 低穀期?這和宏觀環境密切相關(guan) 。“當一個(ge) 人所從(cong) 事的行業(ye) 與(yu) 時代大環境的發展水平不相匹配,且自身價(jia) 值無法在工作中得到體(ti) 現時,便容易陷入低穀期。”王棟梁舉(ju) 例,在夕陽行業(ye) 中,我們(men) 會(hui) 時刻感受到行業(ye) 的日漸衰落;在超前於(yu) 時代的行業(ye) ,個(ge) 人也會(hui) 陷入“有勁無處使”的狀態。

  我們(men) 無法左右浪潮的方向,但當浪潮湧來,我們(men) 是踏浪而行,還是靜待湮沒,取決(jue) 於(yu) 個(ge) 人的選擇。

  趙照畢業(ye) 剛滿兩(liang) 年,工作卻已經換了三次。她對所有行業(ye) 都充滿好奇,但到了實踐階段,對每一個(ge) 都不滿意。她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麽(me) ,所有的選擇都是“隨大流”:看到室友考研,她也考;看到別人考公,她也去。都失敗後,便去找工作。工作量太大、領導不重視,甚至公司離家太遠,都是她離職的理由。趙照說,工作中遇到問題,她從(cong) 不想著去解決(jue) ,總以為(wei) 換個(ge) 地方就好了,可事實並非如此,“新工作也有新的難題”。相比於(yu) 剛畢業(ye) 時,趙照現在找工作更難了,“很多公司覺得我不夠穩定,我的職業(ye) 低穀完全是自己作出來的。”

  詹宇後來發現,有過多次走出低穀期的機會(hui) ,他都沒能把握住。2021年,“鶴崗房價(jia) 約300元一平方米”的新聞引爆全網,低成本、慢節奏的生活吸引了許多人的關(guan) 注,鶴崗一躍成為(wei) 網紅城市。“那時我本可以發揮老本行,去做房產(chan) 中介的”,由於(yu) 缺少信息資源,也不相信外地人真的會(hui) 來買(mai) 房,詹宇並沒有著手行動,“痛失一個(ge) 億(yi) ”。

  李鬱某天刷手機時,意外發現一位新銳設計師的作品。“他將手繪、光影、拚貼等多種形式結合在一起,很有科技感。”李鬱覺得眼前一亮,“原來設計還可以這麽(me) 做”。後來她才發現,這個(ge) 她以為(wei) 的新風格,早已流行一段時間了。隻不過她一直都沉迷於(yu) “行活”,沒有挑戰,忽略了新事物。

  “大學是我們(men) 進入社會(hui) 、步入職場的一個(ge) 過渡階段。”王棟梁說,如果在這一時期,學生未做好職業(ye) 規劃,隨波逐流,在入職前缺乏自己的思考,缺少實踐實習(xi) 的積累和準備,那麽(me) 在實際工作中,如果遇到自己完全不喜歡也不擅長的工作內(nei) 容,就容易陷入迷茫和混沌,從(cong) 而陷入職業(ye) 低穀期。

  與(yu) 此同時,王棟梁分析,工作中缺乏進取與(yu) 創新精神,獲得感低也是陷入低穀的重要原因之一。“隻有從(cong) 中收獲快樂(le) 和幸福感,才能讓我們(men) 持續保持對工作的熱情。”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有的人會(hui) 迎難而上,改善工作方法,從(cong) 而獲得領導和同事的認可,形成良性循環;也有的人過早地“躺平”,慢慢被邊緣化,獲得感越來越低,從(cong) 而迷失在工作中。

  “低穀期”也是“上升期”

  所謂的“職業(ye) 低穀期”真的隻是“低穀”嗎?

  李鬱用行動證明,並不一定如此。她現在不論工作多忙,每天都會(hui) 花至少一個(ge) 小時瀏覽設計網站,研究他人的設計思路。通過不斷學習(xi) 、與(yu) 同行業(ye) 小夥(huo) 伴交流,李鬱對設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如今設計對她來說,不再是各元素簡單的排列組合,而是獨特的藝術創想。“多聽、多學、多看,你以為(wei) 的低穀期也可以是上升期”。

  詹宇將職場低穀期比作“刹車”,它提醒自己,奮鬥的路途不是一馬平川的,它也是一次“複活甲”,能檢查自己的工作是否出現了問題,並在發現問題後及時止損。

  王棟梁表示,麵對職業(ye) 低穀期,我們(men) 首先要學會(hui) 擺正心態,坦然麵對;其次要去分析問題,總結經驗。“不得不承認,在職場中經曆低穀期,多少都有一些我們(men) 自身的原因。反思自身問題並總結原因,可以盡量避免在之後的職業(ye) 生涯中發生類似問題。”

  為(wei) 了更好地認清現狀、重新認識自己,很多人在低穀時選擇開啟一段間隔期,趙照和劉大月便是如此。

  從(cong) 第三份工作離職後,趙照沒有著急找工作。她開始閱讀各類行業(ye) 相關(guan) 書(shu) 籍,請教行業(ye) 從(cong) 業(ye) 者。由於(yu) 無法實習(xi) ,她便接兼職,在實踐中感受工作和自己的適配度。最終,她明確了自己的職業(ye) 規劃。

  秉持著“身體(ti) 才是本錢”的理念,工作一年後,劉大月辭職回到東(dong) 北老家,準備休息一段時間。沒想到,這意外開啟了她事業(ye) 的新篇章。

  劉大月的老家有著典型的北方鄉(xiang) 鎮特點:熟人社會(hui) 、考公熱。因此,她回家沒過多久,就有朋友找她合作。沒想到,在大城市原本平平無奇的考公教學經驗,在家鄉(xiang) 卻成了稀缺資源。劉大月答應了合作,但隻兼職,以最小化機構對自己的製約。此外,她還加入了“野課群”,“群內(nei) 不定期會(hui) 發布兼職信息,我遇到合適的也會(hui) 接”。

  如今,劉大月收入和之前差不多,休息時間卻多了一半。她對自己的現狀很滿意,“遇到職業(ye) 低穀期,不要在一個(ge) 地方死磕。緩一緩,也許你會(hui) 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自我營銷的基礎和前提是使自己成為(wei) 有一技之長的人,能創造社會(hui) 財富的人,是社會(hui) 需要的人。”王棟梁建議,我們(men) 平時就需要積累並不斷提升自己的專(zhuan) 業(ye) 技能,這樣在行業(ye) 不景氣時,才有能力更換到其他行業(ye) 或崗位。

  關(guan) 於(yu) 間隔年,王棟梁表示,這沒有對錯,隻有適不適合。然而從(cong) 求職層麵看,由於(yu) 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會(hui) 對畢業(ye) 生的應屆身份有所要求,選擇了間隔年的學生在求職時會(hui) 受到一定限製。王棟梁建議,學生選擇間隔年,首先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保障,支持其在此期間的規劃。其次,學生要明確間隔年求職的目的。“間隔年不能作為(wei) 對生活和工作的一種逃離,而是應該為(wei) 未來的學業(ye) 或者就業(ye) 打下基礎。”最後,學生要有明確的規劃和高度的自律。

  “越是職場低穀期,反而越能磨煉一個(ge) 人的心性。”王棟梁說,人的一生,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很多珍貴的感悟和寶貴的經驗皆來自於(yu) 你用實際行動戰勝低穀的積澱。

  (應受訪者要求,趙照、李鬱、劉大月均為(wei) 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李丹萍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