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海外華商搶抓綠色經濟機遇

發布時間:2022-09-19 09:41: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前,由國務院僑(qiao) 辦主辦的2022海外華商中國投資峰會(hui) 在廈門召開,峰會(hui) 主題為(wei) “綠色經濟與(yu) 海外華商企業(ye) 可持續發展”。來自45個(ge) 國家和地區的170位華商代表及專(zhuan) 家學者參加會(hui) 議。

  峰會(hui) 期間,多位華商代表向記者分享了企業(ye) 及自身在節能減耗、低碳技術等領域的發展和奮鬥經曆,並對參與(yu) 中國綠色經濟發展、推動雙碳轉型表示充滿信心。

  主動擁抱綠色轉型

  在美國創業(ye) 多年,施乾平一直期待能讓中國噴印品牌在國際上“立起來”。在他看來,主動把握綠色低碳趨勢,給了他和團隊一個(ge) 機遇。

  “1999年,我在北京創立了金恒豐(feng) 科技集團,主要生產(chan) 大型工業(ye) 打印機。當時的打印機使用溶劑型墨水。雖然溶劑會(hui) 揮發造成環境汙染,但因在大幅麵和寬幅麵打印方麵有巨大的市場,公司產(chan) 品供不應求,利潤很高。”施乾平回憶說,“2006年前後,國際上開始有國家陸續頒布法令,要求打印設備更注重節能環保,開始限製溶劑型噴繪機的使用。我意識到,生態友好是工業(ye) 打印行業(ye) 未來的發展趨勢。經過長時間調研思考,我最終決(jue) 定轉型研製高精度的UV環保打印機。”

  然而,這個(ge) 決(jue) 定遭到公司其他高層反對。“他們(men) 認為(wei) ,研發環保打印機成本太高,實在沒必要冒險。但我認為(wei) ,生態友好型的產(chan) 品是企業(ye) 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綠色發展勢在必行。”施乾平說,“我抓住契機招攬了大批研發骨幹,專(zhuan) 注技術攻關(guan) 。2010年,我們(men) 率先研製出了5米寬幅UV環保打印機。”

  環保產(chan) 品造出來了,市場卻不買(mai) 賬。“那時,售價(jia) 百萬(wan) 以上的工業(ye) 打印機幾乎都是進口產(chan) 品,而我們(men) 的產(chan) 品售價(jia) 當時是128萬(wan) 元,市場很難接受國產(chan) 品牌賣這麽(me) 高的價(jia) 格。”施乾平說,“當時工業(ye) 打印機應用領域也沒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標準,行業(ye) 內(nei) 對綠色生產(chan) 方式接受度不高。兩(liang) 年內(nei) ,我們(men) 的環保工業(ye) 打印機沒賣出去一台。”

  2013年以來,中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工業(ye) 打印機行業(ye) 也隨之迎來了轉型契機。施乾平至今記得,2013年8月,通過一場推廣噴印行業(ye) 環保發展理念的論壇,他們(men) 賣出了6台設備。也是從(cong) 那時起,金恒豐(feng) 在綠色工業(ye) 打印領域打響了名號。

  “現在,我們(men) 的工業(ye) 打印機廣泛應用於(yu) 紡織服飾、廣告標識、增材製造等領域,產(chan) 品銷往德國、美國、英國等幾十個(ge) 國家。”施乾平說,“綠色低碳發展是企業(ye) 必須踐行的責任。對主動擁抱綠色轉型的企業(ye) 而言,機遇始終大於(yu) 挑戰。”

  廈門艾德生物董事長鄭立謀回憶來時路,也認為(wei) 主動進行綠色產(chan) 品創新是當初最正確的選擇。

  “我出生於(yu) 上世紀50年代,畢業(ye) 於(yu) 廈門大學生物係。改革開放後,我作為(wei) 首批自費留學生,先後在法國和美國完成了博士和博士後研究,並在美國生物醫藥研發領域工作了20多年。”鄭立謀說。“2008年,全球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掀起腫瘤精準醫療的技術革命。當時,國內(nei) 的腫瘤診療還相對落後,抗癌藥物仍以細胞毒性藥物的化療為(wei) 主,這不僅(jin) 給患者帶來痛苦和損失,也給環境帶來壓力。我認準了精準診療這一熱點領域,看到了報效祖國的機會(hui) ,於(yu) 是選擇回國創業(ye) ,成立艾德生物。”

  鄭立謀說,生物醫藥企業(ye) 的價(jia) 值就在於(yu) 以更環保、更高效的技術和產(chan) 品,解決(jue) 臨(lin) 床痛點,讓患者獲益。為(wei) 實現這個(ge) 目標,鄭立謀一直在帶領企業(ye) 自主創新。如今,企業(ye) 研發出的核酸純化技術及創新設計的基因檢測試劑盒等產(chan) 品,大大提高了核酸提取和基因檢測效率,減少了耗材和原料的使用,也減少了產(chan) 品包裝、試劑材料等醫療垃圾對環境的汙染。

  “我們(men) 這代人,都經曆了改革開放後的經濟高速增長,也目睹了一些以犧牲生態環境為(wei) 代價(jia) 、換取一時經濟增長的短視做法。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如今社會(hui) 各界對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生態環境治理的意識越來越強。作為(wei) 生物醫藥這一新興(xing) 行業(ye) 的企業(ye) 家,我認為(wei) 有必要自覺踐行綠色轉型,積極融入綠色發展大潮。”鄭立謀說。

  與(yu) 國家戰略同頻共振

  來到福建,撲麵而來的氣息讓金鷹中國董事長陳昱廷感到熟悉而親(qin) 切。12年前,懷揣著為(wei) 家鄉(xiang) 莆田打造世界一流工廠的夢想,她的父親(qin) 參與(yu) 規劃、建設了賽得利(福建)纖維工廠。

  “建廠之初,我們(men) 就決(jue) 定斥資35億(yi) 元,從(cong) 國外引入當時最先進的生產(chan) 線和環保處理設施,力爭(zheng) 在原料采購、生產(chan) 、物流等各環節實現清潔生產(chan) 。”陳昱廷說,“建成後,工廠不斷升級針對工業(ye) 汙水、廢氣等的環保設施,環保投資占到項目總投資的22%。如今,工廠的排放指標已經遠低於(yu) 國家標準和環評批複標準。”

  陳昱廷說,作為(wei) 自上世紀90年代就進入中國的僑(qiao) 資企業(ye) ,金鷹集團對在中國的發展一直充滿信心,目前已累計在福建、北京、山東(dong) 、江蘇等省份投資超過800億(yi) 元。

  “中國明確提出力爭(zheng) 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和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後,集團在2021年初成立了碳管理委員會(hui) ,全麵指導和監督金鷹中國區碳管理事務,並正式提出2030年在中國減碳30%。”陳昱廷說,集團一方麵積極協調旗下企業(ye) 參與(yu) 國家碳市場交易活動,另一方麵在內(nei) 部加快與(yu) 減碳有關(guan) 的各項行動。2021年7月和8月,集團先後在江蘇宿遷和廣東(dong) 新會(hui) 工廠建設了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還充分利用旗下企業(ye) 太平洋能源集團的業(ye) 務優(you) 勢,在青海、新疆等地就氫能、風能等新能源項目進行了調研。

  “回望集團在中國20多年來的發展,我認為(wei) 企業(ye) 的發展思路要始終保持與(yu) 國家戰略同頻共振。”陳昱廷說,“當前,綠色經濟正在成為(wei)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源動力之一。企業(ye) 有必要抓住這一曆史機遇,製定發展戰略,進行持續投資。”

  談起中國與(yu) 東(dong) 盟經貿合作,馬來西亞(ya) 發林集團董事主席兼總裁、中國—東(dong) 盟商務協會(hui) 總會(hui) 總會(hui) 長林玉唐十分感慨。

  上世紀80年代,他帶領發林集團開啟創業(ye) 之路,多年來,集團成長為(wei) 東(dong) 南亞(ya) 知名企業(ye) ,他本人也為(wei) 促進中國與(yu) 馬來西亞(ya) 及東(dong) 盟在經貿、人文等領域交流合作不斷奔走發力。

  作為(wei) 深耕東(dong) 盟市場多年的海外華商,林玉唐注意到,東(dong) 盟國家的華僑(qiao) 華人大多數來自中國南方省份,中國與(yu) 東(dong) 盟的經貿往來也多集中在中國南方沿海地區。東(dong) 盟和中國北方地區的企業(ye) 合作還有廣闊空間。

  “2010年,在香港國際投資貿易會(hui) 上,我們(men) 與(yu) 山東(dong) 省達成合作協議,在山東(dong) 德州齊河縣開發建設10平方公裏的東(dong) 盟國際生態城,這既能讓東(dong) 盟企業(ye) 加深對中國長江以北地區市場的了解,也能為(wei) 東(dong) 盟企業(ye) 進駐中國北方市場提供交流平台。”林玉唐說。

  2016年3月,東(dong) 盟國際生態城項目開工,目前多個(ge) 標誌性建築已竣工。生態城內(nei) 部自然環境優(you) 美,同時建有多個(ge) 東(dong) 南亞(ya) 特色建築和東(dong) 盟民俗體(ti) 驗設施,提供了一扇了解東(dong) 盟的文化之窗。

  為(wei) 促進雙邊企業(ye) 合作交流,東(dong) 盟國際生態城承辦多項中國(德州)—東(dong) 盟經貿洽談活動。2019年,中國—東(dong) 盟(德州)經貿洽談會(hui) 在生態城舉(ju) 辦,來自馬來西亞(ya) 、菲律賓、泰國等國家的180多名工商界代表和當地60多家企業(ye) 參會(hui) ,10餘(yu) 家企業(ye) 達成合作意向,涉及精細化工、機械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多個(ge) 行業(ye) 。去年5月,生態城線上承辦了中國—東(dong) 盟(德州)經貿對接會(hui) ,當地部門、企業(ye) 代表同東(dong) 盟各國近百名工商企業(ye) 界人士展開探討。

  “中國與(yu) 東(dong) 盟各國持續開展經貿、人文合作,給了我們(men) 廣闊的發展空間。”林玉唐說,“我們(men) 將繼續建設東(dong) 盟國際生態城項目,幫助更多東(dong) 盟國家的企業(ye) 與(yu) 中國相關(guan) 業(ye) 者進行對接,並結合中國—東(dong) 盟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合作新趨勢,著力促成相關(guan) 綠色投資領域的合作交流。”

  為(wei) 美麗(li) 中國貢獻力量

  對未來在中國繼續進行綠色投資,幾位華商幹勁十足。

  近幾年,鄭立謀正在加緊與(yu) 國內(nei) 外頂尖藥企合作,加快企業(ye) 綠色創新產(chan) 品研發。

  “在綠色經濟的大浪潮下,僑(qiao) 企華商可主動擁抱機遇,踔厲奮發,從(cong) 點滴創新做起,以主人翁的心態主動參與(yu) 綠色轉型,孵化出更多民族企業(ye) ,助力行業(ye) 朝著高質量、可持續之路前行。”鄭立謀說。

  “2021年,中國和東(dong) 盟正式建立全麵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這讓我們(men) 感到振奮。東(dong) 盟地區豐(feng) 富的自然資源,種類繁多的清潔能源,比如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讓東(dong) 盟國家發展綠色經濟和清潔能源具備天然優(you) 勢。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和風電設備及電池、電動汽車生產(chan) 國;東(dong) 盟國際生態城所在的德州市,是中國著名的太陽能城。未來,我們(men) 參與(yu) 中國與(yu) 東(dong) 盟綠色低碳、清潔能源等方麵合作的前景十分廣闊。”林玉唐說。

  “作為(wei) 市場主體(ti) ,積極踐行集約、節能、共享、協同等理念,既是企業(ye) 的社會(hui) 責任,也是企業(ye) 的時代使命。當前,中國積極推動雙碳目標的規劃和行動,無論對新能源企業(ye) 還是傳(chuan) 統企業(ye) 的低碳轉型都提供了無限商機。我們(men) 可充分發揮自身優(you) 勢,努力為(wei) 中國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出一份力。”施乾平說。

  最近,陳昱廷剛剛查看了集團旗下亞(ya) 太森博(山東(dong) )漿紙公司的“中水回用”項目。這一項目自2013年實施以來,將城市中水“變廢為(wei) 寶”用於(yu) 工業(ye) 生產(chan) ,每年可節省1000多萬(wan) 立方米水資源。“這相當於(yu) 節省了整個(ge) 杭州西湖的蓄水量。”陳昱廷說。

  “作為(wei) 海外華商,我們(men) 熱愛中國、關(guan) 心中國。在中國經濟社會(hui) 全麵綠色轉型的關(guan) 鍵時期,我們(men) 要善於(yu) 發現和利用這一機會(hui) ,主動參與(yu) 綠色可持續發展,為(wei) 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陳昱廷說。(林子涵)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