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富有韌性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係
構建富有韌性的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體(ti) 係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與(yu) 穩定國際論壇綜述
作者:本報記者 陸健《光明日報》( 2022年09月21日 03版)
9月19日至20日,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與(yu) 穩定國際論壇在浙江杭州舉(ju) 行。與(yu) 會(hui) 多國政要、駐華使節、國際組織有關(guan) 負責人、跨國企業(ye) 代表等,就加強全球產(chan) 業(ye) 合作、暢通國際物流、助力世界經濟複蘇等議題開展對話交流。
論壇期間,中國同二十國集團輪值主席國印度尼西亞(ya) 及智利、古巴、巴基斯坦、塞爾維亞(ya) 6國共同發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與(yu) 穩定國際合作倡議》,呼籲世界各國共同攜手構建更具平等性、包容性和建設性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夥(huo) 伴關(guan) 係,共同建設美好繁榮的世界。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形成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分工的結果,是重要的全球公共產(chan) 品。維護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才能做大世界經濟發展蛋糕,並讓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國人民。本次論壇獲得了各國企業(ye) 的高度關(guan) 注和參與(yu) ,來自施耐德電氣集團、高通公司、波音民機集團、霍尼韋爾國際公司等企業(ye) 的高管作了交流發言。論壇還收到了空中客車公司、寶馬(中國)服務公司、豐(feng) 益國際集團、達索係統公司、鬆下控股株式會(hui) 社等知名企業(ye) 發來的賀電。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黨(dang) 組書(shu) 記、部長金壯龍表示,中方將堅定不移維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公共產(chan) 品屬性,以實際行動深化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國際合作,與(yu) 各國一道,共同構築安全穩定、暢通高效、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體(ti) 係。
“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形成和發展,是市場規律和企業(ye) 選擇共同作用的結果。通過政治力量改變符合經濟規律的做法,人為(wei) 推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按照政治意圖進行調整,既不現實,也不明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指出,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正在經曆新一輪大調整,尤其在全球化遭遇逆流、地緣政治衝(chong) 突加劇、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更加脆弱的情況下,國際社會(hui) 需要共同努力,增強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韌性。
供應鏈的韌性,從(cong) 根本上說,指的是企業(ye) 快速識別及應對供應中斷,並從(cong) 中恢複的能力。如何應對衝(chong) 擊和挑戰,打造韌性供應鏈,這成為(wei) 各國企業(ye) 關(guan) 注的焦點。思愛普公司(SAP)全球高級副總裁、全球研發網絡總裁柯曼表示,供應鏈中斷是全球產(chan) 業(ye) 麵臨(lin) 的最大挑戰之一。企業(ye) 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與(yu) 合作夥(huo) 伴、客戶以及供應商建立緊密聯係和協作。高通公司首席商務官吉姆·凱西則認為(wei) ,未來的供應鏈將會(hui) 建立在工業(ye) 4.0,以及智能網聯解決(jue) 方案、高級分析和雲(yun) 計算的基礎上,這將讓整個(ge) 供應鏈管理變得更加智能、高效和穩定。
中國作為(wei) 世界製造大國和最大的消費者市場,有著全世界最廣泛、最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布局。如中歐班列作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標誌性品牌,截至2021年底累計開行超過4.9萬(wan) 列,通達歐洲23個(ge) 國家180個(ge) 城市,運輸貨物443.2萬(wan) 標箱,已成為(wei) 推動中歐貿易互利共贏的“加速器”、穩定全球供應鏈的“黃金通道”。
阿裏巴巴集團董事會(hui) 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代表中國企業(ye) 發言時說,國際地緣政治衝(chong) 突加劇、逆全球化思潮湧現等因素給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提出了重大挑戰,而數字化在全社會(hui) 對抗風險和提升韌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麵向未來,阿裏巴巴將與(yu) 各方加強合作,以數字技術為(wei) 支撐,充分發揮平台企業(ye) 與(yu) 生態夥(huo) 伴開放協作的優(you) 勢,為(wei) 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韌性和穩定貢獻力量。
工業(ye) 發展需要富有韌性且穩定的供應鏈支持,牽一發而動全身。挑戰之下也有機遇,疫情雖然給全球供應鏈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但也給行業(ye) 發展和創新帶來了機會(hui) 。站在全球化競爭(zheng) 的大視野下,一大批中國企業(ye) 正在通過原創性的技術創新、國際化的客戶結構以及綠色安全韌性供應鏈的構建,參與(yu) 全球市場競逐。
得益於(yu) 全球供應鏈網絡的提前布局,傳(chuan) 化化學荷蘭(lan) 、泰國、中國供應鏈保障團隊快速反應,全力保證全球供應鏈係統的運營效率,沒有因疫情因素發生一起斷貨斷供事件。“今天我們(men) 迎來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加速重構,這對我們(men) 是挑戰,也是難得的機遇。”傳(chuan) 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將挑戰轉化為(wei) 機遇,贏得發展主動權,需要回答好三個(ge) 必答題——推進科技創新、提升供應鏈水平和實現數字化轉型,從(cong) 而提升效率和質量,這是企業(ye) 的責任,也蘊藏著企業(ye) 的效益和價(jia) 值。”(本報記者 陸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