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高標準建設 高質量保護(美麗中國·國家公園設立一年來①)

發布時間:2022-09-26 09:47:00來源: 人民日報

  編者按:去年10月,我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dong) 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開啟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建設新篇章。一年來,國家公園建設在管理體(ti) 製創新、嚴(yan) 格生態保護、社區融合發展等方麵積極探索、積累經驗,成為(wei)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麗(li) 名片。

  即日起,本版推出“美麗(li) 中國·國家公園設立一年來”係列報道,聚焦第一批國家公園設立以來在生態保護領域所做的努力,探索國家公園建設如何更好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去年,青海省委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行動方案》,提出建設國家公園典範,推動共建青藏高原國家公園群,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國家公園群為(wei) 基礎的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空間格局。

  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立,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體(ti) 製試點任務全麵完成,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工作正式獲批……一年來,青海推進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蹄疾步穩,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基本成形。

  以保護具有國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態係統為(wei) 主要目的,實現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

  秋天的青海湖,清波如碧,美不勝收。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甘子河鄉(xiang) 達玉村牧民尖木措,得意地向記者展示他剛拍到的黑頸鶴群。

  從(cong) 誌願者到管護員,尖木措在青海湖邊巡守了快30年,帶動全村上百名牧民加入生態保護的行列,“要建國家公園哩,大夥(huo) 更得加把勁!”

  就在上周,一天之內(nei) ,青海省委、省政府組成的調研團隊,沿著周長約360公裏的青海湖考察了整整一圈。

  二郎劍汙水處理廠、黑馬河保護站、鳥島自然保護區……調研主題涉及水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生態旅遊、環湖地區城鎮帶試點、村容村貌提升等多個(ge) 方麵,旨在深入貫徹落實“在建立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上走在前頭”要求,高站位高標準創建青海湖國家公園。

  今年4月,國家公園管理局正式批複同意開展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工作。從(cong) 1975年始建自然保護區,到1997年經國務院批準升格為(wei)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到如今開始國家公園創建,青海湖近五十載的保護發展曆程,也見證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在製度層麵的提檔升級。

  何為(wei) 國家公園?2019年中辦、國辦印發的《關(guan) 於(yu) 建立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的指導意見》中明確:以保護具有國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態係統為(wei) 主要目的,實現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陸域或海域,是我國自然生態係統中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chan) 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部分,保護範圍大,生態過程完整,具有全球價(jia) 值、國家象征,國民認同度高。

  2020年,國家林草局和青海省政府出台了《青海建立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示範省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從(cong) 首個(ge) 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建設,到率先啟動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先行先試的青海交出了如下成績單:三江源國家公園去年正式設立,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體(ti) 製試點任務全麵完成,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工作正式獲批。

  借鑒經驗,用國家公園一塊牌子管到底

  三江源國家公園是青海建設國家公園示範省的最好樣板。青海省林草局局長李曉南記得,5年前他與(yu) 記者站在曾經的三江源保護區劃圖前,隻見各類保護地犬牙交錯,時任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首任局長的他感慨:“為(wei) 了醒目,區劃圖標示得五顏六色、花花綠綠,我看了都犯暈!”而今,他有了新感慨:“破解條塊分割的弊端,打造用國家公園一塊牌子管到底的治理新體(ti) 係,是三江源探索出的寶貴經驗。”

  對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所涉4縣進行大部門製改革、實現集中高效統一保護,對原有6類15個(ge) 保護地進行功能重組、優(you) 化整合,形成了一套製度治理、一體(ti) 化係統監測、一支隊伍執法等管理模式……《關(guan) 於(yu) 建立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的指導意見》中明確,國家公園建立後,在相同區域一律不再保留或設立其他自然保護地類型。

  去年,隨著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立,黃河源約古宗列曲區域、長江源格拉丹東(dong) 區域、當曲區域也被納入,三江源國家公園區劃麵積由試點階段的12.31萬(wan) 平方公裏增加到了19.07萬(wan) 平方公裏,範圍擴大到5縣(市)15個(ge) 鄉(xiang) 鎮,國家公園一塊牌子管到底的經驗得到推廣。

  記者從(cong) 青海省林草局了解到:隨著《青海建立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示範省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推進,截至目前,青海全省109處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已優(you) 化整合為(wei) 79處,保護地總麵積不減反增,多了3.41萬(wan) 平方公裏,其中國家公園在全省保護地總麵積中的占比已然過半,這意味著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已基本成形。

  高標準為(wei) 的是高質量。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進入收官階段,祁連山南麓798個(ge) “問題圖斑”完成整改,青海湖啟動為(wei) 期10年的第六次封湖育魚……據最新統計,青海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已經達到57.8%,35個(ge) 國家考核斷麵水質優(you) 良比例達100%,生態係統質量和穩定性不斷提升,“中華水塔”更加堅固豐(feng) 沛。

  以人為(wei) 本,推動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wei) 民

  一隻藏狐的突然襲擊,讓喜馬拉雅旱獺驚慌失措——發生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天峻縣境內(nei) 的一幕,被青海本土攝影師鮑永清定格。

  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曲麻萊管理處,牧民出身的生態管護員組成了近百人的大自然攝影隊,作品曾獲邀參展,珍貴的雪豹照片及影像數不勝數……“這兩(liang) 年,青海以高原珍稀野生動物為(wei) 主題的生態攝影作品頻頻斬獲國際大獎。”青海省林草局副局長王恩光說,“在國家公園,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鳥獸(shou) 的棲息樂(le) 園也是攝影家與(yu) 管護員的創作寶地。”

  《關(guan) 於(yu) 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行動方案》明確了“以人為(wei) 本、共建共享”的原則,提出“著力構建生態文明建設全民行動體(ti) 係,推動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wei) 民”,回答著國家公園靠誰建、建給誰的問題。

  除了翩翩起舞的黑頸鶴,“半河清水半河魚”的湟魚洄遊壯觀場景、種群數量穩步恢複的普氏原羚照片,如今也都成為(wei) 尖木措巡護途中的“妙手偶得”。像他一樣,現在青海全省活躍著14.5萬(wan) 名生態管護員,從(cong) 曾經的草原利用者轉型為(wei) 生態保護者。

  矯健敏捷的白唇鹿、萌態百出的荒漠貓……來自北京、成都、合肥、廣州、深圳等地多所小學的小朋友們(men) ,用妙趣橫生的畫筆在“花兒(er) 與(yu) 少年 守護祁連山”生態科考夏令營創作了一份份五彩斑斕的作品。

  今年8月,青海省環境教育協會(hui) 負責人尤魯青第一次邀請省外的小朋友走進祁連山國家公園。“孩子們(men) 都說8天時間太短了,明年還要來!”尤魯青說。這兩(liang) 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設立了13所生態學校,形成特色鮮明的自然教育課程。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