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令人羨慕的“秒睡” 也可能是一種病

發布時間:2022-09-27 14:34: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隨時隨地說睡著就能睡著,恐怕要被眾(zhong) 多失眠患者看作是在“凡爾賽”。但特“困”戶的煩惱誰能理解?由於(yu) 不引人注意,昏昏欲睡的狀態往往可能拖延醫治一二十年。9月22日是世界發作性睡病日,今天醫生就來帶大家認識這種在我國有70萬(wan) 患者的“瞌睡病”。

  症狀輕重不一

  這個(ge) 病愛禍害青少年

  一名剛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一上課就睡覺,一笑就摔倒,學習(xi) 成績下降,是懶還是病……

  一名身強力壯的年輕人開著車卻頻頻點頭犯困,險些釀成車禍……

  一位中年大叔和別人聊著天卻突然口齒不清、昏昏欲睡,甚至打起呼嚕來……

  這些尷尬的局麵是怎麽(me) 回事?其實困擾這些人的元凶是一種罕見的慢性睡眠障礙疾病,叫做發作性睡病。這種病的發病率很低,每2000個(ge) 人中隻有1個(ge) 人發病,全世界約有300萬(wan) 發作性睡病患者,中國的發作性睡病患者約70萬(wan) ,占全球的四分之一。

  每個(ge) 發作性睡病的表現都不一樣,有的臨(lin) 床表現很輕,隻有白天輕度犯困的,小睡一會(hui) 兒(er) 就能改善,這些患者往往不去就診;有些患者的症狀表現很重,會(hui) 嚴(yan) 重影響生活學習(xi) 工作的方方麵麵。

  發作性睡病的高峰好發年齡在8至15歲,大約三分之二的患者7歲左右就會(hui) 發病。第二個(ge) 高峰發病年齡大概40歲以後。最小發病年齡可以在3歲發病,最大發病年齡可在70歲發病。由於(yu) 發作性睡病發病率低,臨(lin) 床症狀差異大,公眾(zhong) 普遍對本病的認識不足,導致很多在兒(er) 童青少年時期發病的患者得不到及時的診斷治療,據國外研究報道,發作性睡病從(cong) 發病到確診平均延遲8至22年。對於(yu) 兒(er) 童青少年來說,這個(ge) 年齡是求學和個(ge) 性發展的關(guan) 鍵時期,如果得不到及時診斷和治療,將對患者的人生產(chan) 生巨大的影響。

  五大核心症狀

  提示嗜睡“不簡單”

  發作性睡病最早是1880年由法國醫生首先報道,隨著對該病認識的加深,人們(men) 最終總結出發作性睡病的五大核心症狀,也稱為(wei) “五聯征”。

  日間過度思睡是發作性睡病最常見的症狀,幾乎百分之百患者都會(hui) 出現,表現為(wei) 突然發生的不可抗拒的睡眠發作,有時可能出現在行走、進餐或者交談時,在外界刺激減少時,例如看電視、看書(shu) 或者開會(hui) 時更容易出現。如果在這個(ge) 時候睡上一覺,往往會(hui) 有精力恢複的感覺,但精力的恢複持續時間往往不長。

  猝倒是指大笑或者強烈的情感刺激後出現渾身無力,使患者被迫跌倒或坐下,這是雙側(ce) 肢體(ti) 肌張力部分或完全喪(sang) 失所致,雖然持續時間很短暫,但患者發作時有跌倒的風險。兒(er) 童患者的猝倒症狀往往不典型,常表現為(wei) 低頭、吐舌頭、麵部表情異常等症狀。無力發作的時間常為(wei) 數秒至數分鍾。

  睡眠幻覺通常是看到熟悉人的影子、聽到熟悉的聲音,或者有被觸摸的感覺,這種體(ti) 驗往往十分真實,常常讓人無法分辨夢境和現實,大多發生在剛要入睡時或者從(cong) 睡眠中醒來時,也可發生在午睡時。

  睡眠癱瘓患者從(cong) 睡眠中醒來身體(ti) 好像被壓住了不能動一樣,也就是人們(men) 俗稱的“鬼壓床”。發作時患者意識清楚並能感知到周圍的事物,但卻無法活動或說話,需要有人推一下就很快恢複正常。這種情況會(hui) 持續數秒至數分鍾,剛發病時會(hui) 感到恐懼。盡管正常人也會(hui) 出現“鬼壓床”,但發作性睡病的患者出現得十分頻繁。

  夜間睡眠紊亂(luan) 這也是患者就診時的主訴之一,主要表現為(wei) 睡眠不安,多夢易醒,醒後再入睡困難,此外也可以有周期性肢體(ti) 運動以及快眼動睡眠期行為(wei) 異常。

  除此之外,許多發作性睡病的患者還會(hui) 出現體(ti) 重增加、性早熟、精神障礙、認知功能損害等其他臨(lin) 床表現。

  快來答題

  超10分建議看醫生

  如果出現上述症狀的困擾,可以進行一個(ge) 小小問卷測試一下,Epworth嗜睡量表是臨(lin) 床上常用的調查量表,讓受試者對不同環境下“打瞌睡”的欲望進行自我評價(jia) ,總分24分,大於(yu) 10分則為(wei) 思睡。

  請根據您近一個(ge) 月的情況,從(cong) 每道題中選擇一個(ge) 最符合的情況進行勾選,評分標準:沒有或很少瞌睡0分,偶爾瞌睡1分,經常瞌睡2分,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都有瞌睡3分。

  1.坐著閱讀書(shu) 刊時(上課時);

  2.看電視(電腦)時;

  3.在公共場所坐著不動時;

  4.乘車旅行持續一小時不休息;

  5.條件允許情況下,下午躺下休息時;

  6.坐著與(yu) 人談話時;

  7.午餐不喝酒,餐後安靜地坐著;

  8.遇堵車時,在停車的數分鍾內(nei) 。

  建議評分大於(yu) 10分的受試者及時到醫院的睡眠專(zhuan) 科或神經內(nei) 科的睡眠專(zhuan) 業(ye) 醫生就診,接受規範的標準多導睡眠監測、多次小睡潛伏期試驗。為(wei) 了精準診斷和鑒別診斷,有些患者首次就診還需要進行係列的檢查,包括腦核磁共振、腦電圖、腰椎穿刺腦脊液食欲素檢測及發作性睡病的相關(guan) 易感基因檢測,這些檢查能幫助提高發作性睡病診斷的精確性。

  目前多次小睡潛伏期試驗和腦脊液食欲素檢測仍被公認為(wei) 發作性睡病具有診斷價(jia) 值的重要檢查方法。

  趕走“睡神”除了吃藥

  調整生活習(xi) 慣很重要

  發作性睡病還沒有針對病因的治療,所有的治療主要針對發作性睡病對生活影響最大的幾個(ge) 核心方麵進行,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

  主要分為(wei) 兩(liang) 大類:一類是治療日間思睡的藥物,主要為(wei) 精神振奮類藥物,如莫達非尼、替洛利生、呱甲酯等,還有一些FDA批準的新型促覺醒藥物;另一類是治療猝倒、睡眠癱瘓及入睡前幻覺的藥物,主要包括文拉法辛、氯米帕明等一些抗抑鬱劑等。這需要在睡眠專(zhuan) 家的指導下用藥,並定期複診。

  非藥物治療

  患者的積極心理在治療配合中起著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具體(ti) 應當如何做呢?首先可從(cong) 簡單的日常生活習(xi) 慣進行改變開始,如保證夜間充足睡眠,安排規律的午睡來減少白天睡意,戒酒、戒煙,避免過度進食高碳水化合物類食物;避免駕駛、高空及水下作業(ye) 等;保持樂(le) 觀的態度,當存在自卑或抑鬱情緒,應及時尋求心理幫助或治療;也不可太過興(xing) 奮,從(cong) 而避免猝倒發作。對於(yu) 青少年患者,家長和老師應認識到日間思睡及猝倒是疾病表現,並對此表示理解,協助青少年患者進行心理建設和長期的疾病管理。同時患者應前往正規睡眠門診接受藥物治療。

  發作性睡病目前的治療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另有基因、幹細胞治療以及食欲素激動劑仍在實驗研究中,相信不久後會(hui) 有更多的藥物投入到臨(lin) 床使用,從(cong) 而造福發作性睡病患者,趕走睡魔,讓患者重拾精力充沛的一天。

  文/詹淑琴(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