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凝聚民生領域監督合力

發布時間:2022-10-10 10:09:00來源: 中國紀檢監察報

  作者:戚軍(jun)

  堅持人民至上、維護群眾(zhong) 利益,是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群眾(zhong) 反對什麽(me) 、痛恨什麽(me) ,紀檢監察機關(guan) 就要堅決(jue) 防範和糾正什麽(me) 。實踐中,紀檢監察機關(guan) 必須把解決(jue) 群眾(zhong) 身邊的腐敗和不正之風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聚焦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深入推進民生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集中整治,以強有力監督不斷增強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聚焦政策落實,強化專(zhuan) 責監督。確保黨(dang) 中央惠民富民、促進共同富裕各項政策措施有效落實,是政治監督的重要內(nei) 容。要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緊盯脫貧攻堅“四不摘”政策落實、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項目建設、“五級書(shu) 記”抓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責任等方麵,紮實推進過渡期專(zhuan) 項監督。要圍繞鞏固深化“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成果,緊盯區域治理熱點、行業(ye) 治理堵點、基層治理痛點,深入整治教育醫療、養(yang) 老社保、生態環保、安全生產(chan) 、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腐敗和不正之風,用“小切口”撬動“大民生”。要圍繞鞏固深化掃黑除惡專(zhuan) 項鬥爭(zheng) 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推進“打傘(san) 破網”常態化,持續釋放“有腐必懲、有傘(san) 必打、有網必破”的強烈信號,讓群眾(zhong) 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公平正義(yi) 。

  聚焦群眾(zhong) 訴求,從(cong) 嚴(yan) 執紀問責。要堅持嚴(yan) 的主基調不動搖,緊盯群眾(zhong) 反映難辦的事、該辦不辦的事、最不滿意的事,用好明察暗訪、專(zhuan) 項監督、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廣泛收集問題線索,精準高效作出處置。緊盯責任、紀律和作風問題,重點查處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推諉扯皮、敷衍應付,以權謀私、吃拿卡要等不擔當、不作為(wei) 、慢作為(wei) 、亂(luan) 作為(wei) 問題,對“蠅貪”“微腐敗”絕不手軟,對典型案件通報曝光,強化警示震懾作用。緊盯表現在基層、根子在上級的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完善以下看上“直通車”機製,設立鄉(xiang) 鎮基層觀測點、企業(ye) 監督員,透過群眾(zhong) 反映的具體(ti) 問題,深入查糾背後存在的幹部作風問題,以嚴(yan) 肅問責倒逼轉作風、優(you) 服務、提效能。要堅持嚴(yan) 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並重,落實“三個(ge) 區分開來”要求,貫通運用“四種形態”,加大容錯糾錯力度,讓黨(dang) 員幹部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更好地幹事創業(ye) 、服務群眾(zhong) 、服務發展。

  聚焦源頭治理,深化標本兼治。群眾(zhong) 訴求涉及方方麵麵,問題表現各式各樣,但絕不能陷入就事論事、循環往複的怪圈,必須堅持一體(ti) 推進“三不腐”理念,運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梳理發現群眾(zhong) 反映比較強烈的共性問題、突出問題,督促有關(guan) 地方和部門單位研機析理、對症下藥、舉(ju) 一反三,推動深化改革、完善製度、優(you) 化治理,努力取得更多製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從(cong) 根源上預防老問題複發、新問題滋生。要做實做細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提出高質量的紀檢監察建議,並跟蹤督促落實,形成邊辦案、邊剖析、邊整改、邊治理的閉環機製。要堅持正反麵教育相結合,充分用好發生在身邊的典型案例資源,通過編印懺悔錄、拍攝警示教育片、開展廉政宣講等方式,督促黨(dang) 員幹部引以為(wei) 戒。要注重發揮廉潔文化浸潤作用,深入挖掘紅色革命文化、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的廉潔元素,不斷豐(feng) 富廉潔文化建設的載體(ti) 和形式,廣泛調動各級各部門和社會(hui) 各層麵參與(yu) 的積極性,推動形成講廉、倡廉、向廉的生動局麵。

  聚焦常態長效,完善製度機製。做好民生這篇大文章,需要不斷深化對監督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把實踐探索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從(cong) 製度、體(ti) 製、機製層麵固化提升,努力在維護群眾(zhong) 利益上展現更大作為(wei) 、取得更大成效。要把專(zhuan) 項監督作為(wei) 有力抓手,規範方法步驟,明確職責分工,完善保障措施,著力提升規範化、法治化、正規化水平。要把基層監督作為(wei) 重要著力點,以清廉建設為(wei) 載體(ti) ,指導縣區紀委監委完善鄉(xiang) 鎮協作區模式,在保持原有機構、職能不變的基礎上,統籌人員力量,密切協作配合,破解基層“熟人社會(hui) ”監督難題。要把統籌銜接“四項監督”作為(wei) 科學方法,發揮好巡察綜合監督平台作用,健全“室組”聯合辦案、“室組地”聯動監督機製,構建內(nei) 外貫通、左右銜接、上下聯動的“一盤棋”監督格局,凝聚監督合力。(戚軍(jun) )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