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地區打造跨域低碳發展樣本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綠色低碳、節能降耗已成為(wei) 社會(hui) 各方關(guan) 注的焦點。近期,包括上海、海南、吉林在內(nei) 的多個(ge) 地方政府密集公布碳達峰實施方案和相關(guan) 意見、計劃等“路線圖”。其中,多地表示要建設近零碳排放園區試點。
近日,位於(yu) 滬蘇浙交界處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發布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方案》和《水鄉(xiang) 客廳近零碳專(zhuan) 項規劃》。示範區執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指出,示範區的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落實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抓手,相關(guan) 方案旨在為(wei) 探索一體(ti) 協同落實碳達峰目標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為(wei) 落實跨域協調發展和“雙碳”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統籌經濟發展與(yu) 碳排放控製
著力打造長三角低碳發展樣本
據介紹,目前示範區碳達峰主要目標是要統籌經濟發展與(yu) 碳排放控製,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加快構建政府主導、市場驅動、業(ye) 界共治、全民參與(yu) 的一體(ti) 協同降碳格局,積極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
具體(ti) 而言,到2025年,在青吳嘉兩(liang) 區一縣分別完成上級下達目標的基礎上,力爭(zheng) 示範區能耗強度較2020年降低15%左右,碳排放強度較2020年下降20%以上;到2030年前,整體(ti) 率先實現高質量達峰並穩步下降,為(wei) 實現碳中和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對此,示範區將堅持五大原則:一是一體(ti) 協同,提升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堅持綠色低碳轉型引領,在節能降碳聯動、構建綠色交通網絡、增強碳匯能力以及綠色低碳準入、碳減排核算等重點領域一體(ti) 協同推進,整體(ti) 提升示範區綠色低碳發展水平。二是係統推進,強化政策技術集成賦能。突出區域降碳政策在示範區係統集成,強化新方法、新技術的示範應用,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研發突破,有力引領和支撐碳達峰目標實現。三是增存並舉(ju) ,實現穩妥有序安全達峰。立足示範區能源資源稟賦,穩妥有序壓減存量,循序漸進控製增量,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平穩過渡,確保穩妥有序安全達峰。四是示範引領,彰顯區域標杆樣板特色。匯聚長三角區域優(you) 勢資源,聚焦集中引領和分類示範,打造一批綠色低碳示範片區、園區、社區和項目,加快形成示範引領效應。五是業(ye) 界共治,凝聚綠色低碳轉型合力。堅持政府主導、市場主體(ti) ,探索創新科學合理的市場化和多元化綠色低碳共建製度,推動全民共建低碳社會(hui) 。
集中引領和分類示範雙向發力
水鄉(xiang) 客廳近零碳規劃加速推進
根據有關(guan) 機構的統計,各類產(chan) 業(ye) 園區對經濟貢獻率達30%以上,與(yu) 此同時,由於(yu) 工業(ye) 能源消費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60%以上,工業(ye) 園區碳排放可達全國總排放量的約31%。在新時期碳中和願景下,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的生態性和碳中和特性將會(hui) 受到更多關(guan) 注。
水鄉(xiang) 客廳近零碳專(zhuan) 項規劃是示範區相關(guan) 工作的重要一環。長三角一體(ti) 化示範區執委會(hui) 生態規建部副部長楊文敏介紹,相關(guan) 規劃旨在把綠色低碳理念和技術融入水鄉(xiang) 客廳規劃、建設、運營全過程,推動產(chan) 業(ye) 、能源、交通、建築、消費、生態等領域近零碳技術產(chan) 品的綜合集成應用,大力探索減源、增匯、替代的近零碳路徑,一體(ti) 打造在區域、全國乃至全球具有引領作用的碳達峰碳中和引領區和樣板間。到2025年,水鄉(xiang) 客廳綠色低碳節點性區塊、功能性項目與(yu) 主體(ti) 工程同步基本建成,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到2030年,碳排放實現零增長,生態碳匯明顯增加,水鄉(xiang) 客廳基本建成近零碳示範片區,碳中和試點示範技術率先得到廣泛應用。
除了水鄉(xiang) 客廳的集中引領,在實際操作中,示範區還推動了不同片區的分類示範。如在水鄉(xiang) 客廳原點周邊(方廳水院、創智引擎、科創學園、會(hui) 展村苑),積極推動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的先行先試,大力推廣應用分布式光伏、地(水)源熱泵、氫能、生物質能、近零碳建築等技術設施,並與(yu) 原點周邊重點項目同步設計、建設、運行。“三園”(江南圩田、桑基魚塘、水鄉(xiang) 濕地)建設聚焦近零碳建築、低碳循環立體(ti) 農(nong) 業(ye) 、生態碳匯技術示範應用和水林田湖草濕一體(ti) 化保護修複,大力實施增濕擴綠,持續提升物種豐(feng) 度和碳匯能力,提供良好生態體(ti) 驗。
同時,加快推進研創古鎮(青浦金澤)、智造藍灣(吳江汾湖)、數慧雲(yun) 巷(嘉善大舜)三個(ge) 產(chan) 業(ye) 功能片區建設與(yu) 發展,將“三區”建築深度節能、可再生能源利用、綜合能源方案、綠色綜合交通、綠色金融、大數據賦能與(yu) 經濟、業(ye) 態、模式創新等深度融合。
政策賦能與(yu) 技術支撐雙措並舉(ju)
加大標準統一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存在碳數據收集、減碳路徑選擇、效應評估和交易的量化標準不一的問題,如何在轉型過程中更好地平衡區域和行業(ye) 經濟發展,成為(wei) 關(guan) 鍵。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yu) 工程學院副教授郭茹介紹,以長三角一體(ti) 化示範區水鄉(xiang) 客廳為(wei) 例,其涉及滬蘇浙兩(liang) 省一市,但到目前為(wei) 止,滬蘇浙有自己的碳排放核算標準,且部分口徑不完全統一。這意味著,當下還有諸多摸底工作需要完成。
為(wei) 此,同濟大學牽頭學校多個(ge) 學科,有將近12個(ge) 學院的老師和專(zhuan) 業(ye) 骨幹參與(yu) 了這項工作,包括環境、城規、建築、土木、交通、農(nong) 業(ye) 等,此外,工作組還聯合了三峽、中節能、寶業(ye) 集團等企業(ye) 力量參與(yu) 其中。
同時,相關(guan) 機構加大了政策賦能與(yu) 技術支撐結合力度。
目前,示範區正積極探索實行分領域、分階段、分區域一體(ti) 協同的碳減排扶持和補貼政策。如利用示範區先行啟動區財政專(zhuan) 項資金,對示範區先行啟動區內(nei) 實施並納入國家年度規模計劃的光伏項目給予一定額度的支持;與(yu) 此同時,結合示範區實際,一方麵加強先進低碳零碳負碳技術引進與(yu) 試點應用,另一方麵推動共建一體(ti) 化數字治理平台與(yu) 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生態圈。比如,在可再生能源開發、綠色交通等領域先行開展試點示範,推動碳普惠規則共建、標準互認、信息共享、項目互認,以點帶麵逐步擴大領域範圍,建立示範區碳普惠激勵機製。(記者 胡潔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