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取暖神器熱銷歐洲 今冬還有哪些升級新品?
據外媒報道,歐洲各國預計最早將於(yu) 12月迎來極寒天氣,能源危機下,供暖成本飆升。在這個(ge) “最貴冬天”,浙江義(yi) 烏(wu) 等輕工輕紡產(chan) 業(ye) 帶的商家接到了不少萬(wan) 件級別的海外大單,中國產(chan) 傳(chuan) 統“保暖八大件”悄然走紅:內(nei) 穿的秋褲、中層的高領毛衣、外穿的羽絨服、睡覺時的法蘭(lan) 絨睡衣,以及家裏擺著的取暖器、電熱毯,冬天上課捂手、晚上上床捂腳的暖手寶和熱水袋。
除了熱銷海外,國內(nei) 市場的“取暖神器”也再度登場,它們(men) 因身材小、效果好備受“怕冷星人”好評。今年的神器也再度“升級”,供暖效果提升的同時耗電量減少,並且身形“百變”,挑戰多種使用場合。
對於(yu) 小居室空間來說,暖風機雖好,但是耗電量較大是明顯缺點。2022年新升級的產(chan) 品為(wei) 小功率發電,每小時僅(jin) 耗電0.1至0.3度。但小功率並不影響製暖效果,機器通過360度對流循環暖流,迅速讓室內(nei) 升溫,從(cong) 頭暖到腳。並且,內(nei) 置的發熱陶瓷可以實現一秒速熱,告別了傳(chuan) 統暖風機發熱絲(si) 發熱慢的缺憾,溫暖無需等待。
踢腳線取暖器問世以來因為(wei) 機身設計節省空間受到好評。今年升級後的新品又增加了淨化空氣、增加濕度的功能,一舉(ju) 多得,讓室內(nei) 環境更加舒適。並且,纖薄的機身可以120度上下自動旋轉送暖,使得送暖範圍更廣、麵積更大。有孩子、寵物的家庭無需擔心燙傷(shang) ,機身的三重防燙設計保障外殼溫度不超過30℃,直接接觸也不會(hui) 燙手。而踢腳線的造型還能使機器變成一台烘幹機——麵向晾衣架,即可用強勁熱風快速烘幹衣物。
對於(yu) 職場打工人來說,桌下取暖器是在供暖季來臨(lin) 前的保暖好物。曾經較為(wei) 簡陋的發熱板設計如今更新換代,石墨烯遠紅外熱技術取代了電熱絲(si) 發熱,瞬間升溫,五檔遙控調溫更加人性化,耗電量也控製在較低範圍,可以說這個(ge) 冬天“暖腳神器”被重新定義(yi) 了。
“移動地暖”算得上是暖腳神器中的新星。它試圖取代的目標是傳(chuan) 統的暖腳袋,發熱溫度更高,筆記本電腦的造型打開後,踩上雙腳,暖風從(cong) 腳底、腳麵一路吹到小腿和膝蓋,暖意洋洋。折疊易收納,方便移動至不同空間。
暖手袋、發熱圍巾都是近幾年火起來的過冬神器。新品暖手袋突破原有設計,平時背上身就是一個(ge) 斜挎包,口袋設計不僅(jin) 可以揣進雙手,還可以打開來平鋪在桌麵上變身成加熱桌墊,軟綿綿的質地讓午休更加愜意。平鋪在肚子上可以暖肚,真是想暖哪裏暖哪裏。
隨身小毛毯如今也加入了“自發熱”家族。毯身上有一個(ge) “不起眼”的USB接頭,充電寶、電腦、電源都可為(wei) 其供電,輕鬆取暖。毯子內(nei) 藏的發熱片經過數萬(wan) 次折彎測試,可以放心水洗以及機洗甩幹。
文/記者 陳斯(北京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