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需軟環境支撐
日前,2022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hui) 在西安成功舉(ju) 辦。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要苦練內(nei) 功,繼續加大對硬科技的投入,在安全核心技術上不鬆勁,為(wei) 硬科技一詞再添熱度。
硬科技通常指事關(guan) 國家戰略安全的重點產(chan) 業(ye) 領域、重大關(guan) 鍵產(chan) 品,以及重點環節上的關(guan) 鍵技術、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當前,發展硬科技已成為(wei) 區域競爭(zheng) 的關(guan) 鍵變量、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guan) 鍵一環。發展硬科技,並非一朝一夕之力,要久久為(wei) 功,堅持不懈;同時,也離不開良好的軟環境作為(wei) 支撐。
一是理順機製。針對當前存在的堵點、難點,要切實發揮企業(ye) 創新主體(ti) 的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更好結合,通過合理的利益捆綁機製和糾紛化解機製,增強各界涉足硬科技的積極性,從(cong) 多方麵實現創新資源有效匯聚。比如,隨著創新創業(ye) 活動日益活躍,很容易出現知識產(chan) 權等方麵的爭(zheng) 議,需要更加多元、靈活、高效的法律服務。近日,西安仲裁委員會(hui) 依托國家級硬科技創新示範區,與(yu) 相關(guan) 機構合作設立全國首家硬科技領域專(zhuan) 業(ye) 仲裁機構,就有助於(yu) 解決(jue) 其中複雜且專(zhuan) 業(ye) 性強的各種利益糾紛。
二是營造生態。硬科技領域前景廣闊,但無論技術研發,還是成果轉化落地都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隻有通過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為(wei) 科研院所及其團隊“鬆綁減負”,才能營造鼓勵創新、包容失敗的良好生態環境。近年來,西北工業(ye) 大學等高校針對科技成果孵化、轉化、產(chan) 業(ye) 化中的“痛點”,實施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技術轉移人才評價(jia) 和職稱評定、橫向科研項目結餘(yu) 經費出資科技成果轉化等改革試點,進一步激勵人才放開手腳、大膽創新。
三是培養(yang) 人才。長遠來看,硬科技是能夠激發新一輪科技革命、催生新產(chan) 業(ye) 變革、引領新一輪跨越式發展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卡脖子”技術買(mai) 不來、討不來,需要從(cong) 長計議,切實加大原始創新力度。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因此,既要利用好現有人力資源,又要不斷優(you) 化人才培養(yang) 和評價(jia) 機製,通過揭榜掛帥等形式,確保為(wei) 尖端前沿技術研發提供強大的人才儲(chu) 備,源源不斷推出豐(feng) 碩成果。(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楊開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