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守護濕地 詩意棲居

發布時間:2022-11-04 09:3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姚亞(ya) 奇

  穿過濕地和蔥蘢的植物,走進水上浮著的小木屋,享受露營的愉悅;深入竹林,站在彩色玻璃室觀賞花草和池水,感受靜謐的自然風光……近日,湖北武漢的沙湖濕地藝術園正式對市民開放。這座與(yu) 濕地比鄰而“居”的藝術花園群,一經開放就成為(wei) 市民們(men) 感受城市濕地景觀的新打卡地。

  今年是我國加入《濕地公約》30周年。30年來,我國不斷加大立法保護、科研監測、科普宣傳(chuan) 、國際合作等力度,把重要濕地納入生態保護紅線,濕地保護修複取得顯著成就。

  全國濕地約5635萬(wan) 公頃 實現人與(yu) 濕地和諧共生

  “關(guan) 關(guan) 雎鳩,在河之洲。”“蒹葭蒼蒼,白露為(wei) 霜。”這些古詩詞描繪的美麗(li) 場景,就是2000多年前中國先秦時期陝西境內(nei) 黃河、渭河沿線的濕地。走進今天的三秦大地,紅堿淖濕地水域廣闊、候鳥嬉戲、景觀壯美;西鄉(xiang) 牧馬河濕地中,鳥類在水麵振翅飛翔,青山綠水中一派勃勃生機。

  近年來,陝西推進濕地資源的科學保護,優(you) 良的自然生境為(wei) 植物生長、動物棲息、魚蝦繁衍提供了生存保障,濕地生物多樣性得到明顯提升。

  在山東(dong) 東(dong) 營,黃河三角洲濕地有近300種鳥類棲息。山東(dong) 近年來大力實施的黃河濕地保護和修複工程,讓黃河三角洲濕地麵積增加22%,已達約169萬(wan) 畝(mu) 。

  在黨(dang) 的二十大新聞中心第三場集體(ti) 采訪中,山東(dong) 省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白玉剛介紹:“生態好不好,鳥兒(er) 最知道。黃河三角洲鳥類已從(cong) 187種增加到371種,相當於(yu) 增了一倍。”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將重要濕地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中將濕地列為(wei) 一級地類,實施濕地保護修複項目3400多個(ge) ,新增和修複濕地1200多萬(wan) 畝(mu) 。

  從(cong) 陝西到山東(dong) ,從(cong) 島狀林群落與(yu) 河流縱橫交織的北方沼澤濕地,到以紅樹林為(wei) 主的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修複的進程在全國鋪展,一幅人與(yu) 濕地和諧共生、生物多樣性不斷增加的美好圖卷徐徐打開。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濕地麵積約5635萬(wan) 公頃,占全球濕地麵積的4%。中國已指定國際重要濕地64處、國家重要濕地29處、省級重要濕地1021處,設立國家濕地公園901處。《濕地公約》共認定43個(ge) 國際濕地城市,中國13個(ge) 城市入選,是全球入選國際濕地城市數量最多的國家。

  推進濕地保護高質量發展 到2025年保護率達到55%

  在河北曹妃甸濕地,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鵜鶘在今年首次現身;在石家莊滹沱河濕地,全球極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青頭潛鴨日前被觀測發現……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珍稀野生動物“落戶”河北。數據顯示,目前,河北自然分布的陸生野生動物物種已增加到60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44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99種。

  河北省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和濕地管理處處長劉洵介紹:“此前南大港濕地建成後,每年引入黃河水4000萬(wan) 立方米,今明兩(liang) 年,2萬(wan) 平方米退化濕地將得到修複,濕地還將修建堤壩6237米,以東(dong) 方白鸛為(wei) 重點的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專(zhuan) 屬保護棲息地建設正在穩步推進。”

  在湖南,湘江流域8市退耕還林還濕試點持續推進,洞庭湖濕地生態保護聯合巡護執法行動啟動……一係列舉(ju) 措助力濕地生態係統功能提升。湖南省林業(ye) 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胡長清表示,2017年至今,湖南已累計完成退耕還林還濕麵積3.85萬(wan) 畝(mu) 。

  在濕地修複保護上,我國依然步履不停。日前,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全國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年)》,推進濕地保護高質量發展。

  《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國濕地保有量總體(ti) 穩定,濕地保護率達到55%,科學修複退化濕地,紅樹林規模增加、質量提升,健全濕地保護法規製度體(ti) 係,提升濕地監測監管能力水平,提高濕地生態係統質量和穩定性。新增國際重要濕地20處、國家重要濕地50處。到2030年,濕地保護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初步建立,濕地生態係統功能和生物多樣性明顯改善,濕地生態係統綜合服務功能增強、固碳能力得到提高,濕地保護法治化水平持續提升,使我國成為(wei) 全球濕地保護修複的重要參與(yu) 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國家林草局濕地管理司副司長鮑達明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實施一批濕地保護修複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包括長江經濟帶、京津冀等國家重大戰略的濕地保護修複工程,補齊濕地生態保護短板。

  積極參與(yu) 全球生態治理 講好中國濕地故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濕地保護、濕地履約取得了曆史性成就,交出了優(you) 異的答卷,我國成為(wei) 全球濕地保護事業(ye) 的堅定支持者、重要推動者。

  國家林草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中國於(yu) 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後,認真履行《濕地公約》義(yi) 務,積極參與(yu) 全球生態治理,講好中國濕地故事,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啟動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東(dong) 亞(ya) -澳大利西亞(ya) 遷飛路線中國候鳥保護網絡建設”項目,對約30萬(wan) 公頃國際重要濕地加強管理。目前,全球共有43個(ge) “國際濕地城市”,其中中國城市有13個(ge) ,數量位居全球第一。

  11月5日,《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hui) (COP14)即將在中國武漢和瑞士日內(nei) 瓦線上線下同步召開,大會(hui) 以“珍愛濕地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為(wei) 主題,將助力推進全球濕地保護合作。

  “《濕地公約》是最早的政府間多邊環境公約之一,致力於(yu) 全球濕地生態係統保護和合理利用,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我國加入《濕地公約》30年來,認真履行責任和義(yi) 務,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COP14大會(hui) 執委辦主任孟憲林說。

  孟憲林表示,舉(ju) 辦這次大會(hui) ,既是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舉(ju) 措,必將推進我國濕地保護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為(wei) 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濕地貢獻;同時,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和地球生命共同體(ti) 的重要舉(ju) 措,必將為(wei) 全球濕地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等作出中國貢獻。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