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三季度宏觀杠杆率小幅上升,房貸增速下行,居民債務增長放緩

發布時間:2022-11-09 10:00:00來源: 第一財經

  經曆上半年的明顯上漲後,三季度宏觀杠杆率逐步企穩。日前,國家金融與(yu) 發展實驗室(NIFD)發布《2022年三季度中國杠杆率報告》(下稱《報告》),第三季度的宏觀杠杆率從(cong) 二季度末的273.1%上升至273.9%,上升0.8個(ge) 百分點,增幅較二季度的4.9個(ge) 百分點有所收窄。

  “從(cong) 杠杆率上升的態勢來看,三季度的上升幅度較為(wei) 有限,基本符合前期對2022年宏觀杠杆率上升態勢‘前高後穩’的判斷。”國家金融與(yu) 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研究中心秘書(shu) 長劉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經濟企穩是三季度宏觀杠杆率企穩的主要原因,若經濟增速基本保持穩定,全年杠杆率增幅預計在10個(ge) 百分點左右。

  另從(cong) 結構上看,居民部門和非金融企業(ye) 部門貸款增速仍在曆史低位,居民儲(chu) 蓄率繼續上升,民營企業(ye) 的投資需求不足,私人部門在債(zhai) 務擴張上愈發保守。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記者稱,這主要是由於(yu) ,今年以來疫情反複抑製居民活動半徑與(yu) 消費意願,且經濟增速下行壓力較大,居民對未來收入信心不足,使得消費貸需求低迷;同時,“房住不炒”背景下,房貸增速亦有所下行,限製了居民加杠杆的行為(wei) 。

  宏觀杠杆率逐步企穩

  不同於(yu) 2021年的下降,今年以來,宏觀杠杆率重回升勢,先是一季度上升4.4個(ge) 百分點,隨後二季度再度上升了4.9個(ge) 百分點。不過,到了三季度,這一趨勢有所變化。《報告》顯示,三季度宏觀杠杆率從(cong) 二季度末的273.1%上升至273.9%,僅(jin) 上升了0.8個(ge) 百分點。

  至此,今年前三季度宏觀杠杆率共上升10.1個(ge) 百分點;同時,M2/GDP上升了0.5個(ge) 百分點,從(cong) 二季度末的219.4%升至219.9%;存量社會(hui) 融資總額與(yu) GDP之比也上升了1.1個(ge) 百分點,從(cong) 二季度末的284.1%升至285.2%。

  從(cong) 杠杆率上升的態勢來看,三季度的上升幅度較為(wei) 有限。在劉磊看來,這主要受三方麵因素影響。首先是,居民和企業(ye) 部門債(zhai) 務增速仍然未見起色,居民的消費貸款和住房貸款仍處於(yu) 較低增速,非金融企業(ye) 部門在債(zhai) 務擴張的行為(wei) 上偏於(yu) 保守,上半年用短期票據增加企業(ye) 貸款的現象也受到抑製。

  與(yu) 此同時,地方政府債(zhai) 務額度在上半年已經基本使用完畢,下半年的新增發行量非常有限,未拉動政府杠杆率提升。數據顯示,三季度地方政府的杠杆率相比二季度下降了0.3個(ge) 百分點,全部政府部門僅(jin) 增加了0.2個(ge) 百分點。

  另外,三季度的經濟增速有所恢複,二季度實際GDP和名義(yi) GDP的季度同比增速分別為(wei) 0.4%和3.9%,三季度則分別恢複到3.9%和6.1%。“經濟企穩是三季度宏觀杠杆率企穩的主要原因。”劉磊稱。

  今年三季度,中國經濟克服了多重超預期衝(chong) 擊的不利影響,主要指標恢複回穩,保持在合理區間,積極因素累積增多。再考慮到前期穩增長的相關(guan) 政策可能在四季度才明顯見效,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預計,四季度經濟增速會(hui) 繼續穩步抬升。

  目前來看,上述原因仍是決(jue) 定四季度宏觀杠杆率走勢的最重要因素,《報告》認為(wei) ,若經濟增速基本保持穩定,四季度的杠杆率仍將基本穩定,甚至有所回落。

  不過,明明認為(wei) ,在疫情擾動下,當前經濟複蘇基礎並不牢固,今年社融數據也頻繁出現大幅增長之後回落的情況,反映出經濟內(nei) 生修複動力偏弱,對政策依賴度較高,因此,預計在經濟徹底回暖之前,貨幣政策仍將保持寬鬆基調。政策發力與(yu) 經濟弱複蘇的組合,有利於(yu) 宏觀杠杆率的進一步上升,因而預計未來宏觀杠杆率將呈現曲折上行的趨勢。

  房貸增速下降,居民債(zhai) 務增速再創新低

  分部門來看,相比非金融企業(ye) 部門和政府部門,居民部門宏觀杠杆率增速最低。第三季度,居民部門杠杆率僅(jin) 上升了0.1個(ge) 百分點,從(cong) 二季度末的62.3%上升至62.4%,前三季度共上升了0.2個(ge) 百分點,已經連續9個(ge) 季度在62%的水平上下微幅波動。

  與(yu) 此同時,《報告》顯示,三季度的居民債(zhai) 務增速進一步下降到7.2%,再創新低;其中,短期消費貸和房貸的存量規模增速分別僅(jin) 為(wei) 2.1%和5.0%,隻有個(ge) 人經營貸還維持在16.1%的高位。

  “在總收入增速下降且未來經濟增長不確定性較大的環境下,居民部門主動去杠杆的意願較強。居民消費增速和房地產(chan) 交易量都較為(wei) 低迷,也限製了居民加杠杆的行為(wei) 。”劉磊稱。

  明明也告訴記者,這主要是受兩(liang) 方麵因素影響。一方麵,經濟增速下行壓力較大,居民對未來收入信心不足,消費貸需求低迷;另一方麵,“房住不炒”背景下,“房價(jia) 長期上行”預期有所扭轉,“保交樓”風波影響了居民的購房熱情,前三季度房地產(chan) 銷售數據大幅回落,房貸增速亦有所下行。

  實際上,居民債(zhai) 務中,房地產(chan) 抵押貸款占據主要部分,截至二季度末,這一規模約53.1萬(wan) 億(yi) 元。但自2016年末達到38%的頂峰後,房地產(chan) 貸款增速逐漸下台階,並於(yu) 今年同比增速下降到10%以下。

  劉磊表示,這是居民杠杆率近兩(liang) 年來不再上升的最主要原因。從(cong) 曆史趨勢上看,房地產(chan) 貸款增速與(yu) 住宅價(jia) 格增速基本保持同步周期。今年9月百城住宅價(jia) 格的同比增速已經降至0.15%的低位,三線城市已經連續兩(liang) 個(ge) 季度同比負增長,相應的住房交易規模也處於(yu) 低位,房地產(chan) 周期向下的態勢較為(wei) 明顯。居民部門也更趨於(yu) 保守,對房地產(chan) 貸款較為(wei) 謹慎。

  與(yu) 此相反,個(ge) 人經營貸則不斷發力,支撐了居民部門杠杆率的表現。據了解,自2021年開始個(ge) 人經營性貸款增速就已經超過了房貸增速,在居民債(zhai) 務中占比不斷提高。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個(ge) 人經營性貸款同比增速更是達到16.1%,這在促進經濟複蘇及調節經濟結構等方麵起到一定作用。“今年貨幣政策保持寬鬆基調,經營貸利率偏低,對經營貸需求形成了一定的支撐。”明明稱。

  除了居民部門,非金融企業(ye) 部門方麵,2022年三季度該部門杠杆率上升了0.5個(ge) 百分點,從(cong) 二季度末的161.3%上升至161.8%;前三季度共上升了7.0個(ge) 百分點,已經連續三個(ge) 季度上升,接近2021年一季度時的水平。據悉,上半年企業(ye) 債(zhai) 務增速的主要動力來自於(yu) 企業(ye) 的短期票據融資大幅增長,這一現象在三季度有所緩解,企業(ye) 中長期貸款增速提高,但企業(ye) 主動融資的意願仍然較為(wei) 有限。

  政府部門方麵,2022年三季度政府部門杠杆率上升了0.2個(ge) 百分點,從(cong) 二季度末的49.5%上升至49.7%,前三季度共上升了2.9個(ge) 百分點。劉磊預計,四季度政府部門杠杆率仍將保持平穩,甚至有所下降。“在私人部門投資和消費動力都較為(wei) 有限的情況下,政府部門需要多措並舉(ju) 拉動經濟增長盡快恢複到潛在增速的軌道中。”

  需警惕金融周期見頂回落

  整體(ti) 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宏觀杠杆率共攀升了10.1個(ge) 百分點,結束了2020年三季度以來連續六個(ge) 季度的去杠杆勢頭。但如今,杠杆率增長趨緩的背後,需警惕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衰退風險。

  《報告》稱,縱觀全球主要國家的經濟運行規律,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衰退是金融周期見頂回落時的普遍規律。中國當前宏觀杠杆率的絕對水平並不算高,長期較高的國民儲(chu) 蓄率積累了大量資產(chan) ,使得中國可以承擔更高的宏觀杠杆率水平。可以判斷,當前中國的金融周期還有上升空間,但也應在宏觀政策上主動作為(wei) ,避免金融周期提早見頂回落。

  “對於(yu) 當前的風險,宏觀調控應從(cong) 資產(chan) 和債(zhai) 務存量角度解決(jue) 問題。”劉磊稱,結構性去杠杆的目標並不是降低杠杆率的絕對值,而是在保持總債(zhai) 務水平溫和上升的同時,降低無效債(zhai) 務,尤其是僵屍企業(ye) 和地方政府隱性債(zhai) 務,提高信貸資源配置的效率。

  《報告》進一步建議,相應的宏觀政策可分兩(liang) 階段進行。一是迅速恢複信心,擺脫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衰退的困境,防止形成信用供給、投資和信心不足三者自我強化式的衰退。二是,在此基礎上,盡快實現政府主導下的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修複,從(cong) 存量角度解決(jue) 金融周期的風險。比如,在貨幣政策上,提高市場中性操作,對私人部門的一些不良債(zhai) 務應確認損失,盡快實現債(zhai) 務的出清;在財政政策上,用政府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擴張來支持修複私人部門的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等。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