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山東青島城陽區:創新實踐守護美麗濕地

發布時間:2022-11-24 09:2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劉豔傑 光明日報通訊員 苟小妹

  在近日舉(ju) 辦的《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hui) 上,山東(dong) 省青島市城陽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hui) 受邀參加濕地植物多樣性保護與(yu) 永續發展論壇。在論壇上,協會(hui) 會(hui) 長徐立強作了題為(wei) “青島城陽濕地科普實踐與(yu) 思考”的主旨發言,其中,該區為(wei) 保護濕地推出的“誌願林長”經驗備受關(guan) 注。

  城陽區地處青島膠州灣北岸,域內(nei) 有嶗山西麓葳蕤的森林,白沙河、墨水河等六水繞城的濕地,還有膠州灣入海口的灘塗,濕地麵積約13.6萬(wan) 公頃。雖然有“林長製”保駕護航,但因人手不足,實踐中也會(hui) 有生態保護、管理、監督不到位等一些難題。如何解決(jue) 這一痛點?“誌願林長”應需而生。

  “‘誌願林長’顧名思義(yi) 就是將‘誌願’和‘林長’兩(liang) 個(ge) 職能融合在一起的一項工作。”徐立強告訴記者,協會(hui) 自成立以來,誌願者已超過5000人,一直致力於(yu) 區域內(nei) 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很多工作內(nei) 容與(yu) 林長製職能相似。基於(yu) 此,為(wei) 了協助政府主管部門做好濕地生物多樣性監督執法、引導公眾(zhong) 做好生態文明實踐和科普教育宣傳(chuan) ,助力濕地生態保護修複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協會(hui) 與(yu) 區文明辦、自然資源局、團市委等單位聯合推出了“誌願林長”模式。通過政府賦能,讓誌願者更有責任感地去參與(yu) 生態資源監督與(yu) 保護,參與(yu) 生態保護公益服務。

  “‘誌願林長’推出後,已有近萬(wan) 名誌願者參與(yu) 相關(guan) 活動,有力提升了公眾(zhong) 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意識。”徐立強說,近幾年來,通過為(wei) 鳥安家、生態修複等誌願實踐,全區的生態環境得到很大提升。目前,城陽區生態係統記錄的鳥類達400餘(yu) 種,包括黑嘴端中華鳳頭燕鷗、東(dong) 方白鸛、青頭潛鴨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類占山東(dong) 省鳥類資源的92%、占全國鳥類資源的28%。

  廣袤的濕地既是萬(wan) 物生靈的家園,也是孩子們(men) 接觸自然、認識自然的樂(le) 園,在“誌願林長”經驗助力下,城陽區中小學生保護濕地的實踐也走在了全國前列。該區依托濕地資源開展生態教育活動已近10年,建成了7所以濕地保護為(wei) 特色的學校,居全國區縣首位。

  城陽區夏莊街道丹山小學六年級學生吳俏爾聽說她的“多彩濕地”繪畫作品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hui) 上展示並被贈送給論壇主辦方留存,非常開心。吳俏爾告訴記者,學校門口就是丹山公園和丹山水庫濕地,老師經常帶領他們(men) 走進大自然,讓他們(men) 在大自然的懷抱裏感受生命的價(jia) 值和意義(yi) 。

  “我們(men) 協會(hui) 與(yu) 50多家學校建立了聯係,每年聯合開展百餘(yu) 場環保活動,讓保護濕地的種子在孩子們(men) 的心中發芽。”徐立強說,在濕地生態的科普教育宣傳(chuan) 上,“誌願林長”已成為(wei) 一個(ge) 有力的抓手。

  “優(you) 越的生態稟賦是大自然對城陽最好的饋贈,我們(men) 將通過‘誌願林長’等一係列製度創新,廣泛動員社區、企業(ye) 、學校等全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到生態文明建設中來,繪就水清、河暢、岸綠、景美、民富的生態畫卷,打造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幸福家園。”青島市城陽區委書(shu) 記、總林長呂鵬說。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