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甘南俄合拉——家門口創業的幸福

發布時間:2022-11-24 09:2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草原牧區行·甘肅篇④】

  光明日報記者 張雲(yun) 楊雪丹

  從(cong) 美仁大草原向西,順著平坦的縣道X406行駛,不久便來到了綠水青山環抱的甘南州合作市佐蓋曼瑪鎮俄合拉村。

  平均海拔3100米的高原之上,陽光透過雲(yun) 朵縫隙,為(wei) 綠野披上一層金黃。白雲(yun) 下,一棟棟幹淨整齊的民居依山而建。

  走進崗堅諾林民宿,記者見到了返鄉(xiang) 創業(ye) 的智華。這位地道的藏族漢子,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整棟房子屬於(yu) 安多藏式的建築風格,全都是我自己設計的。”

  智華是7個(ge) 兄弟姐妹中的老小,也是家中唯一的大學生。大學畢業(ye) 後,智華先入職後“下海”,足跡遍布全國各地,還去過阿聯酋、日本等10多個(ge) 國家。“每到一處,吸引我的不僅(jin) 是風景名勝,還有最能體(ti) 現當地風土民情的民宿。我常想,可不可以在家門口建民宿呢?”

  夢想,曾一直隻是夢想。俄合拉村過去是一個(ge) 以畜牧業(ye) 、種植業(ye) 為(wei) 主的傳(chuan) 統藏族村落,生產(chan) 生活方式相對落後,“垃圾靠風刮,汙水靠蒸發。”智華回憶道,“守著這麽(me) 美的草原,卻招不來也留不住旅客。”

  “轉機出現在3年前。”佐蓋曼瑪鎮鎮長黨(dang) 增傑介紹,“那是合作市脫貧摘帽後的第一年。”2019年,借助甘南州實施“一十百千萬(wan) ”工程的契機,俄合拉村投資4000餘(yu) 萬(wan) 元,完成項目建設31個(ge) ,鋪設地下給排水管網4000米,完成綠化麵積5000平方米,也成了遠近聞名的旅遊標杆村。

  “聽說家門口要修路,我就知道做旅遊準能行。”智華隨即放下顧慮,拿出全部積蓄紮進了民宿行業(ye) 。曆經3年時間,崗堅諾林民宿於(yu) 今年6月正式營業(ye) 。傳(chuan) 統與(yu) 現代、中式與(yu) 西式碰撞交融的風格,讓它很快成了當地的網紅民宿。

  “客房和傳(chuan) 統藏族民居很像,鍋灶、土炕、雕木裝飾,但內(nei) 核是現代的,衝(chong) 水馬桶、熱水器一應俱全,要讓客人住得舒服。”智華說。

  “來藏家,都會(hui) 嚐試藏餐。”記者跟隨智華來到用餐區,傳(chuan) 統的木質餐桌上處處透露著他的“小心思”,彎月形的紅酒架上擺放著紅酒和酒杯,旁邊還有一盆生機勃勃的綠植和點餐二維碼。

  智華指著菜譜上的“藏八寶套餐”說:“點這個(ge) 套餐的人可多了,一份套餐可以吃到8種藏族美食:藏飯、藏包、羊排、蕨麻豬、糌粑點心、酸奶……”過去,高原因缺氧而烹飪簡單。現在,電力充足、食材豐(feng) 富以及新式廚具的使用,讓高原的餐桌不再單調。

  走南闖北的人,想法自然活絡。“菜譜中我加入了炸薯條、咖啡、雞尾酒等西式餐飲,光咖啡就有好幾種呢,濃縮咖啡、拿鐵咖啡、藍山咖啡,在這裏都能喝到。”他笑著說,“200人同時就餐,沒有一點兒(er) 問題。”

  隻待高風便,非無雲(yun) 漢心。整個(ge) 俄合拉村也借助生態美,吃上“旅遊飯”。村旅遊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與(yu) 第三方公司簽訂協議,吸納村民參與(yu) 經營,帶動全村196人、34戶致富增收,每年保底分紅45萬(wan) 元。

  采訪接近尾聲,天邊晚霞絢爛,智華臉上的笑容更顯溫暖:“幸福是奮鬥出來的,能夠在家門口幹事創業(ye) ,對我來說是最幸福的。”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