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五號即將出征:開啟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
光明日報記者 章文
11月28日上午,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hui)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召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介紹了此次任務的相關(guan) 情況,並對公眾(zhong) 關(guan) 切給予回應。
神十五乘組將重點開展6個(ge) 方麵工作
從(cong) 2021年4月天和核心艙發射到此次神舟十五號任務,中國載人航天在19個(ge) 月內(nei) ,密集實施11次發射、2次飛船返回、7次航天員出艙,4個(ge) 飛行乘組12名航天員接續在軌工作。在短短不到兩(liang) 年的時間內(nei) ,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組裝建造如期完成。季啟明感慨道:“整個(ge) 過程環環相扣、一氣嗬成、堪稱完美,展現了中國載人航天三十年發展的厚重沉澱與(yu) 強大實力,跑出了新時代中國航天發展的加速度。”
作為(wei) 空間站三艙組合體(ti) 組裝完成後到訪的第一個(ge) 乘組,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任務滿滿。“神舟十五號飛行任務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最後一棒,也是空間站應用與(yu) 發展階段的第一棒,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季啟明表示,神舟十五號乘組將在任務期間重點開展6個(ge) 方麵工作:
一是開展空間站三艙狀態長期駐留驗證工作;二是完成15個(ge) 科學實驗機櫃解鎖、安裝與(yu) 測試,開展空間科學研究與(yu) 應用、航天醫學、航天技術等領域的40餘(yu) 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三是實施3~4次出艙活動,完成夢天艙擴展泵組和載荷暴露平台設備安裝等工作;四是驗證貨物氣閘艙出艙工作模式,與(yu) 地麵協同完成6次貨物出艙任務;五是開展常態化的平台測試、維護及站務管理工作;六是開展在軌健康防護鍛煉、在軌訓練與(yu) 演練等工作。
即將迎來6名中國航天員同時在軌的曆史時刻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飛船發射入軌,目前航天員乘組已在軌工作生活176天。神舟十四號乘組在軌任務安排飽滿,任務期間,乘組與(yu) 地麵配合完成了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組裝建造,經曆了9種組合體(ti) 構型、5次交會(hui) 對接、2次分離撤離和2次轉位任務,可以說是空間站任務實施以來的“最忙乘組”。
季啟明介紹,神舟十四號任務期間,中國載人航天又創造了多個(ge) “首次”:首次實現兩(liang) 個(ge) 20噸級的航天器在軌交會(hui) 對接;首次實現空間站艙段轉位;航天員乘組首次進入問天、夢天實驗艙,開啟中國人太空“三居室”時代;首次實現貨運飛船2小時自主快速交會(hui) 對接,創造了世界紀錄;首次利用氣閘艙實施航天員出艙活動,並創造了一次飛行任務3次出艙的紀錄;首次使用組合機械臂支持航天員出艙活動;航天員乘組首次在軌迎來貨運飛船來訪。此外,即將首次開展飛行乘組在軌輪換,迎來6名中國航天員同時在軌飛行的曆史時刻。
“神舟十四號乘組返回前還有不少工作要做,他們(men) 要把空間站設置為(wei) 六人在軌模式,為(wei) 新乘組入駐做好相關(guan) 準備。”季啟明表示,乘組輪換期間,主要完成空間站組合體(ti) 與(yu) 物資狀態以及實驗項目的工作交接。同時,神舟十四號乘組還將為(wei) 返回地麵繼續開展相關(guan) 針對性準備工作。
第三批航天員將逐漸成為(wei) 主力軍(jun)
2020年10月,我國完成第三批18名預備航天員選拔,包括7名駕駛員、7名飛行工程師、4名載荷專(zhuan) 家。季啟明介紹,按照航天員訓練大綱,第三批航天員需開展8大類、近百項、400餘(yu) 個(ge) 科目的訓練,經過兩(liang) 年多的刻苦訓練,目前已完成了全部基礎科目和大部分專(zhuan) 業(ye) 技術科目的訓練內(nei) 容,“按照空間站應用與(yu) 發展階段後續任務規劃,部分第三批航天員已開始後續任務的針對性訓練,不久的將來,他們(men) 會(hui) 陸續加入空間站任務的飛行乘組,並逐漸成為(wei) 主力軍(jun) 。”
此外,為(wei) 滿足載人航天工程後續發展的需要,我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已於(yu) 2022年9月全麵啟動,計劃選拔12至14名預備航天員,並首次在港澳地區選拔載荷專(zhuan) 家。“預備航天員選拔分為(wei) 初選、複選和定選三個(ge) 階段實施,目前正在開展初選階段的工作。”季啟明介紹,選拔實施以來,港澳特區政府周密組織,有關(guan) 科研機構全力協助,港澳廣大民眾(zhong) 反響熱烈。來自生物醫學工程、機械電子、材料、化學、天文等多個(ge) 專(zhuan) 業(ye) 領域的科研人員與(yu) 高校老師踴躍報名。目前已完成候選者基本條件的篩選,正在組織臨(lin) 床醫學檢查,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我們(men) 十分期待在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隊伍中能夠看到港澳航天員的身影。”
歡迎其他國家航天員進入中國空間站
探索未知宇宙,發展航天技術,是人類的共同事業(ye) ,國際合作是航天發展的趨勢潮流。在中國空間站研製建設過程中,中國始終堅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與(yu) 多個(ge) 航天機構和國際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交流與(yu) 合作。
“目前,與(yu) 聯合國外空司、歐洲空間局共同遴選的多個(ge) 空間科學應用項目正在按計劃實施,相關(guan) 載荷將於(yu) 明年開始陸續進入中國空間站開展實驗。”季啟明表示,空間站進入到應用發展階段後,將繼續秉承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與(yu) 致力於(yu) 和平利用外空的國家和地區一道,開展更多、更深入的務實合作,讓中國空間站的科學技術成果造福全人類。
“對於(yu) 其他國家的航天員進入中國空間站開展實驗,我們(men) 一直持歡迎態度。”季啟明說,目前已有多個(ge) 國家提出了選派航天員參與(yu) 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的需求,我們(men) 與(yu) 相關(guan) 方麵也正在開展對接協調,同時也在積極進行培訓國外航天員的相關(guan) 準備工作。
我國已具備開展載人月球探測工程實施條件
建造空間站的目標即將實現,中國載人航天探索的腳步不會(hui) 隻停留在近地軌道,將會(hui) 飛得更穩、更遠。
對此,季啟明表示,月球是人類拓展和開發利用地外空間的理想基地和前哨站,月球探索也一直是當今世界載人航天發展的熱點和焦點。目前,我國已經完成了載人月球探測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和方案深化論證,通過前一階段的工作,突破了新一代載人飛船、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月麵著陸器、登月服等關(guan) 鍵技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載人登月任務實施方案,這些工作為(wei) 載人月球探測工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季啟明說:“我國已經具備開展載人月球探測工程實施的條件,中國人九天攬月的夢想將在不遠的將來成為(wei) 現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