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經由音樂走近中國文化(藝海觀瀾)

發布時間:2022-11-30 09:28:00來源: 人民日報

  我越來越深切地體(ti) 會(hui) 到,中國人的音樂(le) 是我們(men) 祖先天才的創造,是中國人貢獻給人類文明的珍寶。

  研究了一輩子音樂(le) ,對音樂(le) 跨越文化差異、溝通心靈的作用深有感觸。

  十多年前,我隨“守望家園——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專(zhuan) 場晚會(hui) ”走出國門,見證了一場別開生麵的演出。

  這場演出陣容除了個(ge) 別戲劇演員,基本上都是來自我國各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作為(wei) 演出的藝術總監,我希望讓在場的外國觀眾(zhong) 感到驚豔,甚至能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他們(men) 對中國文化和中國的認識。我安排的第一個(ge) 節目是古琴獨奏家李祥霆彈奏的著名古琴曲《流水》。所用唐琴“九霄環佩”製於(yu) 公元756年,那一年李白55歲,杜甫44歲。除了穿越時空的泠泠仙樂(le) ,整個(ge) 劇場鴉雀無聲,真的是“掉一根針在地上都能聽見”。

  第二個(ge) 節目,是“原生態”的無伴奏合唱侗族大歌,來自貴州省黎平縣小黃村的9個(ge) 小姑娘帶著發自內(nei) 心的微笑走上台,開口便唱。她們(men) 中最大的13歲,最小的9歲。第一次走出村寨、第一次坐飛機,讓她們(men) 興(xing) 奮不已,她們(men) 就像在侗寨廊橋上歌唱一樣,用天籟般的聲音瞬間征服了觀眾(zhong) 。

  一個(ge) 是來自曆史的悠遠琴音,一個(ge) 是來自深山的赤子之聲,天空與(yu) 大地交會(hui) ,時間與(yu) 空間相融,隻用這兩(liang) 個(ge) 節目,我的目的就達到了。當然,之後演出中那些來自民間的歌手和他們(men) 所傳(chuan) 承的藝術,尤其是他們(men) 上台後那份不加“表演”的真誠,像融冰的春風,入耳入心,化人以深。

  緊接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藝術節”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開幕。大會(hui) 議廳裏,來自160多個(ge) 國家的觀眾(zhong) 齊聚一堂觀賞我們(men) 的演出,其中很多人是第一次現場聆聽中國音樂(le) 。當二胡曲《二泉映月》縈繞在這座莊嚴(yan) 殿堂的時候,1000餘(yu) 名觀眾(zhong) 鴉雀無聲,神情肅穆。樂(le) 聲嫋嫋而逝之後將近半分鍾,掌聲才轟然而起,久久不息,似乎是在向阿炳這位中國民間天才音樂(le) 家致敬。

  除了這兩(liang) 場令人驚豔的演出,我們(men) 還去過許多地方表演,所到之處,都是歡笑和掌聲,是心靈的相知和相融。不知道有多少外國朋友,通過中國人的音樂(le) 認識了中國人,認識了中國。我越來越深切地體(ti) 會(hui) 到“移風易俗,莫善於(yu) 樂(le) ”是古人莫大的智慧;越來越深切地體(ti) 會(hui) 到,中國人的音樂(le) 是我們(men) 祖先天才的創造,是中國人貢獻給人類文明的珍寶。

  我畢業(ye) 於(yu) 天津音樂(le) 學院作曲係,年輕時主要學習(xi) 西方古典音樂(le) 。中年之後,才深感自己對中國音樂(le) 的無知,開始了專(zhuan) 門的學習(xi) 和研究。中國音樂(le) 有數千年曆史,真的是浩瀚無垠、博大精深。應該說,過了古稀之年,我才對中國音樂(le) 有了一點點認識和了解。經過近半個(ge) 世紀的學習(xi) 、研究,我才隱約看到一點兒(er) “大象”的模樣,才認識到中國傳(chuan) 統音樂(le) 的大格局。

  假如隻用一個(ge) 字來概括中國音樂(le) ,我認為(wei) 是“和”。“和”就是音樂(le) 要有不同的清濁、小大、短長、疾徐、剛柔,而“同”則是“以水濟水”,假如音樂(le) 隻是相同聲音的不斷重複,那“誰能聽之”?千百年來,“和而不同”的哲學落實在生活和藝術的方方麵麵,成為(wei) 我們(men) 的祖先貢獻給人類社會(hui) 的中國智慧。

  總結多年體(ti) 會(hui) 和感悟,我寫(xie) 了《中國人的音樂(le) 》一書(shu) ,希望通過我精心選擇的這25個(ge) 主題和36首音樂(le) ,讓讀者對中國音樂(le) 這頭“大象”有一個(ge) 整體(ti) 印象。全書(shu) 把中國傳(chuan) 統音樂(le) 分成“樂(le) 器與(yu) 器樂(le) ”“民歌與(yu) 聲樂(le) ”,把近代西方音樂(le) 進入中國後本土出現的各類音樂(le) 稱為(wei) “新音樂(le) ”。至於(yu) 書(shu) 名為(wei) 什麽(me) 叫《中國人的音樂(le) 》,強調一個(ge) “人”字?因為(wei) 我始終篤信:音樂(le) ,是人創造的,是人聆聽的,是人的情感與(yu) 思想的凝聚與(yu) 升華。因樂(le) 可知心,因樂(le) 可知人,你懂得了中國人的音樂(le) ,也就懂得了中國人,懂得了中國。

  (作者田 青為(wei)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