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再保險發展處於戰略機遇期 三季度末總資產6726億元

發布時間:2022-11-30 09:35:00來源: 經濟日報

  再保險也稱分保,是“保險的保險”,是保險人在原保險合同的基礎上,通過簽訂分保合同,將其所承保的部分風險和責任向其他保險人進行保險的行為(wei) 。日前,在第四屆陸家嘴國際再保險會(hui) 議上,與(yu) 會(hui) 業(ye) 內(nei) 人士就再保險行業(ye) 發展、大型風險管理等問題展開討論,認為(wei) 我國再保險業(ye) 發展正處於(yu) 重要戰略機遇期。

  再保險是多元化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上重要的金融市場都擁有發達的保險和再保險市場。來自中國銀保監會(hui) 的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保險公司總資產(chan) 26.7萬(wan) 億(yi) 元,較年初增加1.8萬(wan) 億(yi) 元,較年初增長7.3%。其中,再保險公司總資產(chan) 6726億(yi) 元,較年初增長11%。

  我國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再保險作為(wei) 我國風險分散機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應對重大災害、保障國計民生、平滑財政收支等方麵具有重要作用。來自銀保監會(hui) 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專(zhuan) 業(ye) 再保險公司15家,其中中資7家,外資8家,再保險公司數量較2012年新增6家。

  中再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和春雷表示,中國再保險業(ye) 發展仍處於(yu) 重要戰略機遇期,機遇與(yu) 挑戰均有新的內(nei) 涵,要深化再保險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努力開創再保險高質量發展新局麵。要充分發揮自身保險業(ye) 數據資源聚合和跨行業(ye) 數據連接優(you) 勢,引領數字化轉型,以生態圈建設增強服務能力,以風險量化促進風險減量管理,以客戶為(wei) 中心重塑交易模式,打造再保險“第二增長曲線”。

  會(hui) 議期間,中國洪澇巨災模型1.0正式發布。據中再巨災管理公司董事長希震介紹,中國洪澇巨災模型1.0突破多項前沿技術,集成可充分反映我國季風氣候降雨特征的千年降水隨機事件集,構建了水文水力模型算法庫,攻克多類型複雜模型體(ti) 係動態耦聯技術,首次實現全國範圍洪澇損失量化計算,填補了我國洪澇巨災模型的空白。該模型已通過國內(nei) 多名權威專(zhuan) 家專(zhuan) 業(ye) 評審。

  瑞士再保險也在會(hui) 議期間發布了“信瑞智農(nong) ”智能農(nong) 業(ye) 風險管理平台2.0版。該平台以遙感、氣象、農(nong) 情和農(nong) 業(ye) 損失等農(nong) 業(ye) 大數據為(wei) 基礎,通過覆蓋全國範圍的高精度空間數據和逐日更新的時間頻率,結合瑞再自主研發的農(nong) 業(ye) 災害模型和大數據算法,為(wei) 保險公司提供多災因多尺度、實時且即時的風險量化評估,幫助農(nong) 業(ye) 保險行業(ye) 提升風險管理能力,提高政府和農(nong) 民應對自然災害的韌性。

  瑞士再保險中國區執行副總裁韓雪表示,隨著國際格局和風險環境進一步趨於(yu) 多元複雜且有疊加效應,再保險業(ye) 務供需兩(liang) 側(ce) 都遇到了結構性的挑戰,而且不平衡加劇,當前更多元、更複雜的風險,是挑戰也是機遇,瑞再會(hui) 持續投入研究資源,提高數據模型的精準度,深入探索新風險、新產(chan) 品。

  與(yu) 會(hui) 人士表示,從(cong) 風險因素來看,國內(nei) 國際風險因素更加複雜,“黑天鵝”事件、自然災害事件對於(yu) 行業(ye) 經營造成很大衝(chong) 擊,直保公司的分保需求一定會(hui) 有持續增長。

  韓雪認為(wei) ,麵對“十四五”規劃等重大發展指引,瑞再鎖定了與(yu) 保險相關(guan) 的話題,並將此視為(wei) 戰略製定的重要指向之一。實踐證明,隨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巨災管理、綠色發展、社會(hui) 治理和健康中國等國家相關(guan) 戰略的深入實施,保險業(ye) 也獲得了將業(ye) 務拓展與(yu) 這些重要戰略相結合的良好機遇。

  來自銀保監會(hui) 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已有529家境外再保人完成再保險登記係統登記,通過跨境交易的方式為(wei) 我國再保險市場提供供給。2021年,中國再保險市場向境外市場分出保費約1050億(yi) 元。和春雷認為(wei) ,應強化中國與(yu) 全球再保險業(ye) 在產(chan) 品技術、數字科技、標準規則等方麵的廣泛合作,積極探索“一帶一路”沿線特殊風險、核能發展等再保險協作治理新機製,參與(yu) 全球競爭(zheng) 、促進國內(nei) 創新,更好保障中國海外利益,提升中國再保險業(ye) 的國際競爭(zheng) 力和全球影響力。(經濟日報記者 於(yu) 泳)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