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保障鋰電產業鏈協同穩定

發布時間:2022-11-30 09:35:00來源: 經濟日報

  近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鋰離子電池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協同穩定發展工作的通知》指出,從(cong) 推進鋰電產(chan) 業(ye) 有序布局、保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能力、保障高質量鋰電產(chan) 品供給、營造產(chan) 業(ye) 發展良好環境五方麵著力,保障鋰電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協同穩定。

  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實現爆發式增長,全年乘用車上險量達到290.3萬(wan) 輛,同比增長145%。國內(nei) 動力電池出貨量也水漲船高,達到曆史最高的220GWh,在鋰電行業(ye) 中的比重達到68%,成為(wei) 鋰離子電池行業(ye) 的主力軍(jun) 。國內(nei) 電池級碳酸鋰價(jia) 格也一度觸及到60萬(wan) 元/噸,再創新高。在此背景下,主管部門連續出台相關(guan) 政策規範和管理辦法,通過政策手段提升準入門檻,抑製潛在的投資過熱和產(chan) 能過剩,促進行業(ye) 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加大監管力度,維護市場秩序。

  我國作為(wei) 全球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最快的國家,保障鋰資源的價(jia) 格公允和供應具有重要意義(yi) 。做好鋰礦價(jia) 格管理,一方麵要做好采購、監管相關(guan) 工作,另一方麵也要解決(jue) 鋰礦、電池廠、車企等之間的供需錯配問題。

  規範鋰資源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加強監管固然重要,最好的辦法還是要靠市場化來解決(jue) 。這就需要各地工業(ye) 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堅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更好結合,著力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割裂,共同建設高規範、公平競爭(zheng) 、充分開放的全國鋰電統一大市場。

  一方麵,相關(guan) 主管部門要統籌推進鋰電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加強全國鋰礦資源儲(chu) 備和統籌開發利用,優(you) 化鋰資源供給和鋰電產(chan) 業(ye) 布局。支持鋰電龍頭企業(ye) 在全國範圍內(nei) 通過自行開采、投資合作、長期協議等方式取得鋰資源。積極布局“城市礦產(chan) 資源”市場,開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試點,支持廢舊動力鋰電池綜合利用企業(ye) 進行鋰電池規範化梯次回收利用。強化鋰資源豐(feng) 富省份、城市間戰略合作、錯位協同,避免盲目擴張,粗放發展。同時,指導幫助鋰電優(you) 勢企業(ye) 布局國內(nei) 外鋰礦資源,提升鋰資源供應保障能力。

  另一方麵,大力支持企業(ye) 科技創新,開拓技術新賽道。加大鋰資源綠色開發、高比能量電池、固態電池、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尾礦尾渣綜合利用等領域的共性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力度。同時,強化監測預警,及時發現產(chan) 品價(jia) 格異常波動及產(chan) 能短缺或投資過熱等問題,提升公共服務的能力。引導上下遊企業(ye) 加強對接交流,通過簽訂長單技術合作等方式建立長效機製,形成穩定高效協同發展的新局麵。(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柳 潔)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