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在深刻領會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中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之民生篇

發布時間:2022-12-01 09:33: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題: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在深刻領會(hui) 新時代10年偉(wei) 大變革中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之民生篇

  新華社記者劉開雄、劉羽佳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鬥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時代10年,我們(men) 深入貫徹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ju) 措,著力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ti) 係,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紮實推進共同富裕。

  多措並舉(ju) 惠民生

  11月初,一場線上直播帶崗在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朱剪爐街道杏林社區舉(ju) 行。社區與(yu) 人力資源企業(ye) 合作,在一小時的直播裏,為(wei) 居民介紹了8家企業(ye) 的招聘崗位及福利待遇,吸引百餘(yu) 名轄區居民在線投遞簡曆。

  “這個(ge) 活動太好了,我兒(er) 子正愁找工作的事,社區就把工作機會(hui) ‘送’到身邊,不出家門就能找。”社區居民肖作良說。

  就業(ye) 是最基本的民生,穩就業(ye) 就是保民生。

  社區工廠家庭工坊帶動就業(ye) 、校企聯合技能培訓提升就業(ye) 、鎮村勞務公司轉移就業(ye) 、返鄉(xiang) 能人創業(ye) 就業(ye) ……豐(feng) 富的實踐助力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ye) ,10年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ye) 1.3億(yi) 人。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強化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健全就業(ye) 促進機製,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ye) 。

  在吉林,省內(nei) 高校的黨(dang) 委書(shu) 記和校長帶頭開拓就業(ye) 市場;在天津西青區,當地人社局駐村的“就業(ye) 紅娘”為(wei) 企業(ye) 和求職者提供“點單”服務;在浙江,政府搭台牽線省內(nei) 外職業(ye) 院校和用工企業(ye) ,對接用工需求,共同推動合作常態化……不同的方式,共同的目的:不僅(jin) 要解當下就業(ye) 難題,更要形成長效機製。

  治國有常,利民為(wei) 本。

  2021年底,國家醫保談判代表將每針70萬(wan) 元的天價(jia) 藥砍到3.3萬(wan) 元,引發廣泛熱議。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靈魂砍價(jia) ”,醫保談判代表的每次砍價(jia) 都能推動不少藥價(jia) 達到“全球最低”,為(wei) 國內(nei) 廣大患者帶來福音。

  “國家隊”推進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帶動多個(ge) 省份啟動省級或跨省聯動集采。截至2022年7月底,已開展的7批集采中選藥品平均降價(jia) 超過了50%,兩(liang) 批耗材集采平均降價(jia) 超過80%,累計降低百姓用藥負擔約3000億(yi) 元。

  公立醫院改革、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全國醫保用藥範圍基本統一……這10年,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持續深化,藥價(jia) 降了、看病方便了、健康更有保障了。

  從(cong) “以治病為(wei) 中心”轉向“以人民健康為(wei) 中心”,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you) 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

  山西省介休市醫療集團院長樊金榮說,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給大家吃下了定心丸。未來將繼續一手抓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看病難、看病貴”,一手抓公共衛生服務體(ti) 係建設,讓人民群眾(zhong) “少得病、不得病”。

  社保體(ti) 係更有力

  “請問能幫忙買(mai) 盒藥送來嗎?”“我想訂份午餐,一葷一素兩(liang) 個(ge) 菜。”河北省青縣城區有一個(ge) 智慧養(yang) 老服務中心,開設服務老人的電話,工作人員常接到老人打來的求助電話。

  近年來,青縣投運農(nong) 村“孝老食堂”70家,為(wei) 農(nong) 村困難、獨居老人提供助餐服務,受益老人達5000餘(yu) 人。當地還探索出“公辦養(yang) 老打基礎、社會(hui) 養(yang) 老促提升、社區養(yang) 老全覆蓋、農(nong) 村養(yang) 老保兜底”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打造群眾(zhong) 身邊的“養(yang) 老院”。

  兜底線、織密網、建機製,在過去10年間,我國基本養(yang) 老保險覆蓋10.4億(yi) 人,基本醫療保障體(ti) 係覆蓋人口超過13.6億(yi) ,建成了世界規模最大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xiang) 、公平統一、安全規範、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

  健全農(nong) 民工、新就業(ye) 形態就業(ye) 人員等重點群體(ti) 參加社會(hui) 保障製度;完善基本養(yang) 老保險全國統籌製度;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

  “社保製度安全可靠、規範運行,才能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穩定預期和充分保障,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社會(hui) 保障學會(hui) 會(hui) 長鄭功成表示,要把更多人納入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進一步提高保障水平,織密社會(hui) 保障安全網。

  住房是民生之要。

  告別過去低矮的土坯房,不用再承受“屋外大雨、屋內(nei) 小雨”,雲(yun) 南省劍川縣老君山鎮新生村的白族村民趙世華2019年搬進了自己的新房:廚房、水廁、浴室一應俱全,液晶電視、茶幾、沙發布置妥當。

  這得益於(yu) 地方政府提供的危房改造補助資金。2015年以來,新生村全村586戶,其中307戶在政府補助下住進安居房。“我們(men) 趕上了好時候,黨(dang) 的政策好,有機會(hui) 蓋新房,過好日子。”新生村的老人們(men) 都不禁感慨。

  10年來,我國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萬(wan) 套,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ti) 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ju) 的住房製度。

  遼寧沈陽市引導房企將滯銷公寓轉化為(wei) 保障性租賃住房;上海城投集團發布自有租賃住房品牌,整體(ti) 租賃、集中管理;中國建設銀行成立住房租賃基金,撬動更多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發展住房租賃……

  “我們(men) 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如果這條路蹚通了,未來能吸引更多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住房租賃的市場化格局才能真正形成。”建信住房租賃基金籌備組組長孫慶文說。

  美好生活更可期

  對於(yu) 家住重慶市江北區的孫萍來說,鶯花巷幼兒(er) 園的設立讓她家3歲多的二寶恬恬終於(yu) 能在家門口上學。2021年,當地政府從(cong) 開發商手中回購場地,投入財政資金高標準建設了公辦的鶯花巷幼兒(er) 園。在這裏,各項設施一應俱全,每月的保教費隻有五六百元。

  幼有所育、學有所教,不僅(jin) 是群眾(zhong) 急難愁盼的現實問題,還事關(guan) 落實優(you) 化人口發展戰略。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著眼人口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積極穩妥推進生育政策調整完善,實現了人口生育政策的曆史性轉折,取得了積極成果。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優(you) 化人口發展戰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ti) 係,降低生育、養(yang) 育、教育成本。

  將生育政策的重心從(cong) 生育數量調整轉到生育支持上,將婚嫁、生育、養(yang) 育、教育一體(ti) 化考慮。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黨(dang) 組書(shu) 記敬靜說,報告作出“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ti) 係”頂層設計,為(wei) 做好新時代人口工作指明方向。要積極構建生育成本合理分擔機製和生育友好的政策支持體(ti) 係,打好政策“組合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新時代10年,我國共同富裕建設取得新成效,為(wei) 今後推進共同富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cong) 16500元增加到35100元,人均收入水平明顯提高。

  “我們(men) 基地去年產(chan) 值約30萬(wan) 元。”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殷澗鎮卸店村的菊花種植基地負責人趙誌強說,基地為(wei) 村民們(men) 在家門口提供了務工機會(hui) ,高峰期一天需要100多人共同勞作。

  在種植基地不遠處的菊花加工廠內(nei) ,正在分揀菊花的村民張花林告訴記者,家裏大約15畝(mu) 地流轉出去了,每畝(mu) 地每年流轉租金500元,“聽說這裏有活幹,我就來這裏忙活忙活,幹一天活能領到100元工資,可以補貼家用。”

  按照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的部署,未來五年,“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勞動報酬提高與(yu) 勞動生產(chan) 率提高基本同步”;到二〇三五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階,中等收入群體(ti) 比重明顯提高”。

  “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在城鄉(xiang) 居民普遍增收的基礎上,推動更多低收入群體(ti) 跨入中等收入行列,將讓更多人特別是普通勞動者覺得有盼頭、有奔頭。”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圓通速遞湖南省長沙市高橋分公司營運部經理馬石光說。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