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元宇宙:理想與現實
【環球視野】
作者:王培剛 (武漢大學人口與(yu) 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鄧世康(武漢大學人口與(yu) 健康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人們(men) 普遍認為(wei) “健康等於(yu) 不生病”,獲取醫療服務也是維持健康最常見的途徑,表現為(wei) 患病後實地前往配置有醫療器械、醫療人員的機構就醫。然而,隨著醫療衛生市場化規模的擴大,一方麵,醫療衛生資源加速向發達地區集聚,空間、人群健康不平等現象凸顯;另一方麵,在人口老齡化、誘導消費等主客觀因素共同作用下,醫療衛生費用不合理增長加劇,對個(ge) 人、社會(hui) 及政府造成沉重財務負擔。即便是“互聯網+”技術,也不過實現了“以藥養(yang) 醫”“以醫護健”傳(chuan) 統模式向信息平台的延伸,健康不平等、醫療費用高企等問題仍在持續。
近年來,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工智能(AI)、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區塊鏈、非同質化貨幣(NFT)技術的進步,元宇宙開始受到廣泛關(guan) 注,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快了這一趨勢,在大流行期間,一些服務被證明完全可以在虛擬世界中運行。元宇宙是平行於(yu) 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再現了可以不計時間、地點、體(ti) 能的沉浸式社會(hui) 環境,被認為(wei) 是下一代互聯網的基本形態。全球最大會(hui) 計師事務所德勤提出,通過連接虛擬與(yu) 現實,元宇宙將重構醫療衛生體(ti) 係。知名谘詢企業(ye) 麥肯錫指出,元宇宙在健康醫療領域的應用已具雛形。構建基於(yu) 元宇宙的數字健康服務生態,將有望解決(jue) 健康服務各業(ye) 態環節中的痛點,促成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實現。
1、突破就醫時空阻隔,政府衛生職能率先植入
長期以來,醫療服務水平與(yu) 特定的地區、機構、人員高度綁定,分級診療製度建設仍麵臨(lin) 優(you) 質醫療資源總量不足且難以下沉到基層,城鄉(xiang) 、區域之間分布不均衡等問題,患者為(wei) 獲得高質量醫療服務所需等待的平均時間變得更長。即便是現有的線上問診平台也僅(jin) 限於(yu) 通話或離線留言,難以讓醫患雙方進行麵對麵有效溝通。對此,元宇宙中的醫療機構可通過建設VR遠程接診等功能優(you) 化就醫過程、完成線上分流,患者不再需要克服各類困難去往醫院就診,大幅縮短患者等待、檢查時間。
日本順天堂大學和IBM合作開發了“順天堂虛擬醫院”,上線預約、問診、支付等業(ye) 務;總部位於(yu) 荷蘭(lan) 和阿聯酋的Aimedis公司則推出了開放式的“健康城市”元宇宙平台,其他機構也能在虛擬城市租用或購買(mai) 土地、開設診所,新加坡MetaHealth公司已確定加入;印度海得拉巴的雅壽達醫療集團已在元宇宙公共平台Decentraland申請虛擬土地並建立診所,有望明年正式對外服務。在醫療部門自行建設或加入成熟平台的同時,政府部門也沒有駐足觀望:阿聯酋國家醫療服務體(ti) 係(EHS)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ge) 元宇宙醫療保健平台,並在本年度阿拉伯衛生會(hui) 議上展示了測試版本;印尼政府推出了元宇宙平台MetaNesia,為(wei) 民眾(zhong) 提供包括在線健康谘詢在內(nei) 的社會(hui) 服務;韓國首爾計劃用四年時間完成元宇宙市政府建設,開放教育、旅遊、衛生等公共服務。在政府引導下,未來部分醫療保健服務將從(cong) “醫院”轉移到“客廳”,由醫護人員的AI替身負責與(yu) 患者實時互動,線下診療僅(jin) 限於(yu) 緊急情況,家庭醫生、非必要不進院成為(wei) 常態,不再需要大興(xing) 土木擴張醫院,實體(ti) 醫療活動的碳排放減少,助力加快碳中和進程。
2、複刻數字孿生形態,手術治療操作風險降低
在避免傷(shang) 及人體(ti) 其他部位的同時,準確定位並去除病變是傳(chuan) 統手術的主要難點,無論是術前方案準備還是術中操作,隻要有些許失誤,都有可能釀成差錯,危及患者生命,甚至引發醫患衝(chong) 突。相反,如果能事先複刻實時反映真實人體(ti) 在生理、心理等各層麵狀況的虛擬人體(ti) ,並用於(yu) 手術前的方案模擬和手術中的精確指引,都會(hui) 大大降低實際操作的失誤風險。
健康元宇宙離不開對萬(wan) 事萬(wan) 物的數據化,基於(yu) 真實個(ge) 體(ti) 的生命體(ti) 征、基因序列、既往病史構建的數字孿生體(ti) (Digital Twin)也不例外,美國Q bio公司已經能夠利用智能穿戴設備檢測數據、就醫用藥史等信息,在雲(yun) 端建立數字模擬患者。據此,醫生得以在手術過程中進入虛擬患者的身體(ti) ,對器官部位進行高精度操作:加拿大Marion Surgical、美國Vicarious Surgical公司均推出了類人機械臂與(yu) VR相結合的微創手術機器,主刀醫師在高速網絡支持下通過遠程操控機器人對病人實施手術;以色列Augmedics開發的頭顯AR可貫穿顯示身體(ti) 解剖結構,指示手術器具位置,主刀醫師操作時無須轉移視線查看監視器。未來的數字孿生技術還將與(yu) AI相結合,預測患者的術中風險和術後潛在並發症,模擬術後的虛擬身體(ti) 改善效果,在增強臨(lin) 床輔助決(jue) 策能力的同時,幫助患者理解手術原理,提高患者對醫療幹預的依從(cong) 性,填補信息不對稱,改善醫患關(guan) 係。
3、提高康複護理成效,醫養(yang) 結合選項愈加豐(feng) 富
囿於(yu) 衛生成本上升壓力,醫療機構的平均住院天數被不斷壓縮,這勢必造成大量未完成康複保健的患者需要從(cong) 醫院轉移到社區或家庭,然而,康複鍛煉內(nei) 容單一、康複動作不標準、護理人員專(zhuan) 業(ye) 度不足等問題的出現,使得患者康複收效緩慢、護理質量欠佳的情況不在少數,因此如何在確保費用合理的情況下防止預後惡化,走好治療“後半程”尤為(wei) 關(guan) 鍵。對此,健康元宇宙有望在康複護理領域拓展應用:英國Oxford VR公司推出了Gamechange認知治療平台,測試了使用虛擬遊戲街景治療廣場恐懼症患者的效果,結果表明,與(yu) 接受常規護理相比,接受沉浸式治療的患者病情改善更為(wei) 顯著;美國XR Health開發的頭顯可讓患者自行居家康複訓練,功能涵蓋運動損傷(shang) 、心理安撫、記憶力恢複等;埃隆·馬斯克旗下Neuralink公司開發的腦機接口技術旨在幫助患有腦部或脊柱疾病的人群恢複功能,被認為(wei) 是虛擬世界的開端。歐洲議會(hui) 發布的研究簡報《元宇宙:機會(hui) 、危機與(yu) 挑戰》提到,元宇宙將有助於(yu) 克服強迫症、焦慮症、社交恐懼症等精神障礙。未來的健康元宇宙將無縫接續院外的康複治療過程,幫助患者在家中開展認知、行為(wei) 、視覺康複訓練,由家庭醫生遠程隨訪患者恢複情況、糾正康複訓練動作、適時調整運動計劃,此外還能讓活動不便的患者在元宇宙與(yu) 家人、朋友親(qin) 密互動,實現先進醫療與(yu) 康複護理服務的高度融合。
4、開發費用支付工具,醫療保險體(ti) 係更具韌性
與(yu) 現實情況類似,元宇宙中的醫療衛生服務同樣需要與(yu) 醫保製度相銜接。不過,就目前全世界的醫療保險體(ti) 係來看,各國情況不一。近幾年來,新冠肺炎疫情對於(yu) 全世界的醫療體(ti) 係都產(chan) 生了巨大的衝(chong) 擊,基本醫保製度托底能力有限,補充醫療保險進展緩慢、發展滯後的問題就凸顯了出來。補充醫療遠未發揮其應有的補充保障作用,而基本醫保與(yu) 補充醫保製度之間存在的定位不清、銜接不暢、重複保障等問題不容忽視。而在元宇宙中,由於(yu) 海量體(ti) 征和各年齡層既往病史數據的不斷積累,公共保險部門可以更加準確地預測個(ge) 體(ti) 短期健康風險和長期健康狀況變動,並將這些信息作為(wei) 計算保險費率的依據,從(cong) 而麵向個(ge) 人定製緊密貼合自身實際需求的普惠型補充健康保險。不過,在元宇宙中運營醫療保險,首要是解決(jue) 醫保費用如何支付的問題。
目前的醫保支付改革仍以方式改革為(wei) 主,而元宇宙代幣結算體(ti) 係的誕生為(wei) 醫保支付的工具改革提供了廣闊空間:英國非營利組織DeHealth計劃於(yu) 年底發布麵向300萬(wan) 家醫院使用的健康元宇宙平台,醫生和患者將通過共享匿名醫療數據來交易虛擬代幣資產(chan) 。展望未來,在各類健康保險組織普遍接受作為(wei) 保費繳交和基金支付工具的代幣後,個(ge) 人用戶可通過評估自身健康狀況、接受預防性篩查或采取健康促進行動來獲得保險代幣,代幣既能用於(yu) 數字醫療市場醫保支付,也能用於(yu) 兌(dui) 換虛擬商業(ye) 健康保險甚至是現實基本保險的保費折扣,促使民眾(zhong) 主動管理自身健康,實質性享有健康紅利。
5、變革醫學教育邏輯,健康專(zhuan) 業(ye) 培訓趨近一線
針對傳(chuan) 統醫學類專(zhuan) 業(ye) 教育存在的教學場景豐(feng) 富度不足、解剖供體(ti) 單一、地理局限性、試錯機會(hui) 稀缺、圖文材料學習(xi) 欠缺互動等痛點,元宇宙提供了讓醫學生身臨(lin) 其境接觸病人和開展手術的模擬機會(hui) ,允許醫學生在實踐中試錯改錯,在提高醫學培訓生動化程度的同時,盡可能降低新人主治醫師和護理人員的操作失誤率乃至醫療事故發生率。
醫療衛生組織機構方麵,世界衛生組織學院曾運用AR平台,向衛生工作者展示如何在與(yu) 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交流過程中保證自身安全,模擬了穿戴和拆卸個(ge) 人防護裝備(PPE)的正確方法,而不是簡單地組織視頻學習(xi)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盆唐醫院已具備在元宇宙智能手術室培訓醫療人員的能力;2021年5月,亞(ya) 洲心血管與(yu) 胸外科學會(hui) 通過元宇宙平台為(wei) 200多名胸外科醫生提供了肺癌手術培訓。醫療私營企業(ye) 和科研院所方麵,美國OSSO VR公司致力於(yu) 為(wei) 醫療機構等提供基於(yu) VR的手術培訓服務,設計了120個(ge) 培訓模塊,涵蓋骨外科、脊柱、心髒病學等多個(ge) 領域,目前已有來自20多個(ge) 國家的教學醫院和11家頂級醫療設備公司(如強生)訂購其服務;作為(wei) 巴西第四大私人教育團體(ti) 的子公司,MedRoom計劃將元宇宙醫學教育實驗室逐步推廣至整個(ge) 拉丁美洲的醫院;馬來西亞(ya) 理科大學醫學和高級牙科研究所已建成該國第一所元宇宙醫學圖書(shu) 館。總而言之,在元宇宙開展醫學教育將有助於(yu) 降低教學成本、提高教學效率,推動醫學教育邏輯從(cong) “記憶事實”轉向“運用事實”。
6、配備個(ge) 人健康管家,循證公共衛生範式升級
實現高質量醫防融合是推進“以治病為(wei) 中心”向“以健康為(wei) 中心”轉變的關(guan) 鍵。然而,不少國家的疾控與(yu) 醫療係統是相互獨立的,兩(liang) 者在資源配置、專(zhuan) 業(ye) 人員等方麵仍未有效融合,“治病”與(yu) “防病”割裂的現象普遍存在,而健康元宇宙的出現為(wei) 兩(liang) 者深度融合創造了諸多可能性。
一方麵,對個(ge) 體(ti) 健康狀況進行實時監控,通過深度學習(xi) 技術,對上傳(chuan) 至元宇宙的體(ti) 征數據、醫學影像、臨(lin) 床數據進行自動識別,判定患病風險,並在生物芯片支持下模擬人體(ti) 運作,生成健康報告,提供健康促進(如體(ti) 育健身運動)、就醫治療建議,從(cong) 而實現全方位個(ge) 性化的健康管理功能。例如,通用電氣和斯坦福大學醫學中心合作開發的健康數據分析平台Evidation Health,通過分析可穿戴設備量化用戶行為(wei) ,自主生成健康管理策略,並為(wei) 醫藥企業(ye) 和研究機構提供真實有效的臨(lin) 床數據。
另一方麵,生命健康數據、真實病曆、技術知識的累積和智能頭顯設備的普及互聯,為(wei) 多模態大數據分析——挖掘病人基本體(ti) 征、既往病曆、自然環境以及社會(hui) 環境之間的潛在聯係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有助於(yu) 全麵厘清疾病流行分布演化規律,準確預測全人群層麵的疾病流行趨勢,也即,未來的循證公共衛生工作將不再需要通過傳(chuan) 統實地調查手段獲取疾病數據,而是與(yu) 基於(yu) 元宇宙的個(ge) 體(ti) 健康管理功能進行協同配合。
7、賦能醫藥產(chan) 品研發,大健康產(chan) 業(ye) 鏈深度優(you) 化
元宇宙及其基底技術可應用在醫藥產(chan) 品研發活動中,例如,美國Exscientia公司運用大數據技術加速了早期藥物開發,被認為(wei) 是世界首家實現了靶點搜尋、早期藥物研發、實驗設計、對象選擇、臨(lin) 床處理等藥物研發全過程AI輔助自動化的公司。隨著健康元宇宙的到來,通過耗費大量時間、人力,集中投入臨(lin) 床研發試驗以創造重磅新藥的時代即將落幕。
加入元宇宙的生物製藥公司將從(cong) 根本上革新其研發和商業(ye) 經營方式,風格更為(wei) 趨近於(yu) 激進的互聯網企業(ye) ,而不是注重風險、進展緩慢的保守生命科學公司。屆時,傳(chuan) 統醫藥產(chan) 品研發模式中存在的周期長、製造精密度低、成本高、成功率低等難點將得到有效破解。此外,在元宇宙中提供大健康產(chan) 品和服務也正逐步變為(wei) 現實:美國CVS藥局是第一家在元宇宙銷售藥品,並提供營養(yang) 谘詢等非緊急健康服務的企業(ye) ,已向行政部門申請在元宇宙平台中使用的藥房和健康診所注冊(ce) 商標;墨西哥Merz Aesthetics是該國領先的醫美公司,已宣布建立元宇宙醫美實驗室;土耳其知名保健品企業(ye) Kampotu推出的Voonka e-PWR成為(wei) 全球首個(ge) 在元宇宙發布的保健產(chan) 品。可以預見的是,元宇宙中的大健康產(chan) 業(ye) 生態將化繁為(wei) 簡,不再拘泥於(yu) 推陳出新、製造需求,過去以藥物、保健品消費為(wei) 中心的市場需求模型也將逐步向以分散化、開放式數字康養(yang) 消費為(wei) 中心的模型過渡。
當然,邁向元宇宙之路漫漫,現有案例遠非理想形態,健康元宇宙仍麵臨(lin) 準入規則、責權認定、患者隱私、數據安全、遊戲化危機、心理危害、寡頭壟斷、技術可靠性等重重挑戰,今後仍需強化對元宇宙診療環境安全、個(ge) 人信息安全、治療行為(wei) 責任等方麵的研究。健康元宇宙更不會(hui) 替代傳(chuan) 統醫療模式,虛擬與(yu) 現實的深度融合(hybrid virtual service)將是未來醫療衛生服務的主流。不過,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健康元宇宙將毫無疑問成為(wei) 元宇宙建設的優(you) 先領域,推動醫療健康服務的去中心化,引領全球衛生健康係統開展深刻的數字化轉型甚至顛覆。
(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麵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方向與(yu) 動力機製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號:21ZDA104)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