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王生物科技公司——用科技延伸玉米產業鏈
走進位於(yu) 內(nei) 蒙古通遼市開魯縣的內(nei) 蒙古玉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玉王公司”)的澱粉生產(chan) 車間,機器轟鳴、熱氣升騰。金黃色的玉米在這裏經過浸漬、脫胚、麩質分離等一道道工序,變為(wei) 潔白的澱粉。在成品倉(cang) 儲(chu) 轉運車間,機械手靈巧地將一袋袋澱粉從(cong) 傳(chuan) 送帶上抓起、碼齊。叉車往來穿梭,成品澱粉經這裏銷往全國各地。
“多年來,玉王公司圍繞做大玉米澱粉主業(ye) 、做強澱粉深加工業(ye) ,不斷加大科技研發,延伸玉米加工產(chan) 業(ye) 鏈,已發展成為(wei) 一家集玉米采購、澱粉生產(chan) 、澱粉深加工、產(chan) 品研發、產(chan) 品銷售於(yu) 一體(ti) 的大型玉米深加工企業(ye) 。”玉王公司董事長徐勇剛說,如今,企業(ye) 年加工玉米110萬(wan) 噸,年生產(chan) 玉米澱粉77萬(wan) 噸,年銷售收入達到30億(yi) 元。
“玉米產(chan) 業(ye) 鏈做大做強的背後是科技、人才、設備的投入。”玉王公司副總經理馬正鵬介紹,玉王公司2009年投入生產(chan) ,采用傳(chuan) 統生產(chan) 線,一開始隻生產(chan) 單一的玉米澱粉產(chan) 品,年加工玉米60萬(wan) 噸,年產(chan) 玉米澱粉42萬(wan) 噸。為(wei) 提高生產(chan) 效率,玉王公司對車間各生產(chan) 線的關(guan) 鍵環節進行全方位改造,還投資建設了自動化生產(chan) 線改造項目。
“通過技術改造,不僅(jin) 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生產(chan) 成本,還提升了產(chan) 品質量。”馬正鵬說,除生產(chan) 線改造外,玉王公司嚴(yan) 格把控產(chan) 品質量,精細管理,以優(you) 質高端產(chan) 品開拓市場,逐步在行業(ye) 中打響品牌。
創新是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為(wei) 推進產(chan) 品研發創新,玉王公司投資2000萬(wan) 元,建設了集研發、實驗、質量檢測於(yu) 一體(ti) 的研發中心,加大新產(chan) 品研發。“自研發中心建立以來,先後完成了硬脂酸澱粉酯、高效低聚糖等研發項目。其中,‘葡萄糖酸鈉母液組合分離淨化提取工藝’等項目獲得國家發明專(zhuan) 利,‘高效低聚糖酶法生產(chan) 專(zhuan) 用強力攪拌器’等項目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zhuan) 利。”馬正鵬說。
在推進企業(ye) 創新發展的過程中,玉王公司還與(yu) 多所院校建立了產(chan) 學研合作關(guan) 係,通過自主研發及合作開發等形式,提升研發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同時,還邀請相關(guan) 專(zhuan) 家定期到公司的研發中心指導工作,並將最新科技成果帶到企業(ye) 。憑借紮實的創新實踐,玉王公司參與(yu) 製定多項產(chan) 品的國家標準,還被評為(wei) 全國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ye) 。
“國內(nei) 玉米加工多是附加值低的傳(chuan) 統產(chan) 品,未來應向新型環保材料等高附加值產(chan) 品發展,這樣才能提高糧食附加值,帶動企業(ye) 增效和農(nong) 民增收。”馬正鵬說。
目前,公司新建的年產(chan) 3萬(wan) 噸硬脂酸澱粉酯生產(chan) 線已經投產(chan) ,每噸產(chan) 品可比普通澱粉增加產(chan) 值3000多元。葡萄糖酸鈉母液組合分離淨化提取工藝也已應用到澱粉糖生產(chan) 線上,使葡萄糖回收率提高到97%以上。
“公司計劃5年內(nei) 投資30億(yi) 元對原有澱粉、澱粉糖生產(chan) 線進行擴產(chan) 技改,再新上賴氨酸、赤蘚糖醇等5個(ge) 深加工項目。”徐勇剛說,依托農(nong) 業(ye) 資源,運用科技手段,堅定不移地走產(chan) 品深加工之路,並不斷延伸產(chan) 業(ye) 鏈、提升附加值,助力行業(ye) 健康發展。 (經濟日報記者 陳 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