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麽情況需立即就醫?家裏該備啥藥?兒童醫院專家釋疑
冬季呼吸道傳(chuan) 染病高發,尤其是遇到孩子生病,家長揪心著急。但新冠疫情期間,非大病上醫院又擔心交叉感染。到底什麽(me) 情況需要立即就醫?家裏該給孩子備點什麽(me) 藥?記者就此采訪了北京兒(er) 童醫院急診內(nei) 科主任王荃。
1、孩子是否需要立即就醫怎麽(me) 判斷?
王荃:孩子是應該立即就醫還是可以居家觀察,一個(ge) 判斷的原則就是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如果精神狀態好,該吃吃、該玩玩,一般不需要特別擔心。
有幾種情況是需要立即就醫的:孩子連續發熱超過3天;發熱後精神狀態差,打蔫兒(er) 發困,即使體(ti) 溫下降也沒有明顯好轉的;發燒過程中出現皮疹的;頻繁咳嗽影響日常生活、睡眠的;低齡兒(er) 童煩躁哭鬧,無法安撫的;嘔吐、食欲下降,嬰兒(er) 拒奶的;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嬰幼兒(er) 出現呻吟、喘憋的;尿量減少、大便次數增加或出現膿血便的;固定部位疼痛或腹部出現包塊的;抽搐,出現意識障礙的;明顯外傷(shang) 出血或急性肢體(ti) 活動障礙的等。
另外特別提醒,3個(ge) 月以下的孩子,如出現發熱症狀,就建議及時就醫。
2、家裏可以給孩子備些什麽(me) 藥?
王荃:家裏可常備一些應對急症的藥物,如退熱藥。對於(yu) 6個(ge) 月以上的孩子,可備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了,二選其一。6個(ge) 月以下、2個(ge) 月以上的孩子,不能吃布洛芬,可備對乙酰氨基酚。2個(ge) 月以下的孩子一般不服用退熱藥,出現發熱情況須及時就醫。
在使用退熱藥物時,要嚴(yan) 格按照說明書(shu) 的劑量、時間間隔、適用年齡等規定來服用。不能僅(jin) 憑經驗或酌情減量給孩子用藥。另外,不建議兩(liang) 種退熱藥物交替服用。
秋冬季也是感染性腹瀉高發的季節,一旦“中招”孩子容易出現脫水,家裏可備一些口服補液鹽。對於(yu) 益生菌、蒙脫石散這一類調理、止瀉的藥物,使用前須認真閱讀說明書(shu) 或遵醫囑,了解存放、服用方法。
可以備一些抗過敏類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撲爾敏,同樣也是建議遵醫囑使用。
孩子在家,難免磕磕碰碰,備些百多邦、紅黴素軟膏、碘伏、棉簽、紗布、創可貼等以應對小外傷(shang) 。
3、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發,可以給孩子自行使用感冒藥嗎?
王荃:個(ge) 人不建議家長自行給孩子使用咳嗽、感冒藥物。
咳嗽本身是一個(ge) 保護性反射,對於(yu) 排出呼吸道分泌物非常重要,感冒原則上沒有特效治療藥物。給孩子使用複方感冒藥物緩解症狀時,需要仔細閱讀說明書(shu) 或與(yu) 醫生溝通,如果使用藥物的成分有重合,就有可能造成孩子用藥過量的情況發生,增加孩子肝腎代謝負擔。
如果孩子出現咳嗽、鼻塞等呼吸道症狀,可使用霧化、衝(chong) 洗鼻子、增加室內(nei) 空氣濕度等方法緩解症狀、提高呼吸道舒適度。
4、對於(yu) 給孩子居家備藥,有哪些特別提醒?
王荃:首先不建議家庭過量采購藥物,家長沒必要給孩子備太多藥物。如果收納不當,會(hui) 增加孩子誤服、誤用的風險。
此外,孩子髒器功能發育尚未健全,用藥須格外謹慎,如有條件還是應該謹遵醫囑。現在大部分醫院都開通了互聯網診療的功能,大家也可通過線上谘詢,較便捷地獲取專(zhuan) 業(ye) 人士的指導。避免自行服藥造成孩子病情延誤的情況發生。(記者 孫樂(le) 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